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4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23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21篇
  1篇
中国医学   112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李岩  李宁  赵飞飞  冯宗妹 《职业与健康》2014,(17):2525-2528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共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缺氧无保护组]及TGP各干预组(剂量分别为50、100、200、400、800mg/L)。采用Na2S2O4建立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缺氧损伤模型,Na2S2O4于不同浓度TGP干预1h后加入,作用16h。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SK-N—SH细胞生长及形态的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r)微量酶反应比色法测定各组SK—N—SH细胞的存活率;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SK—N-SH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形态学研究显示,正常对照组SK-N-SH细胞呈圆形,较少有突起,为贴壁细胞,折光性较强;模型组多数细胞肿胀,折光度减弱,最终细胞成团、漂浮,并有许多细胞崩解物,TGP各浓度组均较模型组细胞数量较多,折光性明显增强,细胞裂解碎片减少,多数细胞重新贴壁伸展;TGP100、200、400、800mg/L干预组能够有效改善SK-N—SH细胞缺氧损伤造成的细胞死亡率的增加;TGP50、100、200、400、800mg/L干预明显抑制SK—N—SH细胞缺氧损伤造成的Caspase-3蛋白表达的增加。结论TGP对AD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通过调控Caspase-3蛋白的表达影响神经细胞的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02.
[摘要]目的:探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患儿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CIU患儿149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5%,高于对照组的89.33%(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CD3+、CD4+及CD4+/CD8+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及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4.86%,与对照组的10.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CIU患儿的疗效较好,用药安全性较高,可能与改善患儿机体的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对扁平苔藓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及IL-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白芍总苷治疗40例扁平苔藓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并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8进行检测。结果:扁平苔藓患者血清TNF-α及IL-8显著升高,治疗后血清TNF-α及IL-8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白芍总苷治疗扁平苔藓的有效率为85%。结论:白芍总苷治疗扁平苔藓疗效显著,并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TNF-α及IL-8水平。  相似文献   
10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1):178-180
目的:对比雷公藤多甙联合白芍总甙与单用雷公藤对干燥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干燥综合症患者60例,按照入院时间编号,偶数患者30例为对照组,该组接受单用雷公藤多甙,奇数患者30例为观察组,该组使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白芍总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治疗后两组患者ESR和CRP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ESR和CRP水平分别为(26.83±0.52mm/h、4.76±0.47mg/L),均比对照组(29.02±0.73mm/h、6.03±0.59mg/L)明显为低。3治疗后观察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和血浆粘度分别为(4.31±0.39、8.53±0.43、1.43±0.25)m Pa·s,均比对照组(5.01±0.51、9.92±0.55、1.80±0.30)m Pa·s明显为低。结论:单用雷公藤对干燥综合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加用白芍总甙,则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5.
马丽丽  周攀  陈宁  潘林锋 《新中医》2022,54(18):74-78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胶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 例RA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 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片、硫酸羟氯喹片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白芍总苷胶囊治疗。2 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2 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关节症状、健康评估问卷(HAQ) 评分、抗环瓜氨酸肽(CCP) 抗体阳性率、类风湿因子(RF) 阳性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6.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关节症状压痛指数、功能障碍指数、晨僵时间、肿胀指数、疼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HA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HAQ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HAQ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抗CCP 抗体、RF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抗CCP 抗体、RF 阳性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抗CCP 抗体、RF 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RA 患者,可更好地改善其症状体征、缓解疼痛、提高有效率及生活质量,降低RF 阳性率及抗CCP 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6.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7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白芍总苷1.8g/d联合咪唑斯汀10mg/d治疗,一月后白芍总苷减为1.2g/d;对照组只用咪唑斯汀l0mg/d治疗。两组均在第2、6、10、16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于治疗结束后第2、6周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6周时,治疗组痊愈31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无效病例,有效率90%;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3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60.53%。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芍总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27.78%),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7.
陈少凡   《中国医学工程》2013,(3):137-137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白芍总苷治疗附睾淤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微波联合白芍总苷治疗27例附睾淤积症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自觉症状和临床检查作评估。结果显效19例(70.37%),有效6例(22.22%),无效2例(7.41%),总有效率为92.59%。结论微波联合白芍总苷治疗是治疗附睾淤积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8.
韩杰  毛正银 《首都医药》2008,15(14):51-51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其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头疼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等症.<中国药典>2005年版对白芍药材芍药苷的含量从<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的0.8%提高到1.6%.本实验通过对市售白芍饮片进行对照研究,考察不同厂家市售白芍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109.
白芍中白芍总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白芍白芍总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设计,以白芍总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白芍总苷提取的优选工艺为加10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h。结论采用优选提取工艺,白芍总苷提取效率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110.
芦美霞  王璐  袁浩  冯丽 《中成药》2008,30(5):I0009
血复生片是由黄芪(炙)、当归、白芍等16味药组成,具有益气养血,滋阴凉血,化瘀解毒的功效。用于气血两虚、阴虚津亏、自汗盗汗、烦燥失眠,出血紫斑等恶性贫血,癌症放、化疗后的血象异常;尤其是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升高或调整血象作用。原质量标准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无含量测定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