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0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5篇
临床医学   559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61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08篇
综合类   2181篇
预防医学   394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091篇
  14篇
中国医学   352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41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433篇
  2012年   570篇
  2011年   592篇
  2010年   579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591篇
  2007年   515篇
  2006年   519篇
  2005年   442篇
  2004年   489篇
  2003年   410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322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目的:观察罗红霉素和迪维霜联合治疗痤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罗红霉素胶囊150mg,1d 2次,同时外用0.025%迪维霜,1d 2次;对照组口服四环素0.25g,1d4次,同时外用5%硫磺霜,1d2次。结果:治疗组痊愈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6.68及12.02,P均<0.01)。结论:罗红霉素和迪维霜联合治疗痤疮可缩短疗程,减少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2.
15种生药提取物抑制痤疮致病菌的活性筛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对 15种生药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抑制痤疮致病菌活性进行敏感性测试。方法 :采用最大浓度抑菌试验和最低抑菌浓度 (MIC)比较其抑菌效果。结果 :丁香生药挥发油对痤疮致病菌痤疮短棒菌苗 (P .acne)、金黄色葡萄球菌 (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 (S .epidermidis)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厚朴、艾叶油、金银花、蒲公英等有中等程度的抑菌作用。结论 :丁香酚的抑菌效果在所试药物中最好。  相似文献   
63.
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1例 ,女 32例 ,年龄 14~ 2 6岁 ;其中学生 33例 ,工人 12例 ,农民 8例 ;均为寻常型痤疮 ,皮损主要表现粉刺、丘疹、脓疱 ,其中从面部皮脂或脓液中查到蠕形螨者 32例。用白果 2 5 0 g研细末 ,冰片 2 0 g ,装入 5 0 0ml盐水瓶中 ,加入 6 0 %乙醇 4 0 0ml2 4小时备用 ,用清水洗脸后 ,用时摇匀擦于面部 ,每日 3~ 4次 ,7天为 1个疗程 ,擦药期间禁用一切药物及化妆品。疗效标准 :①治愈 :皮损全部消退 ,未遗留色素及瘢痕。②好转 :丘疹脓疱大部分消退或减少。③无效 :皮损无变化或加重。结果 :治愈 4 4例 ,好转 9例 ,…  相似文献   
64.
针刺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春期,中医学称为"肺风粉刺".近年来福建中医学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年龄大于25岁者明显增多,病变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尤其是女性,称为迟发性痤疮[1].目前有关针刺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以及对其性激素水平影响研究的资料较少.为此笔者通过针刺对132例患者采用辨证分型治疗,并与65例口服丹参酮胶囊作为对照,还对其中60例患者的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水平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5.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尚无满意疗法。我科自2001年7月以来采用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维胺脂乳膏治疗痤疮,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病例选择:97例痤疮患者均来自本所门诊,年龄17~34岁,平均23.2岁,其中男56例,女4l例;病程2个月~3年。97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2例;对照1组32例;对照2组33例。3组病例  相似文献   
66.
邵现周 《中原医刊》2003,30(13):27-27
面部痤疮囊肿和结节多见于重度痤疮患者 ,严重影响患者面容 ,治疗较为棘手。作者采用皮损内注射法治疗 ,收到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46例病人中 ,男 31例 ,女 5例 ;年龄 1 6~ 30岁 ,平均 2 1 5岁 ;病程 5天~ 30天 ,平均 1 2 5天。囊肿和结节总数 89个 ,皮损直径 1~ 2厘米。所有病人血、尿分析均未见异常 ,就诊前未用过激素和维甲酸类药物 ,无其它重要病史。2 治疗方法2 1 药物 :α 糜蛋白酶针 5mg ,庆大霉素针 4万u,确炎舒松A针 1 0mg。2 2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 ,碘伏消毒患处。对于结节 ,将上药混合后 ,用一次性 1m…  相似文献   
67.
三蕊胶囊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于2000年10月~2001年1月米用国产三蕊胶囊(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有效化学成份为维A酰胺)治疗寻常痤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及观察受试对象为到我科门诊就诊的寻常痤疮患者。治疗组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14~37岁,平均24岁。对照组32例。痤疮分类采用Pillsbury分类法。孕妇及高血脂、有肝肾功  相似文献   
68.
李平 《上海医药》1997,(11):18-19
目的:观察异维A酸胶丸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给予30例患者口服异维A酸胶丸(每丸10mg)。体重>50公斤者每次1丸,每日3次;体重<50公斤者每次1丸,每日2次。服满4周后,每日减少1丸,再继续服8周。结果:痊愈14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3%。30例患者均有唇、口腔和皮肤干燥以及便秘,并且3例有鼻衄,8例有脱屑,经同时服中药1个月后,上述副反应均明显减轻。结论:异维A酸胶丸治疗痤疮疗效好,且无严重副反应,是比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69.
痤疮是一种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的常见皮肤病,目前认为内分泌因素、皮脂作用、毛囊内微生物是座疮发病的主要因素。本科自2001年6月至2001年11月,用三蕊胶囊治疗痤疮病患者3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舒肤特对座疮的治疗作用。 方法 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5例 ,男 2 8例 ,女 17例 ;对照组 45例 ,男 2 5例 ,女 2 0例。年龄 14~ 42岁 ,平均 2 4岁。病程 2周~ 6年。治疗组用舒肤特 ,对照组用2 5 %氯霉素酊 ,每日 2次 ,4~ 8周为 1疗程。每周复诊 1次。 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 3 7 8% ,总有效率 84 5 % ,对照组痊愈率 17 8% ,总有效率 62 2 % ,治疗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 ( χ2 =10 0 2 ,P <0 0 1)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 ( χ2=11 42 8,P <0 0 1) , 结论 舒肤特是中西药复方制剂 ,其用于治疗痤疮效果较好 ,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