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0篇
预防医学   14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42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81.
《花韵楼医案》是清代女医顾德华的病案著作,较系统反映出顾氏诊治特色,实属我国罕见的女医医案著作。顾氏生于世医之家,擅治妇人疾,精于理法方药。她重视"女子以血为本"的生理特点,治疗女科诸症,滋养阴血;经血如崩,回阳救逆;情志不遂,肝脾同治;丹痧外感,疏风宣肺。列举医案以说明。  相似文献   
782.
《上海医药》2010,31(7):316-316
失明案吴左遍身麻木,小溲结而不爽,中州不舒,目盲失明。脉象糊滑。此湿痰内滞,络隧不宣,脏腑之精气,不能上注也。苍术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晚蚕沙三钱赤白苓各二钱制半夏二钱  相似文献   
783.
瓷塑:催情(清代)。此为一个十分美丽的秘戏瓷塑,男女二人,背靠假山裸身而坐,身后春花灼灼,桃实累累,男则含情脉脉,女则娇羞不胜,值得注意处是男手执一粒金丸奉女,似为催情之药。古代性小说《肉蒲团》中未央生之妻玉娘患性冷淡,未央生有此做法铜鎏金镶宝欢喜佛(清代)。  相似文献   
784.
《上海医药》2010,31(7):302-302
鼻衄案石顽治朱圣卿,鼻衄如崩,三日不止,较之向来所发之势最剧。服犀角、地黄、芩、连、知、柏、石膏、山栀之属转盛。第四日邀余诊之,  相似文献   
785.
王清任脑髓说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清代医家王清任的主要著作《医林改错》的论述,阐述了王氏对脑髓及某些脑病认识上的贡献,如认为脑具有产生感觉与支配语言的功能,记忆功能,管理躯体运动,有交叉支配的特点等都是精辟的见解,脑病中风系元气亏损,气血瘀滞,立补阳还五汤以补气活血,开活血化瘀治疗中风之先河,并从证候和治疗上区别了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王氏并指出痫证,癫狂其病位皆在于脑、并创癫狂梦醒汤,独辟活化瘀治疗癫狂的蹊径。  相似文献   
786.
奇经病变多虚证,或表现为以虚证为主的虚实夹杂证。其病变可以单经病变,更多的时候是两条以上经的交病。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奇经病的理法方药,确定奇经病诊治"通因"为要,开辟了内伤杂病诊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87.
范伟森  齐英华  刘姣  王晨  张英杰 《中成药》2023,(4):1364-1367
目的 探究清代妇科专著中治疗妇人癥瘕中药的用药规律及用量。方法 采用数据挖掘手段,查阅第5版《中华医典》所收录清代妇科专著中有关癥瘕的文献并录入表格,归纳中药种类后进行频数分析,并统计高频中药归经、性味,再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统计频次大于10次的中药剂量范围。结果 共涉及12本清代妇科专著,纳入79首古方,133味中药,总频次为563次。相关中药归经大多为肝、脾经,性味大多为辛、苦、温、甘。高频(频次≥8次)中药聚为祛湿化痰、补益温阳、活血补血、行气通滞、活血化瘀、破血消癥,关联规则中支持度(前项-后项)最高的为赤芍、当归-肉桂,置信度(前项-后项)最高的为赤芍、莪术-肉桂。用量范围最大的中药为当归(0.23~37.3 g),最小的为白术(0.59~1.48 g);平均剂量最高的中药为熟地黄(9.62 g),最低的为白术(1.04 g);最大剂量与现代应用最大剂量相差最大的中药为大黄(0.27~37.30 g)。结论 本研究充分反映了清代妇科专著中治疗妇人癥瘕中药的用药思路,可对今后相关临床治疗及药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88.
安洁 《江苏中医药》2017,49(10):16-17
通过反复研读《傅青主女科》,梳理出傅氏辨证论治不孕症思路:治疗上善调五脏,尤重补脾肾;善行任督带脉,尤重带脉;强调调经助孕,经调子嗣,"腰脐理论"更是其主要学术思想,影响深远,对此理论进行深入阐释,以期为临床诊疗不孕症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89.
杏林:为医学或医术的誉称。《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世把“杏林”作为医学或医术之誉称。杏苑与杏林同义,以此命名者有清代张启倬《杏林碎锦》,清代宋钧衡《杏苑丛谭》等。  相似文献   
790.
《医学指南》共分为五卷,卷一为医论,论述了作者诊治疾病的观点;卷二为内科和男科证治,记述了作者诊治头痛、鼻病、齿病等内科疾病,遗精、白浊、阳痿等男科疾病的经验和用方;卷三为妇科和儿科证治,记述了作者诊治月经病、胎产病、产后病等妇科病,内热外热、惊风、吐泻等儿科疾病的经验和用方;卷四为眼科证治,记述了作者诊治不能远视、不能近视、昏花等眼科疾病的经验和用方;卷五为医案,记述了作者诊治各种疾病成功和失败的真实医案。《医学指南》没有长篇大论地论述中医理论以及病因病机,而是提纲挈领地指出某种疾病的诊治要点,是作者李德中几十年医学实践经验的精炼总结和真实写照,且在记录自己诊治疑难杂症成功经验的同时,还把失败经验,以及不解之处如实记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医学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