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6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3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492篇
预防医学   21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53篇
中国医学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了解本地区STD门诊患者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球菌(NG)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从而指导临床诊断与用药.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Taqman技术,对采集自来院就诊STD门诊患者的女性宫颈口分泌物、男性尿道口分泌物及相关尿液标本中的特异性DNA核酸片段进行荧光PCR检测.结果 CT、UU、NG、HPV四种病原体总感染率分别为7.49%、42.92%、3.11%和3.06%,除HPV外其它三种病原菌感染率存在性别差异;其中以UU感染率居首位,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二重感染率为5.76%,三重感染率为0.83%,未见四重感染,其中以CT和UU二重感染最常见;不同年龄段感染情况显示,以40岁以下年龄段感染率最高.结论 将HPV纳入泌尿生殖感染检测很重要;通过本研究也发现,无论单一病原体感染还是混合感染,除HPV外均存在明显的性别分布差异,而且两种感染的性别分布相一致;40岁以下年龄段为主要传染源和高危人群,应作为性传播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双重感染和三重感染较常见,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未发现四重感染.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致病因素及其药敏分析结果。方法518份患者标本及衣原体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及合理用药的科学依据。结果本组518份标本中男301份,女217份,衣原体阳性为69份(13.32%),支原体阳性为252份(48.65%),其中单一解脲支原体(UU)感染247份(47.68%),单一人型支原体(MH)感染5份(0.97),67份(12.93%)为混合感染。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感染主要以UU发病率最高,在临床中对支原体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为了解广州地区1998~2002年淋球菌对环丙沙星敏感性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对每年分离的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对1998~2002年在广州市性病监测中心就诊的性病患者中分离到的603株淋球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环丙沙星的敏感率由1998年的12%降至2002年的零敏感,而耐药率由1998年的56.5%上升至2002年的98%。结论 广州地区流行的淋球菌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喹诺酮类药物的高耐药率表明已不再适宜被推荐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有必要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并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以保证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4.
目的测定河北地区2009~2013年分离的118株淋球菌的基因序列,并分析其对常见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分离自妇科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的淋球菌118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6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对耐药株QRDR基因,mtrR基因和mtrC基因进行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 118株淋球菌中113株对环丙沙星耐药,占95.8%;19株对阿奇霉素耐药,占16.1%;66株四环素(TRNG)高度耐药,占55.9%;106株对青霉素耐药,占89.8%;5株对头孢曲松耐药,占4.2%。未检出大观霉素耐药株。序列分析淋球菌耐药株QRDR基因中gyrA和parC发生位点突变,其中gryA突变位点发生在S91F、S91Y、D95G、D95N氨基酸;parC突变位点发生在D86N,S87R,S88P,E91S氨基酸。结论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以及环丙沙星(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耐药,其机制为gyrA和parC位点氨基酸发生变异,但对阿奇霉素、头孢曲松以及大观霉素的耐药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5.
FQ-PCR检测尿道炎病原体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提供一次反应可同时检测由奈瑟氏淋球菌(Neissria gonorrhea,NG)、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rn,UU)及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引起的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荧光定量PCR实验方法。对不同的试剂盒进行评价、比较,优化其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方法在一次荧光定量PCR反应中,利用任意一套标准品同时检测三种病原体,进行妒检验。将同样的标本分别用三种不同试剂盒试验,将结果进行妒检验。优化反应条件,比较结果有无差异,进行£检验。结果用同一厂家试剂盒的一套标准品分别同时检测三种病原体,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个厂家试剂盒无明显差异,P〉0.05。将某些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无显著影响,t=1.1806,P〉0.05。结论用同一厂家试剂盒的一套标准品分别同时检测三种病原体,可减少标准品的使用量,且优化反应条件后又可以节省时间,为临床提供了快速、简便、经济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6.
1995-2005年海岛地区性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浙江省玉环县1995-2005年11年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趋势及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玉环县11年8种法定报告STD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年8种监测STD中,除性病性淋病肉芽肿外,其余7种均有报告,累计报告STD 8479例,年平均发病率197.47/10万,年平均增长率为12.68%.结论 玉环县STD发病呈增长趋势,其中梅毒和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的增长较为显著,加强STD防治知识的普及,提倡安全性行为,是控制STD蔓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7.
对 1998~ 2 0 0 1年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 2 6例 ,采用氧氟沙星眼药水滴眼 ,结果均于治疗 2~ 3天后分泌物消失 ,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浙江省部分地区性病门诊淋病奈瑟菌(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变化趋势。方法2013 — 2018年对浙江省部分地区性病门诊临床分离培养的淋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酸度法测定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菌株。结果6年间共监测672株淋球菌。 PPNG和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 (TRNG)的检出率分别为48.81%(328/672)、45.09%(303/672),各维持在45.71%~52.85%和35.00%~66.32%之间,已处于较高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趋势(χ2=1.372、1.424,P>0.05);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100.00%(672/672),未发现敏感株;阿奇霉素耐药率由2013年的12.00%上升到2018年的28.32%,平均24.26%(163/672),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6.035,P<0.05);头孢曲松的低敏率为9.08%(61/672),大观霉素耐药率为0.60%(4/672),两者的MIC50和MIC90均有一个稀释度的增加,呈显著的变化趋势(χ2=18.876、8.132,P<0.01)。结论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适合作为浙江省部分地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但头孢曲松的低敏率逐年上升,应长期监测其耐药性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生殖泌尿道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和淋球菌(NGH)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来我院就诊的3152例患者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上述三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 三种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NGH 43.15%、UU 32.16%、CT 13.85%;其中,UU与NGH混合感染检出率为9.14%,NGH与CT混合感染检出率为2.15%,UU与CT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0.81%;NGH、UU与CT混合感染检出率为0.结论 UU、NGH成为生殖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且混合感染较严重,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0.
目的:构建奈瑟淋球菌表面蛋白A(Neisseria surface protein A,Nsp A)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Nsp A融合蛋白在宿主菌B121(DE3)中表达.方法:根据基因库报道的淋球菌nsp 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以淋球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淋球菌Nsp A基因;将PCR扩增产物与带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基因的高效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定向重组,构建原核表达重组体pGEX4T-1-Nsp A;重组体经酶切、PCR鉴定和核酸序列分析正确后,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重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重组体pGEX4T-1-Nsp A经BamH Ⅰ、Xhol Ⅰ双酶切、PCR和核酸序列分析表明:成功构建淋球菌Nsp A基因原核表达重组体pGEX4T-1-Nsp A;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Nsp A基因在原核系统中得到了表达,融合蛋白GST-Nsp A约44 ku.结论:淋球菌Nsp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淋球菌Nsp A蛋白免疫学性能和研制淋球菌疫苗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