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34篇
临床医学   558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62篇
特种医学   12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059篇
预防医学   25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13篇
中国医学   1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目的 :研究可乐宁与可乐宁 丁丙诺啡治疗海洛因成瘾者的疗效比较。方法 :6 0例海洛因成瘾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盲法 (被观察者 )分别给予可乐宁加安慰剂注射用水及可乐宁加丁丙诺啡注射 ,10天为一疗程。用药前后分别对戒断症状评定并隔日取尿作尿吗啡定性测验。结果 :可乐宁合并丁丙诺啡能够有效地控制海洛因的戒断症状 ,总体疗效优于单用可乐宁且副反应小 ,病人依从性佳。结论 :可乐宁合并丁丙诺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脱瘾治疗方案 ,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可乐定脱瘾治疗  相似文献   
82.
海洛因依赖与人格的关系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特征及海洛因滥用与人格的关系。方法:应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EPQ)对51例自愿戒毒病人进行测查,结果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并结合临床观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EPQ各分量表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明显偏离正常;低自尊是海洛因依赖者最突出的人格特征;低自尊的人格特征与海洛因依赖之间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导致患者深陷于毒品的深渊中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83.
海洛因依赖者合并人格障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海洛因依赖者合并人格障碍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国外有报告50~90%毒麻药品成瘾者合并人格障碍[1]。虽然两者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但人格障碍影响海洛因依赖者的治疗与复吸[2]。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对40例海洛因依赖者合并人格障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从重庆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1998年10月至12月收治的300例强制及自愿戒毒者中随机抽取4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DSM-Ⅲ-R物质依赖的诊断标准,且已完成治疗10天以上。二、方法:使用Spitzer等编制…  相似文献   
84.
海洛因依赖者躯体状况较差,在脱毒过程中,容易引起营养平衡失调,物质代谢紊乱。我院自愿戒毒康复中心收治病人2600余例,出现3例低血钾周期性瘫痪病人,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39-45岁,滥用海洛因史分别为2年、4年和9年。目前2例烫吸,1例肌注,每日最高剂量1~1.5g。入院时体检和心电图、血清电解质、血常规等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入院后均给予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脱毒治疗。脱毒过程中有时出现戒断反应,2例病人卧床较多,饮食偏少。1例活动好,饮食可,分别在入院后第4天、第5天和第6天开始自感乏力,随后即出现四…  相似文献   
85.
海洛因依赖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在海洛因依赖戒断综合的急性脱瘾药物替代治疗中 ,大多采用美沙酮替代递减10日疗法。减少了患者在出现戒断症状时的痛苦 ,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但美沙酮是二苯丙胺衍生物 ,为阿片受体的强激动剂。所以在美沙酮递减至10mg/日左右时 ,患者会出现迁延性的戒断症状 ,如失眠、心慌 ,关节肌肉酸痛。丁丙诺啡为阿片受体部份激动剂 ,其依赖性低于美沙酮等阿片受体强激动剂。故在美沙酮递减后期给予丁丙诺啡可使患者在无痛苦中结束疗程。1资料与方法1 1观察对象 :病例系2002年4月~8月在四川大…  相似文献   
86.
海洛因依赖者戒毒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杰  田翼  芦宗正 《医药导报》2003,22(4):245-246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并探讨戒毒后其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收集60例海洛因依赖者(海洛因依赖组)和7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液,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 2、IL 4、IFN γ、sIL 2R、IgA、IgG、IgM 和C3、C4等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海洛因依赖者的CD3、CD4、CD4/CD8显著下降(P<0.01),IL 2和IFN γ水平降低而IL 4水平增高(P<0.01),IgG、C3和C4均大幅减少(P< 0.01).戒毒后的2~3个月时,上述9项指标均有所恢复(P<0.05),但CD4、CD4/CD8、IL 2和IFN γ仍未达到正常(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明显受损,并存在Th1/Th2的失衡.脱毒后的2~3个月内,免疫功能虽然趋向于恢复,但仍处于低下状态.临床上应在相对长的时期内给这一人群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7.
海洛因依赖戒断综合的急性脱瘾药物替代治疗中,大多采用美沙酮替代递减十日疗法。减少了患者在出现戒断症状时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但美沙酮是二苯丙胺衍生物,为阿片受体的强激动剂。在美沙酮递减至10 mg/天左右时。患者会出现迁延性的戒断症状,如失眠、心慌、关节肌肉酸痛。丁丙诺啡为何片受体部份激动剂,其依赖性低于美沙酮等阿片受体强激动剂。故在美沙酮递减后给予丁丙酮啡可使患者在无痛苦中结束疗程。  相似文献   
88.
对贵阳市100例女性吸毒者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女性吸毒者对艾滋病的态度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法:对2000年在贵阳市公安局戒毒中心强制戒毒的100名女性海洛因依赖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该吸毒群体中以烫吸方式滥用毒品者占81.0%,静脉注射方式占7.0%,烫吸、静脉注射混用方式占12.0%;与他人合用过注射器的占静脉注射者的47.4%;知道艾滋病是传染病的占93.0%;知道共用注射器可以传播艾滋病的占83.0%;知道孕妇可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的占50.0%;知道艾滋病病毒主要侵害免疫系统的占31.0%;知道艾滋病是可预防的占63.0%;知道艾滋病是不可治愈的占49.0%;知道安全套可预防艾滋病感染的占34.0%,对预防艾滋病所采取的保护措施的应答中,肯定应答率最高的一项为35.0%。结论:本调查显示,贵阳地区女性吸毒者对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仍缺乏全面了解,对预防知识的了解仍很贫乏,提示在该群体中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对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减少危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住院脱毒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630例海洛因依赖者在住院脱毒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整组不良事件患者的危险因素不明确。按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归类分组分析,其危险因素依次为:美沙酮最高剂量,血常规异常,合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以及目前吸食方式。结论:海洛因依赖者住院脱毒过程中不良事件较常见,它的发生既有患者自身的原因,又有医源性因素,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0.
美沙酮合并丁丙诺啡和东莨菪碱脱毒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美沙酮脱毒疗程早期改用丁丙诺啡合并东莨若碱替代治疗与单用美沙酮替代治疗方法之优劣。方法:108例符合DSM—IV阿片类依赖的戒毒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美沙酮脱毒疗程早期(第四天)改用丁丙诺啡合并东莨若碱替代治疗,对照组则单用美沙酮替代治疗。采用《阿片类药物戒断症状量表》(owS)评定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脱毒率分别为94.4%和74%,有显著性差异(P<0.01=。owS量表总分在治疗d1—4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d5—8,试验组总分平稳下降,与对照组逐日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药物停用48h后试验组症状未见波动,而对照组症状波动,owS总分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美沙酮脱毒疗程早期改用丁丙诺啡合并东莨若碱替代治疗优于单用美沙酮,是快速脱毒、提高脱毒成功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