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0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1篇
临床医学   201篇
内科学   115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08篇
预防医学   859篇
药学   312篇
  2篇
中国医学   4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俗称,是一种发病率高、流行广泛、传播迅速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温带和寒温带地区,流感的流行通常发生在冬春季。人类的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容易引起大规模流行,乙型可引起局部地区流行,丙型只引起散发病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对2013年~2014年营口市引起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测,并对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集2013年9月~2014年4月在辽宁省营口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1 144例流感患儿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病毒型(A型和B型)鉴定使用Real-Time PCR方法;病毒分离使用犬肾传代细胞(MDCK细胞),应用人"O"型红细胞进行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毒株分离鉴定。结果从2013年9月~2014年4月,检测出流感核酸阳性标本121例,检出率为10.58%;分离到流感毒株56株,分离率为46.28%。其中A型53株(94.64%),B型3株(5.36%)。0~3岁组流感病毒检出率为7.20%、4~6岁组检出率为6.57%、7~9岁组检出率为33.55%、10~14岁组检出率7.69%。结论 2013年~2014年营口市引起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流感病毒以A型为优势毒株,易感患儿的年龄集中在7~9岁之间。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分析2019-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对广东省江门市某医院流行性感冒(流感)筛查情况的影响,为进一步防控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江门市某医院全部科室,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住院病例资料,检测流感病毒并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2019-2020年共筛查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住院病例3 320例,检出流感病毒578例、流感检出阳性率17.41%,流感检出阳性率2020年(11.22%)低于2019年(19.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715,P<0.05);2020年3月(11.11%),5月(10.45%),6月(3.66%),7月(9.01%)和8月(17.58%)流感检出阳性率均低于2019年同期(25.96%,26.98%,21.08%,26.27%和3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各年龄组病例流感检出阳性率(15.93%,12.03%和7.22%)均低于2019年(22.66%,25.74%和1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20,11.320,6.261,P<0.05).2020年男性和女性患者流感检出阳性率(9.89%和12.92%,x2=13.298)均低于2019年(16.46%和24.53%,x2=23.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和2020年乙型流感阳性率(19.48%和11.22%,x2=475.341)均显著高于甲型流感(0.46%和0.00,x2=113.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20年1月实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后,流感检出阳性率明显下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对流感防控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04.
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在1981年,美国即有禽流感病毒H7N7 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导致6人死亡,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荷兰、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相继出现了人禽流感病例.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呈地区性小规模流行,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以及人类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WHO认为该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5.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验证磷酸奥司他韦在自然获得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95例患者随机接受磷酸奥司他韦75mg或安慰剂治疗。结果 证实流感患者(即ITTI总体)60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31例。ITTI总体治疗组疾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74.5h(95%可信区间为57.0—104.3h),对照组疾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19.0h(95%可倍区间为90.4—138.8h),两组疾病缓解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35)。ITTI总体治疗组症状总分下降值的曲线下面积中位数为1515.2,高于对照组的1233.8,但无统计学意义(P=0.1276)。共91例可进行安全性分析,总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症状。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在流感发病后早期使用,可以明显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而且其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儿童流行性感冒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诊治的儿童流行性感冒138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51%,P <0.05;退热时间、咽喉肿痛缓解时间、咳嗽鼻塞缓解时间组间对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 <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略低于对照组的5.80%,但P> 0.05,均未影响治疗疗程。结论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用于小儿流行性感冒治疗中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7.
误区1:流行性感冒使用抗生素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常因变异而产生新的亚型引起流行。目前,对流感患者使用抗生素现象很普遍,不仅多见于个人自用,就是一些医生治疗流感也常用抗生素。显然抗生素对流感治疗是无用的。只有当并发细菌感染时,方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及预后以加深对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的了解。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的甲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68例、乙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6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 结果高热、乏力、干咳为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最主要的首发症状,乙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患者既往患有糖尿病、支气管扩张病史的比例高于甲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最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及曲霉菌。9例(13.2%)甲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和5例(7.6%)乙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累及左肺,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甲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和乙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在累及部位上无明显统计学意义。9例(13.2%)甲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和10例(15.2%)乙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合并胸腔积液;8例(11.8%)甲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和11例(16.6%)乙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11例仅表现为片状磨玻璃影;49例(72.0%)甲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和7例(10.2%)乙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7例(10.2%)表现为片状磨玻璃影和实变同存。7例(10.2%)甲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和11例(16.7%)乙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11例死亡。甲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和乙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在治疗、预后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流感高发季,如老年人出现高热、干咳、乏力等症状,生化提示乳酸脱氢酶升高,肺CT提示双肺弥漫性间质渗出、实变,应高度警惕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的发生,早期进行治疗干预,乙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死亡率不低于甲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19-22
目的分析小儿流行性感冒(风热证)采用银翘散加味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流行性感冒(风热证)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采用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翘散加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以及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咽痛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以及流涕消失时间分别为(2.02±1.12)d、(1.02±0.45)d、(3.02±0.52)d、(2.12±0.25)d,均短于对照组的(4.98±1.26)d、(3.12±0.85)d、(4.98±1.62)d、(3.18±0.52)d,组间差异明显,t=11.104、13.809、8.963、12.63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4,P 0.05);观察组治疗后SAA、CPR分别为(5.08±0.25)mg/L、(2.02±2.78)mg/L,低于对照组的(10.18±0.35)mg/L、(8.63±3.9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咽痛、流涕、鼻塞、发热、肢体酸痛、恶寒、头痛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流行性感冒(风热证)采用银翘散加味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利于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0.
一、流感不是重感冒,后果很严重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进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也可以传播。典型的流感症状是急起高热、寒战、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