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45篇
  免费   1523篇
  国内免费   2290篇
耳鼻咽喉   378篇
儿科学   288篇
妇产科学   345篇
基础医学   1923篇
口腔科学   412篇
临床医学   5560篇
内科学   3525篇
皮肤病学   388篇
神经病学   807篇
特种医学   18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95篇
外科学   2471篇
综合类   11091篇
预防医学   1326篇
眼科学   630篇
药学   2043篇
  52篇
中国医学   1520篇
肿瘤学   3890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325篇
  2021年   391篇
  2020年   412篇
  2019年   377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442篇
  2016年   557篇
  2015年   644篇
  2014年   1123篇
  2013年   1135篇
  2012年   1658篇
  2011年   1888篇
  2010年   1882篇
  2009年   2027篇
  2008年   2315篇
  2007年   2368篇
  2006年   2202篇
  2005年   2442篇
  2004年   2228篇
  2003年   2071篇
  2002年   1405篇
  2001年   1317篇
  2000年   1070篇
  1999年   1194篇
  1998年   1112篇
  1997年   1093篇
  1996年   927篇
  1995年   901篇
  1994年   686篇
  1993年   385篇
  1992年   424篇
  1991年   336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p27^kipl、p53、cyclin D1基因的表达在早期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LAB)检测70例早期胃癌和70例对照组(包括正常胃黏膜、胃增生性息肉、胃轻度、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中p27^kipl、p53和cyclin D1的表达。结果(1)在70例早期胃癌中,p27^kipl、p53、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6%、61.4%、52.9%,而在70例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18.6%、4.3%,各指标在两组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2)在早期胃癌中,p27^kipl表达水平的下降与肿瘤位于贲门部和胃窦部以及与组织分化程度低相关;(3)p53的表达阳性多见于患者年龄≤50岁组和肿瘤〈30mm组;(4)cyclin D1与肿瘤的浸润至黏膜下层有关。(5)50%病例两种及两种以上基因同时异常表达明显高于单基因异常表达(32.9%)。结论在早期胃癌的发生过程中p53、p27^kipl、cyclin D1均发生异常表达,三种基因的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防哮颗粒对哮喘缓解期模型大鼠气道炎性损伤的防治机制。方法:制作哮喘缓解期模型大鼠,观察防哮颗粒浓缩液灌胃后对模型大鼠支气管和肺脏病理学的影响,并与固本咳喘片、酮替芬阳性对照组比较。结果:防哮颗粒能抑制支气管和肺脏局部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减轻模型大鼠支气管和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防哮颗粒对哮喘缓解期模型大鼠气道炎性损伤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3.
肾嫌色细胞癌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肾嫌色细胞癌(CCRC)的影像表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CCRC的资料,其中10例经CT检查,包括平扫、皮质期和髓质期动态增强扫描(1例无皮质期扫描)。2例经MR检查,包括平扫T1WI、T2WI及皮质期和髓质期动态增强T1WI。结果病灶位于左肾4例,右肾8例,最大径24.0~125.0mm,平均56.7mm。10例CT检查中,6例在平扫上密度均匀一致,5例增强后扫描强化均匀一致,与病理上该肿瘤较少发生坏死、囊变、出血对应。皮质期,9个病灶的强化程度均高于髓质,低于皮质,强化程度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髓质期,10个病灶密度均明显低于髓质。2个体积较大的病灶内见中央星状瘢痕。4个病灶周围见假包膜。MR检查的2例相对于髓质,病灶在平扫T1WI上呈高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明显的低信号。病灶的强化方式与CT相似。结论CCRC在CT及MRI上的均质性特点、独特的强化方式及T1WI上呈相对于髓质的明显低信号,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与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大鼠血中C肽(CP)、胰岛素(INS)、胰高糖素(GG)和血糖水平,以揭示胰岛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变化。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A组(急性胰腺炎)和B组(假手术对照组),每组60只。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中CP,INS和GG水平,同时测定血糖值。大鼠剖腹后肉眼观察胰腺形态学变化,取胰腺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制模9h后病理检查示A组大鼠均表现为重型急性胰腺炎。A组CP于术后9h,INS于术后15h和GG于术后12h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P<0.05)。结论(1)急性胰腺炎时大鼠血中CP和INS水平可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CP能更准确、更及时地反映胰岛B细胞受损程度,并与病理学变化同步。(2)GG水平可反映胰岛A细胞功能;急性胰腺炎时A细胞可能比B细胞更易于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55.
我院在2000年4月~2003年10月对15例中心型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近期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57.
<正> 胃假性淋巴瘤是发生在胃的十分少见的良性淋巴样组织增生。因局部常形成溃疡或与溃疡病并存,临床、X 线及胃镜检查易误诊为胃溃疡病、溃疡恶变或胃癌;因组织学改变颇似某些高分化恶性淋巴瘤,病理组织学上常将其误诊为胃恶性淋巴瘤。在文献上胃假性淋巴瘤有多种名称,如胃良性淋巴组织增殖,胃反应性淋巴网织细胞增生,胃淋巴样增生,慢性淋巴性胃炎,滤泡性胃炎,胃肠道假性白血病,淋巴息肉,胃良性淋巴瘤等。本病在国  相似文献   
58.
电针对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IL-1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建立右侧坐骨神经挤压伤家兔模型,然后进行电针治疗,用ABC-ELISA法测定坐骨神经组织与脊髓腰膨大段中IL-1β水平。结果:电针治疗2个疗程后,在原损伤局部,模型对照组IL-1β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电针治疗组IL-1β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对于脊髓腰膨大段来说,电针治疗组IL-1β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应用电针治疗可以降低损伤局部IL-1β含量,这可能与电针的抗炎镇痛作用有关;而对脊髓腰膨大段IL-1β含量则有明显的升高作用,这说明电针可能通过升高脊髓组织中IL-1β含量刺激神经生长因子产生,从而促进损伤坐骨神经神经元的修复。  相似文献   
59.
据医学空间网2月10日报道,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细菌和病毒是利用一种自然机制侵入人体细胞内部并生长。 美国乔治亚医学院肿瘤病理学专家耶哈一达卡表示,这些病原体在得到活性以后,它们进入细胞内部的方式与细胞表面数百万接受器例行进入细胞的方式相同。  相似文献   
60.
顷接母校(武汉大学医学院)转来《中华病理学杂志》创刊50周年庆祝活动的信函,顿感振奋,共为高兴。半个世纪来,《中华病理学杂志》可谓“繁花似锦芬芳漫神州;枝强干壮硕果遍中华”。《中华病理学杂志》小仅对病理学工作者起着导师作用,对广大生物医学工作者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辅导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