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7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21篇
内科学   444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61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2463篇
预防医学   599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4021篇
  13篇
中国医学   59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505篇
  2013年   530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525篇
  2009年   559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485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428篇
  2003年   414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85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C—2位硫桥式四环氟喹诺酮抗菌素W1的合成与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个新的C-2位硫桥式四环氟喹诺酮抗菌素7-氟-8-[(1S,4S)-5-甲基-2,5-二氮杂双环[2.2.1]庚烷-2]-9,1-(环氧亚甲基)-5-氧-5H噻唑并[3,2-a]喹啉-4-羧酸盐酸盐(W1),未文献报道。W1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作了结构鉴定,并通过两倍琼脂稀释法对其MICs进行了测定,以氧氟沙星作对照,结果表明:W1显示极好的抗菌活性,其抗G^ 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比氧氟沙星至少强4倍,抗G^-菌(包括绿脓杆菌)的活性比氧氟沙星至少强两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左旋氧氟沙星对霍乱的疗效。方法:将30例霍乱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左旋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片。比较两组有效率、止腹泻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左旋氧氟沙星有效率100%,氧氟沙星有效率91.7%。(P>0.05)无显著性差异。平均止腹泻时间分别为(1.17±0.66)d和(1.92±1.30)d。(P<0.05)有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和16.7%(P>0.05)。结论:左旋氧氟沙星是治疗霍乱高效、安全药物,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3.
患者,女,28岁.因畏寒伴咳嗽2 d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在我站门诊治疗.当静脉滴注氧氟沙星注射液约80 ml时,病人突感喉头瘙痒,继而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测P 140次/min,BP 6.93/4.0 kPa,双肺听诊满布哮鸣音.立即停用氧氟沙星,给予大流量吸氧,应用肾上腺素、氟美松等抗过敏、抗休克急救.  相似文献   
104.
李开产  纪媛 《中原医刊》2001,28(11):58-59
2000年6~11月我院门诊收治经细菌学证实的伤寒、副伤寒36例,采用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生产的左氧氟沙星针剂加头孢赛肟钠静脉滴注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作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36例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22岁,入院时热程1~3周28例,3例>3周,5例<1周,呈稽留热、弛张热、不定期热、间歇热型分别为12、7、5、1例,低热1例。相对缓脉26例。体温脉搏曲线相互交叉25例。玫瑰疹7例,呕吐5例,腹泻7例,肝大9例,脾大8例,黄疸1例。咳嗽4例,肺部罗音2例…  相似文献   
105.
急、慢性鼻 (窦 )炎以及感冒引起的鼻塞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目前在治疗这类疾病时 ,应用最多者仍是氯麻滴鼻液 ,品种较为单一。根据临床需要 ,我们制备了复方氧氟沙星滴鼻剂 ,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报道如下。1 处方与制备1.1 处方 氧氟沙星 0 .3g,盐酸麻黄碱 1.0 g,氯化钠 0 .5 5 g,尼泊金乙酯 0 .0 3g,稀醋酸适量 ,蒸馏水加至 10 0 m l。1.2 制备 取尼泊金乙酯溶于约 80 m l热蒸馏水中 ,加入氧氟沙星 ,随搅随滴加稀醋酸 ,使氧氟沙星溶解 ,再依次加入盐酸麻黄碱、氯化钠 ,溶解过滤 ,自滤器上加蒸馏水至 10 0 ml,混匀 ,分装即可…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环丙沙星或氧氟沙星联用抗结核药的肝毒性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别测定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用药 (IR)组及其分别联用氧氟沙星 (IRO)或环丙沙星 (IRC)组小鼠的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肝指数、肝匀浆丙二醛 (MDA)含量、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 0和线粒体Ca2 ATP酶活性 ,及肝病理检查 ,结果与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IR组及IRO组的血清ALT、肝细胞匀浆MDA明显增高 (P <0 .0 5 ) ,而IRC组变化不大 (P >0 .0 5 ) ;同时发现IR组和IRO组的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 0含量较高和线粒体Ca2 ATP酶活性较低 ,而IRC组则相反 ;病理检查IRO和IRC组肝细胞坏死程度稍轻但与IR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不增加异烟肼和利福平联用肝毒性 ,且环丙沙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7.
柱切换HPLC法测定腹水中左旋氧氟沙星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柱切换HPLC技术直接测定腹水中左旋氧氟沙得含量。方法:采用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PH2.2)-0.05mol/L四丁溴化化铵(100:4)为预处理流动相,经μBondapak C18柱预处理后,切换到Irregular_HC18分析柱,以甲醇-磷权二氢钾缓冲溶液(PH2.2)-0.05mol/L四丁基溴化铵(30:70:4)为分析流动相进行分离测定,紫外线皮长为294nm。结果:左旋氧氟  相似文献   
108.
研制了复方氧氟沙星滴耳剂,紫外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用于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00例,并与氧氟沙星滴耳剂治疗56例比较。结果,急性中耳炎治疗有效率96.2%,慢性中耳炎有效率95.8%,均比对照组高(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9.
氧氟沙星外用引起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氟沙星抗菌作用强 ,疗效高 ,毒性低 ,临床应用相当广泛 ,发生过敏反应极少见 ,但是 ,我院发生了1例氧氟沙星注射液外用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病人 ,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 :患者 ,女 ,38岁 ,因右手掌大鱼际肌擦伤3天来院换药 ,伤口大小3cm×3cm ,有脓性分泌物 ,考虑到有感染 ,因而按常规首先用75 %酒精棉球清洗创口 ,接着用3 %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净过氧化氢液 ,最后在伤口局部涂上0 2 %氧氟沙星注射液 ,涂药30秒后 ,病人突唤难受 ,烦燥不安、呼吸急促、脸色苍白、大汗淋漓、恶心 ,随即仰倒在换药椅上 ,脉搏…  相似文献   
110.
赵建平 《华夏医学》2000,13(2):133-135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氧氟沙星注射液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以氧氟沙星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293nm,甲醇:枸缘酸(0.05mol/L):乙腈:醋酸铵溶液(0.5mol/L):10g/L磷酸(100:75:22:1:2)为流动相。结果:氧氟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97.44%、RSD为1.83%。结论:本法结果准确,精密度、重现性均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