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5篇
预防医学   106篇
药学   154篇
中国医学   64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吕妍  李丹  唐方 《医学争鸣》2009,30(4):324-326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提取物对IBS(肠易激综合征)-D大鼠肠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用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番泻叶灌胃十四肢束缚应激方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用药各组分别灌服804,536,268mg/kg藿香正气提取物,1次/d,连续4d,采用碳末推进及硝酸还原酶法观察藿香正气提取物对IBS-D大鼠小肠推进率及血清NO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小肠推进率明显加快(P〈0.01),血清中NO含量明显降低(P〈0.01);用药中剂量组可使大鼠小肠推进率降低(P〈0.05),用药高、中剂量组可明显提高IBS-D大鼠血清NO含量(P〈0.01)。结论:藿香正气提取物对IBS-D大鼠肠道功能紊乱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滴丸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FD的理想方案。方法:84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中西医结合组采用多潘立酮+藿香正气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法莫替丁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及4周后对患者腹胀、上腹部不适、早饱、烧灼感、食欲不振、嗳气6个主要症状进行评分,计算疗效指数。结果:治疗前2组症状积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但中西医结合组积分较对照组下降得更低(P<0.01);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5.7%和66.7%,对照组的分别为64.3%和35.7%,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4.92,P<0.05;"2=8.2,P<0.01)。结论:藿香正气滴丸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是一个理想的FD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3.
脓毒症属于中医温热病范畴。其病因多为温热毒邪内蕴于体内,毒瘀互结是其基本病机,正气亏虚是脓毒症的病理基础,关键病理机转可概括为毒、瘀、虚。其发病以正虚为本,以毒、瘀为标。其传变规律及辨证治疗多遵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在病变过程中,机体正气亏虚是内因,感受温毒邪气是外因,温毒内蕴、毒瘀互结则是其主要病理变化,也是造成脓毒症高死亡率的关键。治当以解毒化瘀扶正为法,积极救治,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94.
总结2006年9月-2008年5月既往曾予埃索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EAC方案)行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又因不能耐受其药物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的消化性溃疡(PU)患者31例,在EAC方案基础上联合运用中成药藿香正气颗粒治疗,显著降低EAC方案的药物不良反应,顺利完成疗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冷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中医"瘾疹"范畴,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西医目前尚无理想疗法,中医也难以奏效或瘥后易复,笔者意在临床实践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辨析该病的病因病机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病在肺其治及于肝;病在风而及于血;病在外及于内。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散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急性胃肠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补液盐或者5%葡萄糖盐水500~1000mL静脉滴注,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3天后比较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8%,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急性肠胃炎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西医治疗效果相当,且具有价格便宜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藿香正气液对湿阻证大鼠抗氧化作用及对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藿香正气液组,每组8只.正常组常规喂养,其余各组采用改进的环境加疲劳法制造湿阻证模型,连续造模6d.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ig(20 mL·kg-1),治疗组予藿香正气液ig (20 mL·kg-1),1次/d,连续8d.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褪黑素(M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胃黏膜EGFR表达的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脾虚症状明显,胃黏膜有明显充血水肿,并有出血点及血块,血清MT及GSH-Px含量降低(P<0.05),MDA含量增高(P<0.05);经藿香正气液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血清MT及GSH-Px含量增高(P<0.05),而MDA(P <0.05)含量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胃黏膜EGFR表达减少(P<0.05),藿香正气液组则明显增加(P<0.05).结论:藿香正气液可明显改善湿阻证大鼠脾虚症状并对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及提高胃黏膜EGFR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998.
选取在2014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2例糖尿病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来院就诊的编号将其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6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藿香正气滴丸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肠炎宁片药物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服药4周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治疗糖尿病腹泻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其中给予藿香正气滴丸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95.46%)显著高于采用肠宁片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78.7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腹泻患者采用藿香正气滴丸药物进行积极有效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冬春之际,天气多变,人容易感冒。感冒是人体正气不足又受风寒或风热的侵袭,致使肺气不宣而引起的疾病。中医医治的基本原则是宣肺解表。本人把气功原理和中医点穴疗法相结合,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了自我按摩防感冒的方法。1.端坐椅子上不论姿势,不讲意念,只要坐得舒适。全身松弛,大脑保持平静,至少坐5分钟。2.点穴找准穴位,采用压  相似文献   
1000.
疾病的治疗应当以修复人体自我调节能力为目的,发挥机体的自愈能力正成为治疗学发展的新方向,《黄帝内经》关于人体自愈力有较为完善的理论,阴阳自和、五行制化、亢害承制是人体自愈的内生机制,发挥中医学在修复人体自愈力方面的优势,可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对抗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