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3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11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463篇
预防医学   122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296篇
中国医学   581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究槟榔多酚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筛选肺部缺氧损伤细胞模型最适条件;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筛选槟榔多酚最适给药剂量。将PMVEC分为常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槟榔多酚组,采用BCA法检测蛋白浓度并测定PMVEC中的氧化应激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炎症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闭合蛋白和闭锁小带1等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跨内皮细胞膜电阻,罗丹明荧光染料检测PMVEC屏障的通透性。 结果:1%氧浓度培养PMVEC细胞 48?h后成功构建肺部缺氧损伤细胞模型 ;20?μg/mL的槟榔多酚可以显著逆转缺氧损伤细胞模型中PMVEC的存活率下降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均 P<0.05);槟榔多酚对于低氧诱导下PMVEC中炎症相关蛋白核因子κB(NF-κB)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的上调有显著抑制作用(均P<0.05);槟榔多酚可以下调低氧诱导下PMVEC中凋亡相关蛋白胱天蛋白酶(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均P<0.05),从而减轻低氧诱导下细胞的凋亡;槟榔多酚显著上调低氧诱导下PMVEC闭合蛋白和闭锁小带1的表达(均P<0.05),提高跨膜电阻值并降低罗丹明透过量,改善肺微血管内皮屏障的通透性。结论:槟榔多酚可以通过减轻PMVEC的氧化应激损伤、降低炎症相关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及提高细胞屏障的通透性,改善PMVEC的低氧损伤。  相似文献   
72.
目的:构建快速定量测定金银花中提取液的方法。方法: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存在于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含量进行快速测定,并对其紫外光谱进行定性测量并分析,将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的最佳绿原酸含量相关性波长选出,从而建立定量分析公式。结果:与绿原酸含量相关的最佳紫外光谱波长点在294nm,定量分析公式为C=2.739109A-0.12827(n=20,r=0.993,A为吸光度);绿原酸的测量含量与预测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定量测定十分准确、简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3.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以其较高的发病率,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在目前医疗水平下, 中药以其副作用小、选择面广、疗效确切等特点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就临床上用于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常用的中药复方(包括半夏泻心汤、四磨汤、大承气汤等)以及单味中药(包括枳实、槟榔、砂仁等)对胃肠运动的影响进行综述, 为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与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4.
槟榔碱促结肠平滑肌细胞收缩及对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氢溴酸槟榔碱(Ah)促进培养的结肠平滑肌细胞收缩作用及对胞内游离Ca2 浓度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h刺激组、乙酰胆碱(Ach)刺激组、阿托品预处理组.应用特异性Ca2 荧光批示剂Fluo-3/AM负载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游离Ca2 浓度和细胞收缩率.结果:正常对照组细胞未发生自主性收缩,因指示剂的衰减,荧光强度(FI)有递减的趋势; Ah刺激组在加药后短时间内胞内钙离子浓度迅速升高,出现一个波峰,FI平均基础值与峰值有差异(P<0.05),而后胞内钙离子浓度再缓慢攀升,在484.0±47.6 s达到高峰,而后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平台期,在1 400 s左右恢复至静息水平,FI基础值与峰值有显著差异 (P<0.01),细胞收缩百分数为20.70%±0.07%; Ach刺激组在加药后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形成一个小波峰,FI基础值和峰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后胞内钙离子浓度缓慢攀升, 在600 s左右达到高峰,而后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平台期.FI基础值与峰值差异有显著性 (P<0.001);经阿托品预孵育处理后的细胞,加入Ah后,其收缩效应被完全抑制.结论:Ah可引起结肠平滑肌细胞收缩,升高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其收缩效应可以被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所抑制.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咀嚼槟榔对口腔黏膜健康异常状况的影响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在湖南省湘潭市和常德市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调查对象开展咀嚼槟榔对口腔黏膜健康影响的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咀嚼槟榔524人,口腔黏膜健康异常检出率为12.4%;不咀嚼槟榔521人,口腔黏膜健康异常检出率为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黏膜典型纤维化、粘膜充血、张口受限与咀嚼槟榔有统计学联系,口腔黏膜溃疡、出血、白斑、白色角化、扁平苔藓、白斑病及舌活动受限与咀嚼槟榔无统计学联系;性别、年龄、是否嚼槟榔、嚼槟榔年限和量、吸烟、饮酒为口腔黏膜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地域分布、嗜好辣椒、刷牙习惯、嚼口香糖习惯与口腔黏膜健康状况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趋势检验结果显示随着咀嚼槟榔片数的增加口腔黏膜健康异常检出率有增加的趋势。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嚼槟榔年限(年)、嚼槟榔片数(片/d)为口腔黏膜健康的影响因素(OR=1.498和1.510)。结论长时间大量咀嚼槟榔可能损伤口腔黏膜健康。  相似文献   
76.
目的:检测氯沙坦干预下、槟榔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α-SMA的情况。方法:用不同浓度槟榔碱刺激HUVECs,采用免疫细胞印迹法检测各组HUVECs中α-SMA的表达。再以固定槟榔碱浓度诱导HUVECs,不同浓度氯沙坦干预,检测各组HUVECs中α-SMA的表达。结果:槟榔碱可诱导HUVECs表达α-SMA,经氯沙坦干预后α-SMA的表达受到一定抑制。结论:HUVECs经槟榔碱刺激后可转化为表达α-SMA的肌成纤维细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可部分抑制这种转化,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参与了槟榔碱诱导的内皮-间充质转化。  相似文献   
77.
目的 观察美洲大蠊提取液对糖尿病慢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41例糖尿病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予内科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体表溃疡给予美洲大蠊提取液局部换药;对照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体表溃疡给予普通纱布局部换药,对比两组在总体疗效,溃疡愈合率、溃疡肉芽生长情况,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在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溃疡愈合率及肉芽情况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运用美洲大蠊提取液换药过程及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美洲大蠊提取液促进糖尿病慢性溃疡愈合临床疗效肯定,能提高愈合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纳米微针导入大豆提取液联合调Q1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豚鼠模型后对表皮黑素细胞(melanocyte,MC)的影响,为联合治疗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60只豚鼠随机抽取12只为A组(空白对照组),剩余豚鼠为B组(模型制备组),造模45 d后分为B1(模型对照组)、B2(激光治疗组)、B3(大豆治疗组)、B4(大豆联合激光组),在治疗不同时期比较各组皮肤表观指标、皮肤CT、皮肤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免疫组化检测Melan A变化,观察对表皮MC的影响。结果:①造模后,B1、B2、B3、B4组与A组相比,MC阳性目标数量显著增高(P<0.05),豚鼠黄褐斑模型制备成功。②B2、B3、B4组治疗前、后SOD活力及MD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4组差异最显著(P<0.05)。③治疗5周即刻起,B2、B3、B4组与治疗前相比,MC阳性目标数量显著下降(P<0.05),B4组差异最显著(P<0.05)。结论:调Q1064 nm激光联合纳米微针导入大豆提取液治疗黄褐斑较单独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9.
戒烟的难度很大,不少烟民多次尝试都无功而返,不过他们或许不知道下面的妙方:中药槟榔1颗,钻1小孔,注入烟袋油后放在淘米水中泡4天,然后取出放身上,当烟瘾来袭时闻一闻,几天内即  相似文献   
80.
王文宝  郭秋兰 《中国药业》2008,17(15):43-44
目的探讨妇炎舒片的生产工艺条件。方法分别以干浸膏中芍药苷、绿原酸的收率和浸膏含水量为考察指标,确定药材加醇量和加水量,以及醇提液和水提液的浓缩干燥条件。结果第1次和第2次加醇量分别为8倍量和6倍量,第1次和第2次加水量均为8倍量,提取液于60—80℃下减压干燥。结论确定的工艺条件为妇炎舒薄膜衣片的大生产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