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1.
榜嘎总碱对关节炎模型大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榜嘎总碱对弗氏完全佐剂致关节炎模型大鼠环氧合酶-2(COX-2)、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前列腺素E2(PGE2)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关节炎模型大鼠模型.实验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阿斯匹林组、榜嘎总碱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用放免法检测COX-2、IL-1、TNF和PGE2活性.结果 榜嘎总碱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COX-2活性及IL-1、TNF和PGE2的含量,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榜嘎总碱对关节炎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藏药榜嘎的传统基源及其药用情况。方法:系统查阅《月王药诊》、《四部医典》、《晶珠本草》等藏医药专著及相关汉译本,对藏药榜嘎的名称、基源、产地及采收季节、功能主治等进行本草考证。结果:藏药榜嘎的基源主要为船盔乌头Aconitum naviculare Stapf或甘青乌头A. tanguticum(Maxim.)Stapf的干燥全草。结论:藏药榜嘎基源的考证可为“榜嘎”的规范应用以及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明确甘青乌头抗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成分,为寻找新的抗阿尔茨海默病(AD)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改良的Ellman''s法筛选甘青乌头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部位,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对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 μm),流动相选择乙腈(A)-0.4%氨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30 ℃。二氯甲烷萃取部位A相比例随时间变化为0~3 min,5%A;3~7 min,5%~20%A;7~11.5 min,20%~33%A;11.5~15.5 min,33%~50%A;15.5~20.5 min,50%~80%A;20.5~23 min,80%~85%A;23~25 min,85%~95%A。正丁醇萃取部位A相比例随时间变化为0~2 min,5%A;2~8 min,5%~20%A;8~11 min,20%~33%A;11~15 min,33%~95%A。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全扫描模式采集数据,检测范围m/z 100~1 500。结果 甘青乌头醇提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对乙酰胆碱酯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二者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64±4.4),(85.7±3.8) mg·L-1。经UPLC-Q-TOF-MS/MS分析,从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共推测出21个生物碱类成分,正丁醇萃取部位共推测出11个生物碱类成分;2个部位均含有的关附壬素为首次在甘青乌头中发现。结论 二萜生物碱是甘青乌头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主要药效物质,值得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藏药榜嘎的实际基原,掌握榜嘎的使用情况、资源分布及其蕴藏量,该文采用文献调查、走访调查以及野外实地调查等方法,探明藏药榜嘎的实际基原主要为甘青乌头Aconitum tanguticum或船盔乌头A.naviculare的干燥全草或地上部分。其中甘青乌头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青海、西藏(昌都地区),船盔乌头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甘肃、青海等藏区主要使用资源量较大的甘青乌头,西藏地区(除昌都地区外)主要使用船盔乌头,船盔乌头的资源趋于濒危状态,文献记载的其他品种未见使用。表明榜嘎药材的使用与其资源状况有关,建议需加强保护,并引导市场流通。  相似文献   
15.
藏药榜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藏药榜嘎在化学、药理和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的科技文献、书籍,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榜嘎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和挥发油类等成分,目前已分离到的生物碱有22个,黄酮有3个,挥发性成分35个.其主要活性集中在抗炎、抗病毒、抗癌等研究上,主要以复方的形式用于流行性感冒、各种炎症和病毒感染等的治疗.榜嘎的化学成分研究很少,活性研究仅限于粗提物的抗炎、抗病毒研究,作用机制和毒性研究极少,应加强榜嘎化学成分、有效部位和有效单体、作用机制及毒性研究,为扩大该药材的应用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藏药榜嘎总生物碱的抗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榜嘎总生物碱的抗炎作用.方法 分别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小鼠扭体反应,酵母多糖A、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灌胃给药,观察榜嘎总生物碱抗炎作用.结果 榜嘎总生物碱能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及酵母多糖A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结论 榜嘎总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包括抑制多种炎症介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榜嘎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为藏药榜嘎的鉴定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分析榜嘎及其混伪品ITS和ITS2序列的遗传距离、种内种间变异并构建NJ系统发育树,以评价ITS2和ITS序列的鉴定效率。结果:本研究中ITS2和ITS序列扩增效率相同,在blast比对和遗传距离距离分析上,ITS序列表现出更强的鉴定能力;通过K2P距离构建NJ树,ITS2和ITS序列在榜嘎与混伪品间的种间变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TS序列对易混物种的鉴定效率较高。结论:ITS序列可作为鉴定榜嘎及其混伪品的有效条形码。  相似文献   
18.
榜嘎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甘青乌头Aconitum tanguticum或船盔乌头A.naviculare的干燥全草,为藏医常用药,其性凉,味苦,有小毒,具清热解毒功效。临床上多以复方的形式用于流行性感冒、传染病发热等疾病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榜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已经从榜嘎中分离鉴定了54个生物碱(以二萜生物碱为主),15个黄酮苷,37个酚酸,16个其他类别的化合物以及一些挥发油类成分。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肿瘤以及抗病毒等功效。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榜嘎植物资源以及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本文对榜嘎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药理活性、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藏药榜嘎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定及薄层鉴别的方法。结果:榜嘎的两个品种在性状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在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上无明显差异。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榜嘎的药材鉴定和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