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10篇
  免费   820篇
  国内免费   798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816篇
口腔科学   4839篇
临床医学   2306篇
内科学   373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237篇
特种医学   632篇
外科学   3013篇
综合类   7619篇
预防医学   1171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3348篇
  58篇
中国医学   2285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148篇
  2023年   482篇
  2022年   372篇
  2021年   559篇
  2020年   639篇
  2019年   690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608篇
  2016年   746篇
  2015年   852篇
  2014年   1352篇
  2013年   1428篇
  2012年   1703篇
  2011年   1852篇
  2010年   1641篇
  2009年   1552篇
  2008年   1528篇
  2007年   1502篇
  2006年   1292篇
  2005年   1331篇
  2004年   1113篇
  2003年   1074篇
  2002年   801篇
  2001年   620篇
  2000年   474篇
  1999年   368篇
  1998年   350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71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正>随着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扩张通道系统辅助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逐渐应用于临床,与传统术式相比,MIS-TLIF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利于患者恢复等优点~([1~3])。但是,传统扩张通道系统均为金属制成,不利于术中透视,且存在电传导性,另外由于通道下操作视野狭小,无影灯下操作存在视野盲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院采用一次性可透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GSS椎弓根螺钉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创伤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GSS椎弓根螺钉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了解复位程度及骨性融合情况。结果 12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无内固定物拔出、断裂等情况发生,9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3例仍遗留有下肢麻木;10例完全复位,2例残留Ⅰ度滑脱,12个月时均获得椎间骨性融合。结论应用GSS椎弓根螺钉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创伤性腰椎滑脱症可以使腰椎获得有效复位和坚强固定,提高植骨融合率,临床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93.
《陕西医学杂志》2016,(5):595-596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前路术后并发切口深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胸腰椎前路术后并发切口深部感染患者行前路内植物取出、病灶清创、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并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通过影像学检查,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的治疗情况,并评定患者手术前后的ODI评分、VAS评分,术后随访,统计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腰椎后凸角、腰椎侧弯角均优于术前(P<0.05);患者术后ODI、VAS评分分别为16.33±9.54分、2.45±0.78分,优于术前的36.57±5.23分、7.24±1.22分(P<0.05);术后所有患者切口I期愈合,腰背疼痛均消失,术后无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腰椎前路术后并发切口深部感染患者采取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恢复脊柱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植骨结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脊柱外科28例胸腰椎陈旧性骨折患者(伤后3~5周)。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加椎体内植骨并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ODI评分及椎管侵占率等,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并获随访,时间6~18(10.6±4.8)个月。伤椎高度矫正率约93%,椎体高度压缩率、伤椎Cobb角、ODI评分及椎管侵占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术前与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ODI评分外,术后1个周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植骨未吸收。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加椎体内植骨并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对于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可增加前柱支撑,减少椎体高度丢失,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处理根管内折断器械的临床疗效,为根管内折断器械、成功取出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显微镜下配合超声器械处理42颗患牙根管内折断器械,按牙位不同分为磨牙组和前牙、磨牙组,比较不同牙位和磨牙组不同部位根管内折断器械成功率和取出时间。采用SPSS17.0软件对成功率进行Fisher精确检验,对取出时间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42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成功取出断针,去除成功率为80.95%,去除断针所用时间均值为(44.69±21.57)min。磨牙组断针取出成功率与前牙、前磨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磨牙组去除断针所用时间长于前牙、前磨牙组(P0.05);磨牙组内,根管下1/3组去除断针成功率与根管上、中1/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下1/3组去除断针所用时间长于根管上、中1/3组(P0.05)。结论在根管显微镜下配合使用超声器械处理根管内折断器械成功率较高,根管内折断器械位于磨牙及磨牙根管中下1/3部位的取出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96.
本组随机抽取2000至2006年至我院因根管治疗失败而就诊患者的103颗患牙,分析了根管治疗术失败的原因,大致为由于操作不当或“C”型根管、根管过弯、过度细小等解剖复杂原因导致的充填不足,遗漏根管,继发龋、牙折、根管内外吸收,超充、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等造成的,其中充填不足是造成根管治疗失败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7.
《中国药房》2018,(1):29-3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四味姜黄汤散中没食子酸、木兰花碱、鞣花酸、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和姜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apcell Pak C18-MG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 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0~60 min,没食子酸、木兰花碱、鞣花酸、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和428 nm(60~70 min,姜黄素),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没食子酸、木兰花碱、鞣花酸、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和姜黄素进样量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249 6~1.497 6、0.284 0~1.704 0、0.075 6~0.453 6、0.015 9~0.095 9、0.023 6~0.141 6、0.098 2~0.589 0、0.060 4~0.362 4μg(r≥0.999 8);检测限分别为6.24、4.73、7.56、2.36、3.20、6.54、6.04 ng,定量限分别为17.47、16.08、20.86、7.31、10.24、19.62、19.32 ng;精密度、稳定性(12 h)、重复性试验的RSD<2.0%(n=6);加样回收率为95.45%~103.47%,RSD为0.86%~1.98%(n=9)。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四味姜黄汤散中没食子酸等7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薏苡根中多糖含量适宜的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估。方法薏苡根用95%乙醇醇沉,并依次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充分洗涤提取后,考察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提取物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做L_9(3~4)正交实验化提取工艺参数。通过测定薏苡根中多糖的还原能力,对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薏苡根中多糖适宜的提取工艺参数: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2. 50 h、料液比1∶40。在此条件下薏苡根多糖含量5. 80%。薏苡根多糖具有较好的还原能力,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IC50分别为2. 51,2. 60,7. 96 mg·mL-1。结论在条件为料液比1∶40、浸提时间2. 50 h、浸提温度90℃下,从薏苡根中提取多糖的含量最高,且其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根皮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考察根皮素在不同pH值水溶液中的稳定性以及抗氧剂、强酸、强碱、强光、强氧化和高温条件下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并研究根皮素在常温条件下,在不同溶剂和pH值缓冲液中的最大溶解度,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根皮素在碱性、中性和强氧化性条件下不稳定,在酸性环境、强光、高温条件下稳定。不同的抗氧化剂对其稳定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根皮素在酸性环境下比较稳定,在溶液0.1 mol·L~(-1)HCl,pH值3.0,pH值4.0,水,pH值5.0,pH值6.0,30mL·L~(-1) H_2O_2,pH值7.0缓冲液中稳定性依次降低,对于根皮素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应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Vitapex糊剂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某科就诊的104例乳牙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儿,患牙总计122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患儿(患牙60颗)采用Vitapex糊剂进行根管填充,对照组患儿(患牙62颗)则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根管填充,观察两组患儿1周急性临床反应及1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1周急性临床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年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相比,Vitapex糊剂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更好,是乳牙理想的根管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