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8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11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目的研究兔自体松质骨颗粒在膝关节软骨损伤处移植后能够诱导软骨组织生成、促进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现象。方法 12只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在兔的右侧膝关节股骨远端内、外侧髁负重区用电钻分别造成直径、深度均为3 mm的骨软骨缺损创面,取同侧髂骨松质骨,制成直径约为1 mm松质骨颗粒植入股骨内侧髁软骨缺损处,作为实验组,外侧髁软骨缺损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术后12周进行膝关节大体观察、病理切片染色,评估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情况。结果兔膝关节实验组软骨缺损处被新生软骨填充,软骨面光滑,组织切片染色显示有关节软骨形成。对照组缺损创面仍然凹陷,仅在缺损边缘有少量软骨生长。结论兔自体松质骨颗粒在膝关节软骨损伤处能够诱导软骨生成,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是一种良好的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2.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强度降低引发骨折风险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现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目前主要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通过测量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症,但该方法预测骨质疏松相关脆性骨折风险的准确性较低。近年来研究发现,除骨密度外骨结构变化也是导致骨强度降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并且可以通过多种影像学方法对骨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笔者对Micro-CT、HR-pQCT、UTE-MRI、HR-MRI、DXA-TBS、MSCT等现有的骨结构影像学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分析上述方法的优缺点,并对这些影像学方法在骨质疏松症诊断及相关脆性骨折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3.
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量受试者的骨密度,是目前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方法。然而,越来越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骨密度的改变并不能完全解释患者骨强度的改变。大量的骨组织显微结构研究发现,松质骨的骨强度主要由骨密度、骨结构等因素决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决定松质骨骨骼强度方面,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可以作为独立于骨密度之外的决定性参数。研究松质骨的力学属性和显微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更好的理解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文献回顾,松质骨显微结构参数和表观力学强度之间关联性最为显著的为BV/TV、Tb.N、连接性、各向异性、结构模型指数等。同时笔者也对目前这些研究结果在临床上高分辨率CT上的应用情况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测量人体多部位松质骨矿质密度、轴向弹性模量,建立矿质密度与轴向弹性模量相关关系的本构方程,为国人有限元材料属性赋值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10例成人新鲜尸体作为样本源,选取胫骨近端、大转子、股骨颈、肱骨头和椎体5个部位的松质骨,加工成直径约6 mm、长约30或40 mm的准试样。测量尺寸并计算体积,CT扫描试样骨矿质密度。对松质骨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不同部位松质骨弹性模量。对矿质密度与轴向弹性模量关系进行线性与幂次回归分析。结果 测试成功的试样来自5个部位,共169枚,其中胫骨近端52枚,大转子31枚,股骨颈15枚,肱骨头17枚,椎体54枚;5个部位松质骨矿质密度、轴向弹性模量均有所差异,线性相关性均较好(0.850>r2>0.785),3个部位(胫骨近端、大转子、椎体)的幂次相关性较好(0.871>r2>0.825),2个部位(肱骨头、股骨颈)的幂次相关性较弱(0.671>r2>0.643)。结论 各个部位骨矿质密度与轴向弹性模量的线性和幂次回归的相关性均较高,且同部位两种回归的r2值之间无明显差异;可应用于体外检测患者的骨骼质量,准确分辨骨质变化的部位,配合有限元建模能够预测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45.
李德彬  罗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332-3334
目的:评价Y形钢板加松质骨螺钉固定及常规尺神经前置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7月~2006年6月,采用Y形钢板加松质骨螺钉固定及常规尺神经前置的方式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1例。随访资料完整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16~72岁,平均39岁。肱骨髁间骨折按AO/ASIF分型:C1型17例,C2型8例,C3型2例。除3例合并尺骨鹰嘴骨折经后侧骨折端入路,其余均采用Campbell后侧入路。术后早期肘关节CPM功能练习。结果:随访6~27个月,平均11.8个月,按Cassebaum方法评价疗效:优16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8.9%。3例术前尺神经挫伤随访8个月,1例神经功能恢复不全,另2例均完全恢复。肘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肱骨髁间骨折应尽早解剖复位,尺神经前置可有效减少神经麻痹的发生,对于术前有尺神经挫伤者也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坚强的固定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6.
韩培江 《中医正骨》2008,20(8):44-44
股骨远端B3型骨折是指股骨髁冠状面骨折,又称Hoffa骨折,临床上较少见,多因高能量创伤所致,治疗较为棘手,术后易产生并发症。本院从1998年6月至2006年8月使用膝关蓖前入路松质骨拉力螺钉治疗股骨下端Hoffa骨折8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目的:自体髂骨松质骨修复牙槽突裂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0-06~2006-10收治的18倒牙槽突裂髂骨松质骨植骨修复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18例牙槽突裂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临床观察牙槽突裂已修复,患侧口腔前庭饱满,牙槽突骨质基本同正常骨质。结论:利用自体髂骨松质骨修复牙槽突裂,能保证牙槽突高度、牙弓连续性的恢复,有较好的术后愈合效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8.
MRI对松质骨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MRI对松质骨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松质骨隐性骨折患才MRI表现。其中男52例,女20例,年龄6-75岁,平均41.3岁。均行MRI常见SE序列扫描,T1WI,T2WI,轴位,矢状及冠状,并与X线和CT做对照。结果 72例均摄有X线平片,其中35例摄有CT片,X线平片和CT片均未见异常,MRI显示脊柱骨折25命名,胫骨平台骨折15例,股骨髁骨折9例,髋臼骨折4例,股骨颈骨折5例,肩胛骨骨折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2例,距骨骨折5例,跟骨骨折4例,舟骨骨折1例。骨折线T1WI及T2WI均为条形线状低信号,骨折线宽小于4mm,骨髓水肿呈T1WI片状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合并出血T1WI呈斑点状及小片状稍高信号,T2WI呈均匀高信号。结论 MRI对松质骨隐性骨折具有极大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X线及CT。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螺钉长度对全螺纹松质骨螺钉轴向最大拔出强度(Axial maximum pullout strength)的影响。方法分三种螺钉长度组,每组八个螺钉,总共24个全螺纹松质骨螺钉。三具福尔马林液防腐固定尸体脊柱段标本(T10-L5),并行X-线(X-rays)检查和应用美国Norland公司的XR-36型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Dual-energy X-rays absorptiometry bone(DEXA)densitometer]测试椎体骨密度(BMD)。根据骨密度值选出12个椎体,并根据骨密度分成四个骨密度段。在每个骨密度段内,每个椎体中随机植入2个不同长度的螺钉固定在材料实验机(Material testing system machine)上分别进行轴向拔出强度的测试。结果A组(18mm)和B(20mm)组的拔出强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407),B组(20mm)和C组(24mm)的拔出强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92),A组(18mm)和C组(24mm)的拔出强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数据分析24mm长的全螺纹松质骨螺钉比18mm长的螺钉具有更强的握持力(Holding power)。螺钉轴向最大拔出强度与螺钉长度明显相关,在临床中,为提高螺钉的最大拔出强度尽可能应用长的螺钉。  相似文献   
50.
随着脊柱外科内固定器械及材料的发展,内固定技术的进步,脊柱外科的内固定更加坚固。然而,再坚固的固定也不能取代植骨术的应用,现代脊柱后路手术中,植骨材料主要取其促进融合,以松质骨为主,肋骨是一个很好的来源。用肋骨与取自体髂骨及腓骨比,其可避免以下多项缺点:①骨量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