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722篇
  免费   19781篇
  国内免费   13074篇
耳鼻咽喉   6563篇
儿科学   2591篇
妇产科学   4410篇
基础医学   10298篇
口腔科学   6491篇
临床医学   111562篇
内科学   29025篇
皮肤病学   1879篇
神经病学   10263篇
特种医学   149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5篇
外科学   67872篇
综合类   172500篇
预防医学   39198篇
眼科学   12661篇
药学   74273篇
  1151篇
中国医学   40666篇
肿瘤学   10032篇
  2024年   3005篇
  2023年   11601篇
  2022年   10051篇
  2021年   13696篇
  2020年   14479篇
  2019年   14507篇
  2018年   6502篇
  2017年   12655篇
  2016年   13295篇
  2015年   15442篇
  2014年   30789篇
  2013年   29541篇
  2012年   37670篇
  2011年   40040篇
  2010年   37639篇
  2009年   35502篇
  2008年   40108篇
  2007年   36398篇
  2006年   31635篇
  2005年   34766篇
  2004年   27725篇
  2003年   25212篇
  2002年   19763篇
  2001年   15919篇
  2000年   11533篇
  1999年   9174篇
  1998年   7396篇
  1997年   6572篇
  1996年   5640篇
  1995年   4641篇
  1994年   3726篇
  1993年   2190篇
  1992年   1830篇
  1991年   1728篇
  1990年   1333篇
  1989年   1401篇
  1988年   410篇
  1987年   395篇
  1986年   267篇
  1985年   166篇
  1984年   91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56岁,无上呼吸道感染及切口周围感染病史,行双侧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前及术后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先行左侧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术中严格无菌手术,于左侧作平行于腹股沟的斜切口,长约5 cm,电凝游离疝囊,精索,疝囊高位结扎,网塞充填内环口缺损,边缘缝合固定,游离精索,网状补片放置在精索后方并缝合固定,检查无活动出血,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然后同样行右侧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  相似文献   
92.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专业性学术期刊。国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7555,国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1-5547/R。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修复末节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1例226指末节皮肤缺损进行修复:应用创必复联合海肤康护创指套修复53指,V-Y皮瓣修复43指,邻指皮瓣修复22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0指,指背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57指,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1指。结果 171例均获随访,时间1.5个月~2年。226指末节皮肤缺损全部愈合(其中3例皮瓣受区感染经换药等处理后治愈)。创必复海肤康指套治疗者指腹饱满,外观满意;皮瓣修复者质地和颜色与受区相近,感觉恢复良好,功能满意。结论末节指皮肤缺损目前有很多修复方式供选择,临床上要根据受伤末节指具体情况及患者要求灵活选用合适的、操作简单的修复方法,最大限度地恢复手指功能。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产妇1243例为研究对象,由专业医师组织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将入选产妇分为顺产组(824例)和剖宫产组(419例)。治疗前后使用盆底康复治疗仪分别测定所有产妇的盆底收缩压、静息压、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比较两组产妇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顺产组产妇盆底收缩压和静息压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盆底收缩压和静息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而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顺产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和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与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可改善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盆底功能,康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与传统混合痔内扎外剥手术并发症及适应症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收集光山县人民医院普外科3年以来对以出血、脱垂为主要症状的环状痔患者开展的PPH术及同期开展的传统手术病例并观察其疗效、并作一一比较。结果:PPH术式在手术时间、恢复工作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上明显好于传统治疗组(P<0.05),术后控制出血、疼痛、复发方面较传统手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期3月,无复发病例。但有3%的患者因钛钉过早脱落,上提肛垫组织尚未粘附,导致吻合口下方外痔部分外翻,部分病人需手术修整。另外,PPH术后痊愈时间明显优于传统手术(P<0.05)。结论:PPH术适用于环状痔的治疗,对术后控制并发症、病情痊愈时间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6.
<正>贾六金主任医师为第三批、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五十余载,治学严谨,经验丰富。我有幸随贾老师继承学习,受益良多。平胃散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药组成为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蕴苦温燥湿、行气化湿于中,奏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是治疗里湿的祖方、基础方。小儿五脏之中脾常不足,脾弱易伤,外感邪气、饮食所伤,致脾失健运,水谷水液不能转输布散,水湿内停,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谓  相似文献   
97.
目的:总结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施行综合性的康复护理,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MBI评分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00%)与对照组(78.57%)相比明显较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施行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与生存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8.
谢贵芹 《中外医疗》2016,(36):121-123
目的 探究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腹部手术的过程中,应用围术期氧气雾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46例老年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氧气雾化护理干预,并归为观察组,选取另外40例患者采用常规干预,并归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该院2013年2月—2016年5月间收治.结果 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咳痰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患者30.43%明显较低(对照组为47.50%);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咳痰轻重程度发现,观察组患者相对较轻,观察组轻度所占比例为50.00%,对照组仅为26.31%;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发现,观察组发生率23.91%相对较低(对照组为4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氧气雾化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腹部手术中的应用发现,其能够帮助患者临床情况得到较好的改善,同时减少患者出现相应的不良事件,促进患者及时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9.
朱增强 《当代医学》2016,(11):48-49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距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并复查X线.记录踝关节功能评分、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8~12个月骨愈合,愈合良好30例,骨延迟愈合4例,末次随访均愈合良好.踝关节功能评分72~95分,90分以上12例,80~90分18例,72~80分4例.临床效果满意26例,一般8例,无不满意患者.2例Ⅱ型患者出现距骨部分缺血坏死,2例Ⅱ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可作为HawkinsⅠ、Ⅱ型骨折首选,HawkinsⅢ型的手术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需手术治疗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术后48小时通过空肠管开始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在术后7天完全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平均住院日、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平均住院日少、术后治疗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较为科学的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帮助胃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快速恢复,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治疗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胃癌术后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