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8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5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75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68篇
综合类   729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73篇
  7篇
中国医学   193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对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卧床制动时间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20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分为血管封堵器组100例和人工压迫止血组100例,术后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或人工压迫止血。观察两组卧床制动时间及舒适度。结果血管封堵器组卧床制动时间明显少于人工压迫止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1.8)h vs.(22.4±2.4)h,P〈0.05]。两组患者术后2 h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舒适度血管封堵器组高于人工压迫止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可缩短卧床制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技术在下肢围关节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2008年至2012年3月,选择下肢围关节骨折病人107例,采用有限切开内固定技术固定. 结果 107例下肢关节周围骨折病人术中未发生重要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除5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有1例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骨不连,1例股骨颈骨折发生股骨头坏死,余骨折全部愈合,其中103例获8~40个月随访. 结论 有限切开内固定可以使下肢围关节部位骨折得到有效的暴露、复位和固定,且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应用有限切开,以锁定加压钢板-动力髋螺钉(LCP—DHS)内固定治疗高龄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22例高龄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牵引手术床下闭合复位、有限切开、置入LCP—DHS和股骨颈内防旋空心钉的手术方法;20例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匹配者为对照组,接受传统DHS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随访观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CP-DHS组手术出血少(352±108mlVS240:t=87ml,t=2.08,P=0.038),手术时间减少(79±37分钟vs58±23分钟,t=2.43,P=0.024);手术切口长度短(9.8±3.1emV85.5+1.9cm,t=3.14,P=-0.004)。随访骨折愈合时间缩短11.8±4.3周VS9.2+2.7周,t=2.45,P=0.017),关节功能优良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90.9%VS85%,P〉0.05)。结论有限切开LCP—DHS术式手术创伤小、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稳定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4.
2009年4月~2012年8月,我们对18例Pilon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效果较满意.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2 ~58岁.骨折按RuediAlgower分型[1]:Ⅱ型10例,Ⅲ型8例.1.2治疗方法对身体状况良好、无严重复合伤的开放骨折患者,于伤后8h内急诊手术;对肿胀严重或软组织严重挫裂伤的患者,先予清创、牵引复位(以跟骨牵引或予临时外固定支架固定),待患肢肿胀基本消退、创面愈合好转、感染控制后再行手术,手术时间在伤后10 d左右.  相似文献   
85.
罗盟  武晓松  封锋  谢爱元  曹琪 《骨科》2013,4(3):347-352
采用标准k-ω湍流模型和有限速率化学反应燃烧模型对二维轴对称雷诺平均N-S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超声速自由来流下冷流和H2-O210组分28步基元燃烧反应的底部排气近尾迹区流场特性,得到了不同排气参数下底部压力和回流区特性,与实验值相吻合。计算结果表明,在较小排气参数下添能比加质更有利于底压提高;随着排气总温的增加,最佳排气参数逐渐减小,回流区逐渐减小;回流区前滞止点位置随着排气参数、排气总温等因素变化而变化,而后滞止点位置几乎不变,但燃烧对回流区前后滞止点均产生了影响。   相似文献   
86.
正2013年3月~2015年2月,我科应用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治疗10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25~65岁。左足4例,右足6例。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6足,Ⅲ型3足,Ⅳ型1足。受伤至手术时间7~14 d。  相似文献   
87.
摘 要 目的:建立中国肾移植受者霉酚酸(MPA)有限采样法模型,预测采用不同免疫抑制方案的肾移植受者MPA的体内暴露。方法: 首次肾移植术后早期受者108例,根据术后免疫抑制维持方案分为:环孢素(CsA)+ 霉酚酸钠肠溶片(EC MPS)组(n=49),他克莫司(TAC)+吗替麦考酚酯(MMF)组(n=32)以及TAC+EC MPS组(n=27)。术后14 d在服药前(0 h)及服药后0.5,1,1.5,2,4,6,8,10,12 h采血,应用液相串联质谱法(LC MS/MS)测定MPA血浆浓度。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MPA 0~12 h浓度曲线下面积(AUC 0 12 h)的估算模型。选择相关系数高、临床应用方便的模型应用Bootstrap法及Bland Altman法对其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 3种免疫抑制方案MPA的AUC0 12存在差异。应用CsA+EC MPS的患者MPA AUC0 12为(54.66±26.86) ng·ml-1·h,显著低于TAC+EC MPS及TAC+MMF组(P<0.01)。经验证,CsA+ EC MPS组较为理想的回归模型为1.32×C1+ 0.54×C1.5+1.25×C2+3.21×C4+12.53,r2=0.75;TAC+ MMF组为1.54×C0.5+2.26×C2+6.60× C4-2.57,r2=0.96;TAC+ EC MPS组为1.21×C1+0.43×C1.5+1.16×C2+4.8×C4+19.32,r2=0.89。结论: MMF或EC MPS在与CsA或TAC联用会存在不同的药动学特征,应当应用不同的有限采样法MPA AUC0 12估算公式,更为合理的评估MPA药物暴露。  相似文献   
88.
小腿骨折在创伤中比较常见,而急诊术中切口因张力过大无法直接缝合和手术后肢体肿胀导致间室压增高的问题始终存在。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取有限切开复位胫骨带锁髓内钉或加腓骨钢板螺钉内固定并减张缝合法治疗胫骨或胫腓骨双骨折146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9.
目的 采用有限采样法估算骨肉瘤患者静脉滴注大剂量甲氨蝶呤(high dose methotrexate, HD-MTX)后的体内药物暴露量,即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drug concentration versus time curve, AUC0-t)。方法 34名骨肉瘤患者共进行67个周期HD-MTX化疗,分别于滴注结束时、开始滴注10,24,48和72 h收集患者血液样本,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CMIA)进行MTX血药浓度测定。计算得到患者MTX临床药动学参数后,经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基于有限采样法的AUC0-t估算模型。采用Bootstrap法和Jackknife法进行模型准确性验证,采用Bland-Altman分析法评估有限采样法与经典药动学方法之间的一致性。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估AUC0-t对HD-MTX不良反应的预测性能。结果 综合考虑临床可操作性及准确性,选择两点(cmaxc24 h)模型用于MTX AUC0-t的估算,回归方程为AUC0-t=6.36cmax+161.30c24 h,r2为0.933,平均预测误差为0.47%,均方根误差为6.78%。AUC0-t对肝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等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P<0.05。结论 基于cmaxc24 h两点估算的有限采样法可以用于骨肉瘤患者HD-MTX药物暴露量的估算,方法简便,易于临床开展,可为MTX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康复医学中制动与运动的矛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励建安 《现代康复》1998,2(4):273-273
制动(imcnibilizatian)是临床和康复治疗时传统的保护性治疗措旆,以减少体力消耗或脏器功能损害.帮助疾病恢复。制动包括卧床休息和局部固定.神经麻痹的肢体也有类似的表现。但是制动本身会产生缸面效应,不仅影响疾病的康复过程,而且会增加合并症.影响临床治疗。“凡是急性疾病均应卧床休息”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认识误区。运动是康复治疗的基本手段,也是防治到动副作用的主要方法。但是运动过分会造成机体强烈应激,影响组织的修复和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