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0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17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86篇
内科学   261篇
皮肤病学   91篇
神经病学   524篇
特种医学   94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2363篇
预防医学   463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488篇
  27篇
中国医学   712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485篇
  2011年   558篇
  2010年   464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意缺陷障碍 (ADHD)是儿童期较为常见的行为障碍 ,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易冲动及活动过度为核心症状 ,同时可以合并多种心理病理表现 ,如品行障碍、对抗障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本病从学龄前到学龄期影响儿童 ,甚至可以从青少年期持续到成年人。为了更好的改善ADHD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 ,探明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日益显得重要 ,而传统经典的用药是以哌甲酯(利他林 )为代表的中枢兴奋剂 ,它起效快而明显 ,但由于作用短暂且副作用大等而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1]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①纳入标准 :1999年元月~ 2 0 0 0年…  相似文献   
102.
5-HT1A受体激动剂类抗抑郁药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5-HT1A受体激动剂抗抑郁作用的机制及其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5-HT1A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突触后膜的5-HT1A受体,负反馈抑制海马5-HT能神经元上的自主受体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克服了传统抗抑郁药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03.
嗜铬细胞瘤病人当精神刺激、身体活动、刺激挤压肿瘤时均可引起血压骤升、心动过速、心率紊乱。肿瘤切除后又可引起低血压 ,麻醉处理比较困难。我们采用普混液 -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行 2例嗜铬细胞瘤手术的体会如下。1 一般资料男性 1例 4 8岁 ,女性 1例 5 9岁 ,均采用 2 %普鲁卡因、0 .0 4 %司可林、0 .0 2 %杜冷丁复合液静滴 ,气管内吸入异氟醚。2 麻醉经过2 .1 诱导 :行安定芬太尼、硫喷妥钠 -司可林快速诱导器官插管。2 .2 麻醉维持 :采用普鲁卡因、司可林、杜冷丁静脉复合、间断吸入异氟醚。2 .3 麻醉中循环功能的维护 :患者麻醉前…  相似文献   
104.
刘振威  高风英  刘勇  张瑾 《中草药》2003,34(11):1025-1026
目的 观察落液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择 10 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 ,试验前评价心功能及监测动脉血气、右房压 (RAP)、右室压 (RVP)、平均肺动脉压 (m PAP)、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定量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 ,落液林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合并给予落液林 30 0 m g/ d,稀释后静脉滴注 ,疗程 3周 ;3周后 ,复查上述指标 ,比较各组前后的变化。结果 落液林组心力衰竭纠正有效率为 79.6 3% ,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 ;试验前后比较落液林组血氧分压 (pO2 )显著上升 ,血二氧化碳分压 (pCO2 )显著下降 ;而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变化 ;落液林组 RAP、RVP、m PAP均明显下降 ;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 ;落液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定量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均明显下降 ;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结论 落液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纠正心力衰竭、降低肺动脉及右心房和右心室压力、改善血液流变和动脉血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对比研究头孢硫脒(CTM)、头孢唑林(CEZ)、头孢映辛(CXM)、头孢曲松(CRO)、苯唑西林(MPIPC)、万古霉素(VCM)对99株临床分离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CTM对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50、MIC90均为0.5mg/L,低于CRO,CTM对29株表皮葡萄球菌的MIC50、MIC90分别为0.125和8mg/L,是CRO的l/16,对9株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MRS)的范围与CXM相近;CTM对粪肠球菌的抗菌活性与万古霉家相仿,强于CEZ、CXM、CRO、LGIPC。结论头孢硫腺对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具有很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6.
尼麦角林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尼麦角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先采用注射剂尼麦角林 8mg加入生理氯化钠溶液 2 5 0mL ,静脉滴注 ,qd ,10d为 1疗程。以后改为口服尼麦角林片 ,每次 10mg ,tid。对照组按常规治疗。 2组均观察 1个月以上。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总有效率和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0 0 0 1)。结论 :尼麦角林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 ,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 ,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阿米替林增强左旋四氢巴马汀 (L THP)的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热板法和化学剌激法进行镇痛实验。结果阿米替林两组剂量 (4 2mg/kg ,8 3mg/kg)均加强了L THP的镇痛作用 ,镇痛作用时间持续 4h。结论 阿米替林可增强L THP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8.
1 临床资料普乐林组28例,男20例,女8例,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60岁,平均年龄67.5岁,对照组24例,男19例,女5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60岁,平均年龄64.5岁,大多数病人合并其它疾病,治疗组合并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9例,肺心病1例,脑梗塞4例,高脂血症6例,左心功能不全2例,心律失常3例,对照组合并症所占比例与治疗组相似。  相似文献   
109.
王凯  张辉 《辽宁医药》2003,18(2):26-28
抑郁症为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其发病率日益增加.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其发病率占世界总人口的3%-5%。1996年在香港召开的“情感疾病会议”预言21世纪是“抑郁症世纪”。多年来抑郁症和抗抑郁药的研究一直是当代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主要有抑郁症流行病学,抑郁症的诊断,抑郁症的鉴别,抑郁症的病因学及药物治疗等。本文就抑郁症的病因和治疗药物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0.
智能电针合并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智能电针合并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与单纯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针药组口服阿米替林(15 0 - 2 5 0 m g/ d)合并智能电针治疗 ;药物组口服阿米替林 ,15 0 - 2 5 0 m g/ d。治疗前后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 ,并加以比较。结果 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智能电针合并阿米替林治疗优于单纯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