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9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462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1228篇
口腔科学   232篇
临床医学   1570篇
内科学   704篇
皮肤病学   124篇
神经病学   181篇
特种医学   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506篇
综合类   3390篇
预防医学   527篇
眼科学   273篇
药学   888篇
  8篇
中国医学   330篇
肿瘤学   48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550篇
  2011年   595篇
  2010年   545篇
  2009年   477篇
  2008年   829篇
  2007年   593篇
  2006年   468篇
  2005年   749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444篇
  2002年   367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建立一种控制性脊髓挫伤大鼠模型。方法:采用BenchmarkTM立体定位颅脑撞击器制备大鼠创伤性脊髓损伤,并在伤后1、2、3、5、7、142、8 d借助斜板试验及BBB评分评价其运动功能,然后观察损伤部位及其邻近区域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脊髓损伤后大鼠在斜板上维持的角度以及BBB评分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损伤部位可见神经纤维肿胀。灰质部运动神经元肿胀、坏死,尼氏体淡染,甚至溶解。小胶质细胞明显增生。通过铜银染色和Luxol固蓝染色,可见运动神经元溃变以及髓鞘脱失。结论:建立的控制性脊髓挫伤大鼠模型重复性好,适合神经保护药物的药效学筛选。  相似文献   
992.
汤寅  顾科峰  张宪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37-3137
苏木素伊红染色在病理组织制片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染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其中用于细胞核染色的苏木素染液是决定染色效果和切片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Harris苏木素是病理技术中最经典、最常用的染液,用于常规石蜡切片、冷冻切片、细胞学涂片等的HE染色制片.它具有现配现用,颜色鲜艳优点,深受大家喜爱.不足之处在于配制过程中过氧化程度不易控制,容易因过氧化而产生大量沉淀;使用过程中组织切片易被过氧化形成的颗粒沉淀和表层金属氧化薄膜所污染.这两个因素是影响染液染色效果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所以,配制过程中的过氧化控制和使用过程中的防氧化控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糖调节蛋白-94(GRP94)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并探讨其病理意义。方法:对35例人肝细胞肝癌及相应癌旁组织、20例肝硬化和6例正常肝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将其染色结果通过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癌组与肝硬化组肝组织中IGFBP2及GRP94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肝组织IGFBP2的表达与GRP94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为0.625。结论:肝硬化向肝癌发展可能与IGFBP2及GRP94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994.
汪伟  张萍  邹玉蓉  李贵森  何娟 《实用医技杂志》2010,17(1):80-80,F0003
<正>高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 schiff,PAS)反应能将组织中的糖原和糖蛋白染成鲜艳的紫红色,可以显示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基底膜以及增生的系膜基质,并可根据基底膜的轮廓判  相似文献   
995.
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上皮钙黏素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通过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制作石蜡组织微阵列,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方法,检测E—cadherin在83例食管癌组织、38例癌前病变、9例非癌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和分布特点、[结果]功能性膜E—cadherin蛋白在癌旁、癌前及食管癌组织中呈现逐渐下调的表达趋势,下调率分别为44.40k、84.2%和94.0%,癌旁与癌前、癌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E—cadherin表达未见显著性别和年龄差异(P〉0.05),且在不同分化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大、中、小病变中及肿瘤TMN分期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cadherin基因表达是食管癌发生、发展、演进过程中重要的分子事件,其表达下调与食管癌进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食管癌病变程度以及预测肿瘤浸润趋势的潜在的分子指标,具有重要的肿瘤诊断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预防性运用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后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达的不同影响,探讨运用MP预防SCII的最佳剂量.方法 随机将100只大鼠平均分成A、 B、 C、 D、 E五组,采用夹闭腹主动脉后再灌注的方法建立大鼠SCII模型.A组不夹闭腹主动脉,余组用上述方法制SCII模型,C、D、E三组在术前30 min分别预防性应用10、20、30 mg/kg MP,B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都通过尾静脉注射给药.3 h后取各组大白鼠脊髓标本,行HE染色观察,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量Hsp27的相对含量.结果 E组大鼠神经元的形态改善最明显.E组Hsp27的表达量最高,五组之间总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运用30 mg/kg MP可使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Hsp27表达上调最明显,减少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7.
连莲  余小蒙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4):493-493,F0004
恶性淋巴瘤是发生于淋巴网状组织的一组恶性肿瘤。它主要以浅表淋巴结起病占多数。受累部位主要以颈部淋巴结最多。其次为腋下、腹股沟等,本组患者均为颈部和腋下淋巴结肿大。我们采用针吸细胞学、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患者作出诊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8.
黄云霄  王丽华 《甘肃医药》2010,29(3):251-253
目的:通过对嘉峪关市1000例妇女阴道分泌物涂片的检验结果分析,评估和预测嘉峪关市育龄妇女阴道疾病(特别是肿瘤)的真实发病现状,探讨影响妇女阴道疾病的发病因素;采用新技术,从根本上探明我市妇女阴道疾病检出率低,而发病率高的原因。方法:联合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CTB)和病理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染色、镜检。结果:检验100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检出病原菌548例,阳性检出率为54.80%;主要病原菌依次为念珠菌、加特纳球杆菌、滴虫;病原菌主要分布在清洁度为Ⅱ~Ⅳ度标本中,非特异性感染304例,检出核异质细胞者73例,经DNA含量和其倍体分析,诊断为癌细胞者8例,最后活检诊断确诊为宫颈癌者7例。结论:妇科阴道病由多种病原菌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999.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国每年新增病例高达13.15万人.宫颈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是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作出早期诊断的唯一可行的方法.虽然这项技术应用于临床已半个多世纪,但传统的巴氏制片(PAP)法受标本中的血液、黏液、炎细胞及其它非细胞成分的严重影响,致使制片质量非常差,涂片中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往往被遮盖或粘连、聚集、重叠在一起不易辨认,有误诊和漏诊率高等缺点.近十年来虽然出现了液基细胞薄层涂片、自动涂片染色技术(TCT),提高了制片质量,但是仪器昂贵、耗材成本高,难以大面积普及推广应用,更不适用于大面积筛查.本研究应用宫颈液基细胞薄层制片技术,既克服了传统巴氏制片法的不足,又达到了液基细胞自动涂片、染色系统制片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观察腺管开口分型对大肠息肉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肠镜检查中发现息肉性病变后,病灶部位喷洒0.4%靛胭脂,采用放大内镜观察病灶粘膜腺管开口形态,按Kudo分型作病灶性质判断,并与切除或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结果:检出大肠息肉性病变50个,非肿瘤性息肉19个,占38%,其中增生性息肉3个(6%),炎症性息肉16个(32%);腺瘤性息肉28个,占56%;进展期大肠癌3例(6%)。非肿瘤性息肉腺管开口均为Ⅰ、Ⅱ型腺管开口;腺瘤型息肉腺管开口为ⅢL、Ⅲs、Ⅳ型分别占22%、12%、12%,3例进展期癌均表现为粘膜腺管开口破坏无结构,为ⅤN型。结论:大肠腺管开口对于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以及早期结肠癌具有重要意义,V型腺管开口高度提示癌的可能,对指导内镜治疗或手术切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