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2篇
预防医学   11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0篇
  2篇
中国医学   21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了解儿童血铅水平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抽动障碍儿童与对照组儿童不同的血铅水平及铅中毒发生率。结果:ADHD儿童及抽动障碍儿童较对照组儿童有较高的血铅水平及铅中毒发生率。结论:诊治儿童的行为问题应注意防治铅中毒。  相似文献   
72.
张敏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2765-2766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和发生抽动,并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障碍.按临床特征和病程不同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Tourette综合征[1].发病相关因素包括生物性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2].  相似文献   
73.
陈黎主任医师认为儿童抽动障碍病位主要涉及肝、心、脑,病机以心肝火旺、脑窍失养、五脏功能失调为基础。若感受外邪,外风入里引动内风或加重内风。陈主任在辨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耳穴揿针进行干预,以达到抑肝清心、安神养脑的效果,进而改善抽动症状,疗效满意。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74.
抽动障碍(TD)是一种发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部位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发其他行为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强迫障碍、多动、自伤行为等。TD的发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研究多巴胺D4受体第3外显子48bp可变重复序列(DRD4exonⅢ489bpVNTR)多态性是否与抽动障碍相关联。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及是合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将178例抽动障碍患者(患者组)分为抽动障碍组[包括Tourette综合征( TS) 和慢性抽动障碍(CT),共91例]及合并组[合并ADHD的TS或CT,共87例]两个亚组,采用病例-对照关联分析方法,以及聚合酶链反应、VNTR多态性分析等技术,进行抽动障碍与DRD4exonⅢ48bpVNTR多态性的关联分析,将其等位基因按是否≥5个48bp重复片段分为2组进行比较,并与209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患者组、抽动障碍组及合并组的DRD4exonⅢ48bpVNTR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值分别为5.81,3.76,6.78;P值为0.21,0.44,0.15),仅合并组与DRD4exonⅢ48bpVNTR多态性的≥5个48bp的长重复等位基因存在关联(X^2=5.55,P=0.02)。结论 DRD4exonⅢ48bpVNTR多态性长重复等位基因与合并ADHD的抽动障碍存在关联,该等位基因 可能是中国人群合并 ADHD的抽动障碍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眼睑肌阵挛失神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的1例误诊为结膜炎及抽动障碍的EMA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5岁,因反复发作性眨眼9个月就诊。曾在外院先后诊断为结膜炎、抽动障碍,予针对性治疗无效,遂就诊于我处。经细致查体及行相关医技检查后确诊为EMA,予德巴金、拉莫三嗪、中药汤剂等综合治疗,临床发作完全消失。结论眼睑肌阵挛发作临床上相对少见,症状多较轻微,发作时间短暂,并且短暂失神发作仅在一些特定场合才可被观察到,所以易被漏诊、误诊;缺乏对EMA的认识、诊断思维局限、未行特异性医技检查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7.
抽动障碍是起病于儿童时期的慢性、复发性神经精神性疾病,常与诸多行为问题共病,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较多研究已证实该病的发生可能与免疫紊乱有关,在此情况下接种疫苗会是否对儿童造成伤害、加重抽动症状以及能否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抽动障碍儿童的免疫状况变化、细菌和病毒感染后的免疫特点以及抽动障碍儿童进行疫苗接种时应注意的事项,并提出一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78.
王航雁 《人民军医》2008,51(1):20-21
1 抽动障碍症的定义 抽动障碍症(TD)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神经精神性疾病,是一组原因未明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反复、快速、无目的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可伴有诸多行为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等.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