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18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272篇
中国医学   27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中成药》2014,(9)
目的优化清喉口含片浸膏的提取工艺,并验证优化工艺制得浸膏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以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抑菌圈的直径为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清喉口含片的水提醇沉工艺,并以最低抑菌质量浓度、最低杀菌质量浓度评价优化工艺制得浸膏的抑菌作用。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每次以6倍量水煎煮60.1 min,煎煮3次,醇沉最佳含醇量40.2%;优化的清喉口含片浸膏对大多与急性咽喉炎有关的细菌均具有抑制作用。结论以抑菌活性为指标可以优化清喉口含片的提取工艺;经药效学验证,优化工艺可靠。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加热处理对大蒜水溶液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为试验菌株,采用琼脂平板法,测量大蒜水溶液加热温度分别为40℃、60℃、80℃、100℃时滤纸片周围的抑菌圈直径;并设无菌蒸馏水为阴性对照。结果不同加热温度的大蒜水溶液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7.2%及以上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4种实验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大蒜水溶液浓度升高而增强;大蒜水溶液浓度低至1.8%时仍能抑制枯草杆菌,说明对其抑菌作用更强;大蒜水溶液在28.6%浓度时其抑菌活性在100℃以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40℃加热处理的大蒜水溶液抑菌作用强,100℃加热处理只有在浓度较高时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结论加热处理大蒜水溶液温度的高低对其抑菌作用有明显影响,随着加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大蒜水溶液抑菌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探讨西帕依固龈液的抑菌作用和对牙龈炎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西帕依固龈液对牙龈具核梭杆菌、中间普雷沃菌、卟啉单胞菌的MIC用琼脂稀释法侧测定。将60例牙龈炎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基线检查后,对照组用不含有效成分的含漱液进行漱口,观察组用含有西帕依固龈液的含漱液进行漱口并在对患者的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西帕依固龈液对中间普雷沃菌的MIC是每升0.5 g,具核梭杆菌、卟啉单胞菌为每升1.0 g。用药后两组的PLI和SBI的差异和用药前后观察组中的PLI和SBI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帕依固龈液对引起牙周发炎的病菌的抑制作用明显,有效防治牙龈炎。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1株柳珊瑚共附生真菌具有抑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及抑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活性追踪分离的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等手段,对采自中国南海的柳珊瑚Echinogorgia rebekka中分离获得的共附生链格孢霉属真菌Alternaria sp.(WZL003)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方法,并与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的结构;以海洋病原菌和污损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为对象研究化合物的抑菌作用机制。结果从该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获得1个对V.anguillarum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蒽醌类化合物macrosporin。结论初步的抑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该化合物能破坏鳗弧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导致细胞通透性增加,胞内大量内容物外泄,最终导致菌体死亡,从而起到抑菌作用。本研究首次报道了macrosporin对鳗弧菌的抑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6.
红茶菌发酵液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不同pH值下红茶菌发酵液及其蛋白提取液的抗菌作用,为探寻新的抗菌物质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不同pH值下红茶菌发酵液及不同量的蛋白提取液分别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 结果 红茶菌发酵液在酸性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碱性条件下均未表现出抑制作用;红茶菌蛋白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有抑菌活性,红茶菌发酵液及蛋白提取液对白色念珠菌无明显抑菌作用. 结论 红茶菌发酵液具有明显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生长的作用.红茶菌发酵产生的蛋白质类物质是红茶菌液中的抑菌活性成分之一,具有用作食品抑菌剂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37.
小檗碱对结核病并糖尿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改善,糖尿病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结核并糖尿病是结核病的特殊人群,两病并发率也逐年递增,临床治疗难度大。小檗碱对结核杆菌有抑菌作用,对血糖有调节作用。本文就小檗碱对结核病并精尿病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8.
39.
喻梅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7):1340-1341
目的探讨射流式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对菌阳肺结核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菌阳肺结核随机分为射流式雾化吸入组(射流式组)和超声雾化组(超声组)各64例,两组除雾化方式不同外,雾化药物及其他化疗方法均相似,比较两组在临床症状改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射流式雾化吸入较超声雾化吸入患者症状、体征改善快、痰菌阴转率高、病灶吸收好转快。结论肺结核病灶在下呼吸道,优选射流式雾化吸入抗痨药物,可以增加病灶药物浓度,加强杀菌,抑菌作用,促进局部内膜愈合。  相似文献   
40.
目的 研究热毒宁注射液与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pseudomonasaeruginosa,CRPA)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于临床标本中分离、收集40株CRPA,采用梯度稀释法测定热毒宁注射液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采用倍比稀释法分别测定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MIC;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检测联合用药MIC,并计算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他啶、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的部分抑菌浓度 (fractioninhibitoryconcentration,FIC)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