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8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06篇
口腔科学   569篇
临床医学   514篇
内科学   31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2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38篇
综合类   1487篇
预防医学   436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833篇
  9篇
中国医学   1223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三维测量方法应用于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正颌术后颌骨稳定性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术后颌骨的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9年7至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双颌手术的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上颌Le Fort 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矢状劈开术。收集患者术前1周(T0)、术后3 d(T1)、术后6~12个月(T2)螺旋CT数据,使用3D Slicer建模并导入Geomagic Qualify拟合配准、测量上、下颌骨各标志点三维移动距离。对T1、T2期各标志点坐标值行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并对有明显复发的标志点之间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15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10例,年龄18~25岁,平均21.3岁。T1与T2期各标志点水平向坐标值比较,仅在右下颌角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期为(-50.47±4.44) mm,T2期为(-50.06±4.66) mm(t=2.948,P=0.011)。T1与T2期各标志点前后向坐标值比较,上颌骨上牙槽座点、左、右梨状孔点、左、右骨折线中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37.7 %(1.36/3.61)、35.7%(1.15/3.22)、25.4%(0.84/3.31)、26.9%(0.84/3.12)、14.0%(0.41/2.92);下颌骨下牙槽座点、颏前点、颏顶点、颏下点、左、右下颌角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分别为36.9%(1.75/4.74)、53.9%(2.45/4.55)、55.5%(2.72/4.90)、61.7%(2.90/4.70)、85.3%(2.20/2.58)、93.4%(2.40/2.57);复发距离与移动距离均显著相关(r值为0.572~0.736,P < 0.05)。T1、T2期垂直向各标志点坐标值比较,上颌骨垂直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骨下牙槽座点、颏前点、颏顶点、颏下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期较T1期发生明显的逆时针旋转。结论三维测量方法可准确反映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双颌术后颌骨的三维变化,术后上、下颌骨在水平向均无明显复发,在前后向均存在复发,与手术距离显著相关,在垂直向仅下颌骨存在旋转移位。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腔注射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激动剂蝇蕈醇和(或)其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对异丙酚致小鼠翻正反射消迭持续时间及ED50的影响。方法:①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蝇蕈醇0.5mg/kg、荷包牡丹碱4mg/kg。蝇蕈醇0.5mg/kg 荷包牡丹碱4mg/kg,15min后静注20mg/kg异丙酚,记录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持续时间。②57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如下腹腔注射药物后,测定异丙酚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ED50值。结果:腹腔注射0.5mg/kg蝇蕈醇明显延长异丙酚致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P<0.05);并降低ED50值(P<0.05);4mg/kg荷包牡丹碱对异丙酚致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持续时间和ED50值皆无明显影响,但可部分拮抗蝇蕈醇对异丙酚麻醉的增强作用。结:GABAA受体可能不是异丙酚全麻作用的主要靶位。  相似文献   
83.
用^1H-NMR分析法测定了丙烯酸-β-羟乙酯(M1)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M2)的共聚物组成,用Mayo-Lewis模型的误差变量法计算出不同温度下该体系的溶液聚合的竞聚率,分别为r1=0.63,r2=1.17(60℃);r1=0.61,r2=1.01(80℃);r1=0.61,r2=0.97(100℃);r1=0.70,r2=1.03(120℃);r1=0.68,r2=0.88(140℃)和r1=0.66,r2=0.86(160℃)。根据Arrhenius方程计算获得了体系均聚、共聚反应频率因子之比Aii/Aij和活化能之差Eii-Eij,并讨论了溶剂、氢键对共聚合单体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4.
正柴胡饮颗粒对内毒素致热家兔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且表现为明显的量效关系 ;能对抗组胺引起的离体豚鼠回肠收缩 ,PD2 =- 0 .332 7,还能对抗组胺引起的豚鼠皮肤红晕。  相似文献   
85.
我们观察了 6 0例经多导睡眠图确诊的不同程度的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 ,经鼻持续气道内压通气 (nasalpositiveairwaypressure .nCPAP)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98年 3月~ 1999年 6月我院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经整夜多导睡眠图 (PSG)监测、确诊的OSAS患者。诊断标准 :睡眠 4~ 7h呼吸暂停次数≥ 30次 /h(口鼻气流停止超过 10s为一次呼吸停 /低通气 (气流强度下降≥正常 50 %以上 ,并伴有 4 %以上的血氧饱和度下降 )指数 (AHI)≥ 5次 …  相似文献   
86.
古景慧 《中原医刊》2000,27(1):9-10
正康脑明注射液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分离的有效活性成分———三七总皂甙制剂。该药具有活血祛瘀 ,通脉活络 ,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 ,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粘度等作用。我院近年来用于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本文选择 50例使用正康脑明注射液治疗的脑梗塞患者 ,对其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分析 ,证明正康脑明注射液能明显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0例脑梗塞病人均为住院患者 ,男 31例 ,女 19例 ,年龄 35~ 79岁 ,平均 57岁。其中腔隙性脑梗塞 10例 ,灶性脑梗塞 32例 ,大…  相似文献   
87.
正脂丸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正脂丸对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正脂丸口服,每次8g,每日三次,疗程为2~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脂蛋白亚组分胆固醇含量、致动脉硬化指数的变化。结果正脂丸能显著地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TG、TC、LDL-C、VLDL-C含量(P均<0.001);提高血清HDL-C含量(P<0.01);改善致动脉硬化指数TC/HDL-C比值(P<0.01).结论正脂丸具有较好的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O2 、CO2 、CO和正庚烷 (CxHy)四种气体对离体家兔肺泡巨噬细胞 (AM )的直接效应。 方法 :将AM悬液暴露于上述气体 ,不同时间检测用PMA激发的细胞发光及其存活率。结果 :培养在 99.5 %N2 (0 .5 %O2 )中的AM受激发光仅能维持 10h ;高浓度O2 、CO2 、CO和CxHy具有刺激或增强AM发光之效应 ;含 16 %O2 、1.9%CO2 、46mg/m3 CO和 176mg/m3 CxHy的模拟潜艇混合气体未见对AM激发光功能和存活率产生不利影响。结论 :空气氧含量对细胞十分重要 ,提高氧浓度有利于细胞存活 ,但氧浓度 >16 %和 <2 0 %的低氧还原性气体环境更有利细胞长时间生存。  相似文献   
89.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范畴,病情笃重复杂多变,临床预后欠佳。吴老治疗肝硬化腹水屡有卓效。他认为:肝硬化腹水应分为湿热型、脾虚型、肝郁型、阴虚型、血瘀型,临床上多型并见,整个疾病过程中都存在着血瘀的标实本虚表现,涉及的脏有肝脾肾三脏。治疗上要注意病人的体质情况,做到标本同治。现整理吴老治疗该病的经验如下:1疏肝理气健脾除湿化瘀利水鞠某:男性,54岁,已婚,住毕节市桂花路36号附6号。1997年12月6日初诊。症见:腹胀大如臌、头晕、食欲不振,小便少黄,两肋胀痛,心烦易怒,查:面色晦暗、肝掌、蜘蛛…  相似文献   
90.
探讨邪正盛衰与疾病的关系,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正气与发病的关系、邪正盛衰与疾病的急缓变化、虚实变化和疾病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