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425篇
  免费   47416篇
  国内免费   34931篇
耳鼻咽喉   6693篇
儿科学   9334篇
妇产科学   6500篇
基础医学   38694篇
口腔科学   5936篇
临床医学   151909篇
内科学   100720篇
皮肤病学   8592篇
神经病学   16705篇
特种医学   362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552篇
外科学   65775篇
综合类   269988篇
预防医学   66308篇
眼科学   8517篇
药学   130441篇
  1467篇
中国医学   100868篇
肿瘤学   25529篇
  2024年   7139篇
  2023年   26311篇
  2022年   20904篇
  2021年   25689篇
  2020年   24436篇
  2019年   24254篇
  2018年   12773篇
  2017年   23989篇
  2016年   26950篇
  2015年   31546篇
  2014年   49691篇
  2013年   51062篇
  2012年   67979篇
  2011年   73706篇
  2010年   68096篇
  2009年   60602篇
  2008年   65263篇
  2007年   58731篇
  2006年   50373篇
  2005年   47054篇
  2004年   39905篇
  2003年   35232篇
  2002年   28900篇
  2001年   25456篇
  2000年   19377篇
  1999年   15870篇
  1998年   12732篇
  1997年   10997篇
  1996年   9504篇
  1995年   8627篇
  1994年   6806篇
  1993年   4630篇
  1992年   3990篇
  1991年   3607篇
  1990年   2946篇
  1989年   2806篇
  1988年   915篇
  1987年   733篇
  1986年   490篇
  1985年   353篇
  1984年   151篇
  1983年   91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58年   7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5 毫秒
31.
32.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体外增殖凋亡的作用。方法:人NSCLC细胞系A549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仅加入细胞培养液)、阴性对照组(加入细胞,不进行中药处理)、实验组(加细胞加中药处理)。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urvivin、Bcl-2和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阴性对照组细胞在24、48、72 h的吸光度值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下降,Survivin和Bcl-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Caspase-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脾益肾方处理的实验组24、48、72 h的吸光度值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Survivin和Bcl-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Caspase-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可通过下调Survivin和Bcl-2、上调Caspase-3表达诱导NSCLC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进而抑制NSCLC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分析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在急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镇平县中医院收治的30例急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5例为对照组,以2017年5—11月收治的急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分别评估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GQOL-74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外伤性脾破裂,可有效缓解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索分析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抗非白假丝酵母的作用,拓宽其应用范围。方法将近平滑假丝酵母、克柔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及临床菌株选为待试菌株,测定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黄芩苷及伊曲康唑对待试菌株的抑菌圈直径。结果除伊曲康唑对部分待试菌株耐药外,3种药物对待试菌株存在一定的抗菌作用。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对近平滑假丝酵母标准菌株、近平滑假丝酵母临床菌株、克柔假丝酵母临床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9.44±5.27)mm、28.00(25.00,30.00)mm、18.00(15.00,24.00)mm,大于黄芩苷;对光滑假丝酵母临床菌株的抑菌圈直径为25.00(20.00,28.00)mm,大于伊曲康唑(P<0.05)。其对光滑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临床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56±4.64)mm、25.00(20.00,28.00)mm,小于黄芩苷;对克柔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临床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89±3.33)mm、18.00(15.00,24.00)mm,小于伊曲康唑(P<0.05)。结论 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对近平滑假丝酵母标准菌株、近平滑假丝酵母临床菌株、克柔假丝酵母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优于黄芩苷,对光滑假丝酵母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优于伊曲康唑;其对光滑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弱于黄芩苷,对克柔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弱于伊曲康唑。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辅助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慢性牙周炎的近期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5年2月本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检查后均行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并对牙周袋进行冲洗随后行药物含漱,对照组含漱3%双氧水与生理盐水,治疗组患者含漱康复新液,两组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52周后,对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情况进行测定,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PLI、BI、PD、BOP得分别为(1.61±0.56)、(2.79±0.45)分、(3.39±0.69)mm、(25.21±2.95)%、(1.66±0.55)、(2.04±0.51)分、(2.79±0.74)mm、(12.88±3.25)%,均较治疗前的(2.98±0.71)、(3.82±0.71)分、(4.81±0.82)mm、(70.53±18.12)%、(3.01±0.65)、(3.79±0.68)分、(4.76±0.79)mm、(69.14±19.15)%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12周时BI、BOP、P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52周后,治疗组PLI、BI、PD、BOP分别为(1.71±0.35)、(2.21±0.38)分、(2.88±0.47)mm、(14.43±2.9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6±0.74)、(3.11±0.52)分、(3.55±0.64)mm、(28.35±5.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康复新液辅助刮治和根面平整治疗慢性牙周炎,可显著提高近期疗效和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合理沟通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1月期间诊治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合理沟通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1至2年的复发率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患者焦虑、抑郁和康复疗效量表评分上,观察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合理沟通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芒果苷对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诱导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实验分四步:(1)细胞存活率实验分5组,即:空白组、LPS组、LPS+不同浓度(50、100、150μg/mL)芒果苷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2)一氧化氮(NO)、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分泌实验分6组,即:空白组、LPS组、LPS和不同浓度芒果苷(50、100、150μg/mL)组、LPS+BAY 11-7082[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组。Griess法检测NO分泌量,ELISA法检测IL-1β、TNF-α及IL-6分泌量。(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环氧化酶-2(COX-2)mRNA及蛋白表达实验分组同细胞存活率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NOS及COX-2 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iNOS及COX-2蛋白表达水平。(4)细胞质、细胞核中NF-κB表达实验分3组,即:空白组、LPS组、LPS+150μg/mL(终末浓度)芒果苷共处理组,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质、细胞核中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结果 (1)与空白组比较,LPS组显著降低RAW264.7细胞存活率(P0.05);与LPS组比较,50~150μg/mL芒果苷预处理对RAW264.7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2)与空白组比较,LPS组NO、IL-1β、TNF-α、IL-6分泌量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除50μg/mL芒果苷预处理组NO、TNF-α分泌量无显著变化外(P0.05),其余各组NO、IL-1β、TNF-α、IL-6分泌量均显著降低(P0.05)。(3)与空白组比较,LPS组iNOS、COX-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50~150μg/mL芒果苷预处理组iNOS、COX-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4)与空白组比较,LPS组细胞质中NF-κB p65蛋白量减少,细胞核中则增多(P0.05);与LPS组比较,150μg/mL芒果苷预处理组细胞质中NF-κB p65蛋白量升高,细胞核中蛋白量减少(P0.05)。结论芒果苷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而抑制iNOS、COX-2表达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分泌,干预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