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87篇
  免费   1273篇
  国内免费   638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183篇
妇产科学   203篇
基础医学   892篇
口腔科学   245篇
临床医学   4818篇
内科学   2852篇
皮肤病学   387篇
神经病学   442篇
特种医学   14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篇
外科学   1494篇
综合类   8889篇
预防医学   1426篇
眼科学   275篇
药学   3368篇
  32篇
中国医学   1177篇
肿瘤学   4098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496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522篇
  2020年   543篇
  2019年   530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497篇
  2016年   532篇
  2015年   629篇
  2014年   1213篇
  2013年   1131篇
  2012年   1585篇
  2011年   1727篇
  2010年   1571篇
  2009年   1572篇
  2008年   2087篇
  2007年   1931篇
  2006年   1791篇
  2005年   1874篇
  2004年   1644篇
  2003年   1591篇
  2002年   1572篇
  2001年   1346篇
  2000年   1035篇
  1999年   742篇
  1998年   630篇
  1997年   542篇
  1996年   550篇
  1995年   414篇
  1994年   280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225篇
  1991年   246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微创外科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全球每年有20万人死于胰腺癌,发达国家尤甚。我国胰腺癌发病率男6/10万、女4/10万,占恶性肿瘤总数的2%,居第13位。近年来,我国中心城市胰腺癌发病率大幅度上升,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据上海统计,1970~19913年胰腺癌发病率从1.2/10万上升至6.1/10万,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天津统计,1998~2000年胰腺癌是增长最快的5种肿瘤之一,增长速度男性居第5位、增长速率达98.4%,女性居第1位、增长速率达165%。  相似文献   
32.
我国大陆恶性高热病例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 分析我国大陆恶性高热(MH)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诊断和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1978年1月至2004年3月报道的MH病例34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结果 我国大陆报道的MH病例以青少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集中在口腔科手术(尤其是唇腭裂修补术)、骨科手术和小儿外科手术(尤其是先天畸形矫治术),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高碳酸血症、体温急剧升高和骨骼肌僵直等。诊断上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尚未建立骨骼肌体外收缩试验方法,治疗上主要是对症处理,缺乏特效药物(丹曲林)。结论 近几年我国大陆MH病例逐渐增加,应加强对MH发病机制的研究,尽快建立MH的实验诊断标准,增强预防、诊断和治疗MH的能力。  相似文献   
33.
各种病变引起的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它使患者不能正常进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可导致营养缺乏,全身衰竭死亡,内镜下置支架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的内镜诊疗技术,越来越多地用于食管贲门狭窄患者的治疗,总结我院于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对38例晚  相似文献   
34.
放射治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肿瘤周围器官的细胞和组织也有杀伤作用,从而引起近期放疗反应和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35.
36.
经承学  谢湘芝 《广西医学》2002,24(2):153-155
目的:应用原位PCR技术检测B细胞系恶性淋巴瘤。方法:采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第三互补决定区(CDR-Ⅲ)的引物,dig-11-dUTP标记物,应用直接原位PCR技术检测Ⅲ-Ⅳ级恶性淋巴瘤的间期淋巴细胞,结果:在初诊的15例恶性淋巴瘤患中,12例检测到IgH基因重排;4例临床表现呈现淋巴瘤性白血病患,治疗后骨髓完全缓解,2例间期细胞原位PCR仍显示有IgH基因重排,6个月复发,结论:间期细胞原位PCR技术能敏感、准确地检测Ⅲ级以上的恶性淋巴瘤,并帮助预测复发,为一有效的基因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7.
本院近年来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恶性梗阻性黄疽75例,围手术期内死亡15例(手术当天至出院的期间),均与发生多器官衰竭有关,本文拟对引起多器官衰竭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本组男性53例,女性22例,年龄42~84岁(60岁以上60例),发现黄疸时间2周以内40例,4周以内25例,8周以上lO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外胆道、胰腺占位性病变;血液生化检查符合梗阻性黄疸;手术所见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胆道、胰腺恶性肿瘤。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性切除术20例,单纯内引流术35例、外引流术15例、剖腹探查术5例。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良恶性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的CT表现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梗阻病变76例(良性34例,恶性42例)。结果:肝内胆管呈枯枝状轻中度扩张,肝内外胆管不一致扩张(内轻外重),肝外胆管远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削尖状狭窄,肝外胆管壁呈弥漫环形增厚,对良性梗阻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肝内胆管呈软藤状重度扩张,肝外胆管中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伴或不伴肿块的截断型或突然狭窄型,肝外胆管壁局限不规则增厚,高度揭示恶性梗阻。结论:良恶性肝外胆管梗阻病变均有特征性CT表现,通过分析胆管形态和临床资料基本能判断梗阻的性质。  相似文献   
39.
恶性肿瘤与白血病迭合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学谊  叶文 《白血病》1997,6(2):101-102
  相似文献   
40.
本文报道了我院收治的卵巢恶性畸胎瘤31例,随访中2例失访,随访率为93.53%。并讨论了卵巢恶性畸瘤的治疗方式为手术加联合化疗,对年轻的I期患者可行患侧单侧附件切除术,术后化疗极为重要。化疗方法采用VAC或PVB方案联合化疗,本文还 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为临床分期期和病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