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34篇
  免费   1296篇
  国内免费   662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213篇
妇产科学   207篇
基础医学   917篇
口腔科学   249篇
临床医学   4855篇
内科学   2870篇
皮肤病学   388篇
神经病学   442篇
特种医学   14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3篇
外科学   1528篇
综合类   8979篇
预防医学   1428篇
眼科学   276篇
药学   3395篇
  33篇
中国医学   1182篇
肿瘤学   4187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510篇
  2022年   425篇
  2021年   535篇
  2020年   556篇
  2019年   535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506篇
  2016年   544篇
  2015年   651篇
  2014年   1238篇
  2013年   1146篇
  2012年   1610篇
  2011年   1746篇
  2010年   1591篇
  2009年   1588篇
  2008年   2116篇
  2007年   1955篇
  2006年   1818篇
  2005年   1893篇
  2004年   1653篇
  2003年   1614篇
  2002年   1580篇
  2001年   1354篇
  2000年   1041篇
  1999年   744篇
  1998年   630篇
  1997年   543篇
  1996年   552篇
  1995年   417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246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目的 评价单克隆IgH基因重排检测在恶性淋巴瘤 (B NHL)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半巢式PCR检测单克隆IgH基因重排。病例组为B NHL ,包括 6 9例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治疗前 16例骨髓和 2 9例外周血、阳性者治疗后复查骨髓和外周血 ;对照组为 10例慢性淋巴结炎、3例T NHL和 2例HD。结果 对照组均阴性。病例组 :切片中单克隆IgH基因重排阳性率为 6 3.8% (44 / 6 9) ;骨髓和外周血阳性率分别为 43 .8%(7/ 16 )和 41.4% (12 / 2 9) ,细胞形态学检查未见异常细胞者阳性率分别为 33 .3% (3/ 9)和 31.3% (5 / 16 )。 16例同时采集骨髓和外周血者 ,阳性率分别为 43 .8% (7/ 16 )和 37.5 % (6 / 16 ) ,两者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单克隆IgH重排阳性者 ,6例完全缓解 (CR)后转阴 ,处于持续缓解状态 ,1例临床缓解后 13个月仍阳性 ,现在继续随访中 ,另 1例CR后持续阳性者 ,6个月后复发。结论 切片、骨髓和外周血中检测单克隆IgH基因重排可以作为B NHL诊断和随访微小残留病灶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2.
43.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倍体研究及临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4.
对11例经组织病理学和(或)细胞学论断的恶性胸腔积液,用肿瘤坏死因子(TNF)、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进行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果显示:显效5例,有效6例,临床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毒副作用小,分析认为TNF和rIL-2联合治疗恶怀胸腔积液是一项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45.
恶性组织细胞病(malignant histocytosis,简称恶组)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组织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我院自1990年至1999年收治恶组25例,现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46.
目的 通过检测正常人、初治和治疗后完全缓解 ( CR)之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 s ICAM- 1 )水平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ISA)检测 2 5例正常人和 2 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 s ICAM- 1含量。结果 初治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 s ICAM- 1含量高于正常人 ( P <0 .0 1 )和 CR期恶性淋巴瘤患者 ( P <0 .0 5 ) ,而 CR期恶性淋巴瘤患者也高于正常人 ,但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结论 检测血清 s ICAM- 1的含量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病情观察及疗效判断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通过重组人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分析,为临床工作参考.方法我院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重组人白介素-2(200万单位)配合50ml生理盐水,抽胸水后注入,每周2次,连续2周.判断指标总有效率(CR+PR),生活质量状况及毒副反应.结果本组36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6.1%,生活质量状况提高55.6%,有5例发热(13.9%), 6例胸痛(16.7%),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均未见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异常.结论重组白细胞介素-2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并无严重毒副反应,要提高疗效还得从联合用药和给药途径上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8.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疾病,其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愈后差,为临床难治疾病之一.1999年5月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观察胸膜腔内灌注丝裂霉素治疗恶性胸膜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对15例恶性胸膜腔积液病人采用胸膜腔闭式引流术,1-2d排空胸膜腔积液,后注入100mL生理盐水+20mg丝裂霉素,夹闭引流管4h后开放,间隔1d再同样方法用1次,引流无液体后拔出引流管,4wk后评价疗效。结果 病人呼吸困难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改善。CR10例,PR3例,NC2例,总有效率86.7%(13/15)。结论 胸膜腔内灌注丝裂霉素能有效控制恶性胸膜腔积液,对晚期肿瘤所致恶性胸水的病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