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2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13篇
内科学   264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2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1089篇
预防医学   30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125篇
  17篇
中国医学   896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04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评价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以下简称PGE1)联用血必净注射液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SiRS)的疗效。方法将SIRS患者分为对照组,PGE1治疗组、血必净治疗组、PGE1+血必净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其余三个治疗组在同样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PGE1、血必净、PGE1+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四组患者血浆中TNF—α、TL-6、TXB2的水平变化,并随机选一组健康人群做正常对照组,检测相关炎性介质的血浆水平。结果临床研究发现,各时间点TNF—α、IL-6、TXB2在SIRS组与PGE1治疗组、血必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PGE1+血必净组与PGE1组、血必净组相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前列腺素E1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炎症反应;但联合使用前列腺素E1和血必净注射液能更好地减轻SIRS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血必净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断收治的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血必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白介素、治疗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浓度、白介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中,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使用血必净,可以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所以可以将血必净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清洁级EB病毒膜抗原BLLF1基因转基因小鼠30只为SLE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周龄和10周龄各5只)、8周龄治疗组(10只)和10周龄治疗组(10只)。两治疗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6.4 ml/kg腹腔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14 d。治疗14 d后处死,分离脾脏,提取DC和T淋巴细胞,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细胞孵育上清和脾组织匀浆液IL-2和TNF-α基因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小鼠IL-4、TNF-α含量显著升高,而IL-2、IFN-γ水平明显降低,脾脏组织及T淋巴细胞IL-2的基因表达显著下降,而TNF-α基因表达则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狼疮鼠 IL-4、TNF-α含量显著降低,而 IL-2、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2基因表达显著升高,TNF-α基因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个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治疗能够将脾脏的Th2细胞转化为 Th1细胞,改变Th1/Th2的比例和机体的免疫应答类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4.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NL)治疗鹿角型肾结石时,影响清石率及并发症的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因鹿角型肾结石于本院泌尿微创中心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资料。记录所有围手术期并发症。清石率的评估采用低照射量的平扫CT,并通过单变量及多变量统计分析影响清石率及并发症的因素。结果本研究收纳了82位鹿角型结石患者(42位男性和40位女性),平均年龄(46.5±13.9)岁,所有患者共行92次一期PNL(其中10位患者为双侧鹿角型结石)。一期PNL治疗鹿角型肾结石的清石率为53%(49次PNL)。另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shock wave lithotripsy,SWL),术后3个月时清石率增加至75%(69例肾脏)。影响残留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完整的鹿角型结石以及合并肾盏结石(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1和3.2)。并发症发生率为25%(23例PNL)。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手术医师的经验以及术前尿培养结果(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3和2.4)。结论 PNL术后出现残留结石的影响因素包括完整的鹿角型结石及合并肾盏结石。术前尿培养结果为阳性,或者手术操作者经验匮乏,都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体重(250±25)g,随机分入4组,每组25只:假手术组大鼠只开腹、关腹和复苏,不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脓毒症组大鼠行CLP;血必净3h组大鼠于CLP后3h腹腔内注射血必净注射液2mL/kg;血必净12h组大鼠于CLP后12h腹腔内注射血必净注射液2mL/kg。每组随机留取8只大鼠进行生存率分析。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血必净3h组大鼠在术后6、15和24h,血必净12h组大鼠在术后15和24h各随机处死5只,分别留取血液和肺组织标本,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水肿指数),对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进行肺损伤病理学评分,测定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肺组织骨架蛋白Claudin4蛋白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辅助性T淋巴细胞1型(Th1)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血必净3h组和血必净12h组大鼠的术后72h存活率分别为8/8、0、1/8和0,血必净3h组显著高于脓毒症组(P<0.01),血必净12h组与脓毒症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术后各项检测指标均基本不变。脓毒症组、血必净3h组和血必净12h组大鼠术后15和24h的肺水肿指数,以及术后6、15和24h的肺损伤病理学评分、血清IL-6和TNF-α水平、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脓毒症组大鼠术后6、15和24h,以及血必净12h组大鼠术后15和24h的肺水肿指数、肺损伤病理学评分、血清IL-6和TNF-α水平、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血必净3h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脓毒症组与血必净12h组术后同时间点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脓毒症组和血必净3h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脓毒症组大鼠术后6和15h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血必净3h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术后24h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的表达率显著低于血必净3h组同时间点(P<0.05)。结论早期使用血必净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的炎性反应,减轻肺损伤,提高大鼠存活率,其可能机制与抑制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降低肺泡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6.
目的:观察血必净治疗巴马小香猪高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H-MODS)模型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肺组织中NF-κB mRNA的表达,进一步揭示血必净对H-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24只巴马小香猪麻醉后随机抽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 A组),其余16只采用内毒素( LPS)制作H-MODS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 B组)、血必净治疗组( C组),每组8只。血必净治疗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3 mL/kg,2次/d;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2次/d;共治疗3 d。于不同时间段观察巴马小香猪血白细胞的变化趋势。采用RT-PCR法测定肺组织NF-κB 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①模型组、血必净治疗组动物死亡率分别为33.3%、16.6%。②与对照组比较,24 h模型组肺泡腔内可见弥散性瘀血,巨噬细胞增多,且有大量红细胞渗出及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毛细血管扩张充血,24 h血必净治疗组肺泡腔内出血较少,肺泡壁模糊,有少量红细胞渗出,肺泡间隔仍有增厚。③模型组及血必净治疗组血白细胞( WBC)呈“勺型”变化。模型组48 h WBC变化幅度较治疗组更明显( P<0.05)。④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治疗组24 h NF-κB 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24 h NF-κB mRNA表达量升高幅度较低( P<0.05);模型组、治疗组72 h NF-κB mRNA表达量仍高于对照组,以模型组升高最明显( P<0.05)。结论血必净可明显减轻内毒素所诱导的H-MODS模型动物死亡率,减轻内毒素所致的炎症反应,下调肺组织NF-κB mRNA的表达量,提高H-MODS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7.
目的对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脓毒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注射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14天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值进行相关的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在14天治疗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值明显升高,治疗组对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值的提高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提高脓毒患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8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PCT、CRP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2%(P<0.05);观察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CT、CRP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可显著缩短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降低炎症反应,改善高凝状态,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