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40篇
  免费   7933篇
  国内免费   8227篇
耳鼻咽喉   608篇
儿科学   1666篇
妇产科学   593篇
基础医学   7126篇
口腔科学   635篇
临床医学   37977篇
内科学   18231篇
皮肤病学   413篇
神经病学   5947篇
特种医学   106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7篇
外科学   24514篇
综合类   63245篇
预防医学   13754篇
眼科学   1820篇
药学   23588篇
  304篇
中国医学   13308篇
肿瘤学   1686篇
  2024年   1107篇
  2023年   4076篇
  2022年   3524篇
  2021年   4174篇
  2020年   4230篇
  2019年   4070篇
  2018年   1993篇
  2017年   3573篇
  2016年   3964篇
  2015年   4990篇
  2014年   8588篇
  2013年   8927篇
  2012年   11627篇
  2011年   13397篇
  2010年   12865篇
  2009年   13110篇
  2008年   14738篇
  2007年   13470篇
  2006年   12561篇
  2005年   13162篇
  2004年   10673篇
  2003年   9671篇
  2002年   7850篇
  2001年   7027篇
  2000年   5418篇
  1999年   4651篇
  1998年   4050篇
  1997年   3538篇
  1996年   3132篇
  1995年   2920篇
  1994年   2330篇
  1993年   1761篇
  1992年   1370篇
  1991年   1152篇
  1990年   931篇
  1989年   876篇
  1988年   222篇
  1987年   214篇
  1986年   128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观察静坐少动女大学生在高强度间歇训练(HILT)干预后心肺耐力的变化,为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北京体育大学26名静坐少动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强度持续训练(MCT)组(n=13)和HIIT组(n=13),通过多级递增负荷试验方法测试受试者最大摄氧量,MCT组进行30 min 60%最大摄氧量强度的持续训练,HIIT组以90%最大摄氧量强度进行每次3 min间歇2 min共计6组的训练.两组均每周训练3次,共训练8周.在训练前后对受试者进行身体形态、心肺功能、有氧运动能力指标的测试和比较.结果 两组训练前后,HIIT组体质量指数(BMI)[(22.34±2.73) (21.56±2.39) kg/m2]、体脂百分比[(31.43±5.65)%、(28.85±5.52)%]与MCT组BMI[(22.98±3.23) (22.35±3.09) kg/m2]、体脂百分比[(33.15±4.48)%、(31.48±4.73)%]均下降(P值均<0.01).在心肺功能方面,HIIT组肺活量(VC)[(3.30±0.60) (3.61±0.54)L]、肺活量指数(56.22± 10.73,63.51±10.53)、最大通气量(MVV)[(81.44±20.45,91.17±15.64) L/min]升高,MCT组VC[(3.08±0.41) (3.19±0.36)L]、肺活量指数(52.74±8.66,55.62±7.88)升高,且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有氧运动能力方面,训练前后HIIT组[(2 204.15±232.39)(2 539.23±339.39) mL/min]与MCT组[(2 136.15±240.76) (2 462.00±318.29) mL/min]的最大摄氧量均上升(P值均<0.01).结论 HIIT与MCT均能提高静坐少动女大学生肺功能、有氧运动能力,且HIIT优于MCT.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96例行心脏搭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延续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理情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人际关系敏感评分、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心脏搭桥术患者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4.
<正>法洛四联症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严重类型,随着手术患者逐渐低龄化、复杂化,除了更多地关注手术的方法和技巧、术后监护技术等方面,术后患儿的全面康复和远期评估也逐渐得到重视。近日,由华西医院小儿先心学组主办,心脏大血管外科、心内科、小儿ICU、康复医学中心、麻醉科联合参与的"法洛四联症患儿心肺运动试验"专题讲座圆满结束。此次专题讲座分两期进行,分别于2月9日与2月16日晨7:30在心脏大血管外科示教室进行。来自康复医学中心心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快速成型(RP)技术辅助下制作的个体化假体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HA)、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成骨效果。 方法以27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3组(每组9只),全部建立下颌骨连续性缺损模型,并在兔下颌骨缺损区分别植入个体化假体+自体骨(A组)、个体化假体+CHA(B组)、个体化假体+CHA+rhBMP-2(C组)。分别于术后4、12、24周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以及骨钙素(OC)、Ⅰ型胶原(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分别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24周各组实验兔外形均对称,通过OC及COL-1的吸光度检测,骨缺损区均有大量新骨形成,A组(0.537 ± 0.010)、C组(0.530 ± 0.010)可见大量骨小梁及编织骨结构,缺损区的新骨OC、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007,P>0.05);但A组强于B组(0.415 ± 0.009,t = 0.122,P<0.001);C组也强于B组(t = 0.1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通过RP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CHA复合rhBMP-2后成骨能力明显增强,成骨效能肯定,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6.
6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78-180+184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0月进行ICU重症颅脑损伤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15 d护理后比较患者依从性情况、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对不良并发症产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按时用药依从及饮食依从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DS与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压疮、泌尿感染、以及发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提高了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减少了不良情绪以及不良并发症的产生,有助于患者整体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69.
<正>患者,男,41岁,因咳嗽、胸闷伴痰血1月余于2012年5月3日入院。入院查体:患者体温、血压未见异常;心界扩大,心音略低。胸部CT:(1)右心房内占位;(2)心包及左侧胸腔积液伴左下肺部分不张;(3)右上肺大泡伴双肺斑点片状模糊影(图1A)。心脏超声提示:(1)心包积液;(2)右房内占位性病变(大小约28 mm×37 mm,其游离缘可见多条飘带样回声随血液摆动,其中最长者约30mm,舒张期可达三尖瓣口)。腹部B型超声、头颅CT均未见明显病变,拟诊为"心房占位(恶性肿瘤可能)"。患者胸部CT提示有双肺有斑点片状模糊影,考虑为转  相似文献   
70.
蒋巍  孙育民  李颖  王蓓  薛元媛  王骏 《心脏杂志》2015,27(2):249-250
1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因"四肢近端肌肉无力9个月,加剧1周"于2013年9月22日入院。患者于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四肢肌肉无力,以近端肌力减退为主,主要表现为上楼梯费力,提重物困难,易疲劳,尚可参加工作,无发热、皮疹、肌痛、感觉异常等,无明显晨轻暮重的波动现象,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劳动耐量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