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85篇
  免费   1969篇
  国内免费   1827篇
耳鼻咽喉   98篇
儿科学   321篇
妇产科学   190篇
基础医学   2477篇
口腔科学   380篇
临床医学   4776篇
内科学   4341篇
皮肤病学   200篇
神经病学   1110篇
特种医学   10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2243篇
综合类   9569篇
预防医学   1879篇
眼科学   985篇
药学   3883篇
  59篇
中国医学   2361篇
肿瘤学   1009篇
  2024年   227篇
  2023年   855篇
  2022年   800篇
  2021年   1024篇
  2020年   965篇
  2019年   1049篇
  2018年   534篇
  2017年   912篇
  2016年   976篇
  2015年   1124篇
  2014年   1593篇
  2013年   1540篇
  2012年   1837篇
  2011年   2042篇
  2010年   1871篇
  2009年   1934篇
  2008年   2223篇
  2007年   2107篇
  2006年   1852篇
  2005年   2039篇
  2004年   1608篇
  2003年   1277篇
  2002年   1211篇
  2001年   1017篇
  2000年   723篇
  1999年   663篇
  1998年   485篇
  1997年   455篇
  1996年   457篇
  1995年   365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222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血脑屏障内皮细胞表面表达有多种粘附分子,如ICAM-1,VCAM-1,E-选择素等,它们在病理情况下在白细胞向局部脑血管的附壁,移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检测血、脑脊液中可溶性粘附分子的含量,可以判断某些脑部疾病的严重程度,抗粘附分子单抗的运用能减轻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原发性血管性头痛患者应用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11例原发性血管性头痛患者分组,对照组55例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56例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脑循环血流量改善情况、止痛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高于对照组81.83%(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收缩期峰值流速值及血管脉动指数值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痛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57%、复发率1.79%均低于对照组16.36%、14.55%(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能够快速去除原发性血管性头痛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脑循环血流量恢复,止痛时间短、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93.
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后循环缺血多由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动脉夹层所致,是临床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而眩晕是其典型症状。~([1])当下,国际疾病分类中已用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PCI)取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schemia VBI)的概念。后循环缺血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  相似文献   
994.
患者女,88岁,因“反复胸闷气喘10年,再发10d”于2016年9月22日8:50分由120送至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患者近10年来反复出现胸闷气短,曾在本院心内科多次住院治疗,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慢性心力衰竭。此次10d前在劳累下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伴双下肢浮肿,在家休息及自服药物(具体不详)无缓解。  相似文献   
995.
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复杂环境。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逐年增加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深入了解肿瘤微环境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预防、治疗宫颈癌及拟定风险评估方案。本文旨在对宫颈癌微环境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肿瘤微环境的概况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和  相似文献   
996.
赵巧玲 《华夏医学》2015,28(2):118-121
瘦素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蛋白质激素,与多种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就瘦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HUVE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形成新生血管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尼古丁对两种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及成管实验检测其对HUVECs迁移、成管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种细胞经尼古丁处理后VEGF、PEDF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尼古丁促进HUVECs增殖、迁移、成管(P<0.05),但对ARPE-19细胞增殖无影响(P>0.05),且高浓度(100μmol/L)时抑制细胞增殖(P<0.01)。尼古丁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促进两种细胞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PEDF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上调VEGF/PEDF基因表达的比率(P<0.05)。结论尼古丁可上调ARPE-19细胞和HUVECs中VEGF/PEDF基因表达的比率,促进HUVECs增殖、迁移、成管。  相似文献   
998.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治疗的关键是恢复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研究显示良好的侧支循环可减少梗死面积、改善预后。因而早期对侧支循环进行准确而完整地评估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为评估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手段,文中就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和方法作一综述,旨在为合理的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血必净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4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必净组,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入0.9%氯化钠100 ml中静滴,每天1次,持续7d。常规治疗组给予同等量的0.9%氯化钠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7天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 selectin,sE-selectin)、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值;并统计两组患者28 d的病死率。结果血必净组28天病死率(11.1%)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血必净组患者血清TNF-α、IL-1、IL-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血必净组患者血清sTM、sE-selectin、ESM-1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够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6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高压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联合日常生活能力缺陷程度评分(MESSS)评价2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的MESSS评分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0d后高压氧组的N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2±6.7)分vs(11.7±5.9)分](P<0.05),MES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3±8.2)分vs(17.9±7.8)分](P<0.01);高压氧治疗组基本痊愈26例,无变化2例,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基本痊愈19例,无变化10例,有效率为73.7%,高压氧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P<0.05)。结论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