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65篇
  免费   4742篇
  国内免费   1583篇
耳鼻咽喉   186篇
儿科学   398篇
妇产科学   444篇
基础医学   2017篇
口腔科学   618篇
临床医学   13230篇
内科学   4105篇
皮肤病学   430篇
神经病学   1216篇
特种医学   13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3126篇
综合类   22724篇
预防医学   19502篇
眼科学   533篇
药学   9843篇
  242篇
中国医学   4301篇
肿瘤学   1081篇
  2024年   1088篇
  2023年   3609篇
  2022年   2873篇
  2021年   3484篇
  2020年   3166篇
  2019年   3109篇
  2018年   1447篇
  2017年   2612篇
  2016年   2938篇
  2015年   3067篇
  2014年   4989篇
  2013年   4349篇
  2012年   4628篇
  2011年   4315篇
  2010年   3501篇
  2009年   2526篇
  2008年   8607篇
  2007年   4752篇
  2006年   1947篇
  2005年   2436篇
  2004年   3064篇
  2003年   4034篇
  2002年   3214篇
  2001年   1599篇
  2000年   1095篇
  1999年   785篇
  1998年   524篇
  1997年   343篇
  1996年   332篇
  1995年   296篇
  1994年   260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建立新工艺温通膏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新工艺温通膏的稳定性。方法:对新工艺温通膏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其性状、薄层鉴别、含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包装下的新工艺温通膏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标准。结论:包装下的新工艺温通膏制剂质量基本稳定,包装材料适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脊柱创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0.21±11.21)min、(18.79±8.41)ml、(0.51±0.36)mm、(3.51±1.22)d,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2.54±14.54)min、(61.23±19.25)ml、(6.52±1.45)mm、(9.14±2.1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术后并发症。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治疗效率较高,康复作用突出,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对2010年1月—2016年7月重庆市中毒救治指定医疗机构收治的2 497例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中毒患者中男性1 230例(49.3%)、女性1 267例(50.7%);分布最多的3个年龄段依次是41~50岁(18.5%)、≤10岁(16.4%)和21~30岁(13.0%);死亡16例,病死率0.6%。中毒类型构成排前三位的是细菌(33.8%)、化学品(32.2%)、植物(14.8%)。中毒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中毒患者结局死亡的可能性是轻度患者的1 102倍。提示重庆市应重点关注农村地区41~50岁人群的细菌、化学品、药物中毒,同时应该加强儿童中毒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调查沈阳市苏家屯区小学生的近视现状,并分析影响小学生近视的因素。方法选取沈阳市苏家屯区的640名小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调查的小学生统计其视力情况普查并分析其影响视力的因素。结果研究发现沈阳市苏家屯区小学生近视率为14.24%。女生近视率17.32%高于男生近视率10.34%,对比差异显著,P <0.05。高年级小学生近视率高于低年级小学生的近视率,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性别差异是影响小学生近视的因素,课业压力大是影响小学生近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中国内地护理人才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才管理提供借鉴。方法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内地省级行政区域(以下简称省区)护理人才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应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中国内地省区护理人才格局由非常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转变为不显著的负空间自相关,Getis-Ord Gi*统计量总体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态势;在空间差异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其影响力有所减弱,卫生投入力度的影响力逐步减弱,老龄化程度的影响力先降后升,而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由双因子增强逐步转变为非线性增强。结论中国内地省区护理人才空间差异由集聚转向不规则分布,且地域性特征明显,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相对较大。在设计护理人才管理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省区自身的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卫生投入力度和老龄化程度之间的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对349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163例(46.70%)患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格、是否存在偏瘫及是否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较高,内向性格及存在偏瘫和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急性应激障碍。医护人员应及时为高危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及预见性护理,防止脑卒中患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辽宁省复员军人康宁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健康体检者70例,采集两份血液标本,一份为溶血标本,另一份为未溶血标本,检测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金属离子检测水平。结果非溶血组AST、ALT、TP、ALB、γ-GT、Tbil、Dbil及ALP等肝功能指标及Na~+、Cl~-、Ca~(2+)及K~+等金属离子指标与非溶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溶血标本会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IE患者296例,收集患者既往病史、治疗与住院情况、临床资料等,对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感染患者行病原菌分析和药敏检测,分析医院感染者和未感染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LY)、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NEUT),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缩短分数(Fraction shortening,F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状况。结果 29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89例,感染率30.07%,分离96株病原菌,其中63株革兰阴性菌,占比65.63%,25株为革兰阳性菌,占比26.04%,8株为真菌,占比8.33%;未感染患者LVEDD、FS及LVEF均低于院内感染组患者(P<0.05);未感染患者血清CRP、WBC、ERS、LY及NEUT含量均低于感染患者(P<0.05);长期住院、使用糖皮质激素、年龄≥60岁、有侵入性操作及有心脏病史为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院感染和未感染患者血清指标、心功能间差异比较大,对医院感染患者要紧密观察血清感染指标和心功能变化状况,长期住院、使用糖皮质激素、年龄≥60岁、有侵入性操作及有心脏病史为IE患者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通过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抽取20~45岁的120名女性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调查、工作现状自我评价和二孩生育意愿,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愿意生育二孩的仅占29. 1%,认为理想子女数是2个的占58. 3%,有52. 5%的人生育二孩后会继续工作不影响职业规划,认为2个孩子相互陪伴、经济负担较大、精神慰藉是生育二孩影响因素的占比分别为67. 5%、51. 7%、50. 0%。缓解子女养老压力(OR=2. 781,95%CI为1. 063~7. 272)、响应国家政策(OR=0. 221,95%CI为0. 068~0. 720)是生育二孩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调查人群生育二孩意愿并不强烈,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是缓解子女养老压力和响应国家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