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40篇
  免费   1643篇
  国内免费   1573篇
耳鼻咽喉   178篇
儿科学   592篇
妇产科学   330篇
基础医学   3138篇
口腔科学   347篇
临床医学   4631篇
内科学   3709篇
皮肤病学   593篇
神经病学   601篇
特种医学   7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3篇
外科学   2408篇
综合类   8933篇
预防医学   2006篇
眼科学   362篇
药学   3392篇
  43篇
中国医学   3472篇
肿瘤学   1014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609篇
  2022年   555篇
  2021年   783篇
  2020年   839篇
  2019年   932篇
  2018年   466篇
  2017年   867篇
  2016年   944篇
  2015年   1069篇
  2014年   1462篇
  2013年   1480篇
  2012年   2030篇
  2011年   2240篇
  2010年   1906篇
  2009年   2041篇
  2008年   2300篇
  2007年   2037篇
  2006年   1920篇
  2005年   2108篇
  2004年   1895篇
  2003年   1740篇
  2002年   1370篇
  2001年   1102篇
  2000年   817篇
  1999年   639篇
  1998年   518篇
  1997年   424篇
  1996年   332篇
  1995年   313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等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发作组(45例)、缓解期组(37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缓解期组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均显著高于急性发作组(P<0.01).急性发作组IL-17、IL-5、IL-4、IL-6、IL-8、IFN-γ、IgE值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IL-2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 0.05);缓解期组IL-17、IL-5、IL-4、IL-8、IFN-γ、IgE值显著高于对照组,IL-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CD3+、CD4+、CD4+/CD8+测定值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发作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哮喘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急性发作期患者与缓解期患者的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肺功能指标差异显著,提示免疫功能紊乱、炎症介质分泌增加与哮喘发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DC-CIK细胞和不同浓度顺铂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将DC细胞和CIK细胞共同培养得到的DC-CIK细胞与顺铂分别作用于MCF-7细胞,共同培养12h、24 h和48 h,MTT法检测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对比DC-CIK细胞和顺铂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结果与DC-CIK细胞共培养12 h、24 h与48 h,MCF-7细胞均出现一定的凋亡,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与5×106个DC-CIK细胞共培养12h与40 ng/mL顺铂对其作用12 h的抑制效果相同,共培养24 h与50 ng/mL顺铂对其作用24 h的效果相同,共培养48 h与60 ng/mL顺铂对其作用24 h的效果相同。结论该研究为DC-CIK法治疗乳腺癌作出了实验室基础性研究,为临床DC-CIK细胞抑制乳腺癌细胞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对癫痫合并抑郁的影响。方法:癫痫患者766例纳入研究,进行问卷调 查、Beck抑郁量表-II(BDI-II)评分、癫痫相关的耻辱感量表评分、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测量,并对相关数据进 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癫痫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0.3%,其中,轻、中、重症分别为41.3%、34.4%和 2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其他混杂因素之后,血清IL-6第2、3、4分位组相对于第1分 位组是癫痫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血清IL-10第2、3、4分位组相对于第1分位组是癫痫合并抑郁的保护因 素。结论:高 IL-6水平可能是癫痫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高IL-10水平可能是癫痫合并抑郁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4种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别致小鼠血流感染后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a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和活化T细胞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 factor,RANTES)的表达及变化规律,为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标准菌株的CD-1(ICR)小鼠血流感染模型,用蛋白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各实验组和PBS对照组感染后0.5 h、1 h、3 h、6 h、12 h、24 h和48 h时LIF和RANTES的浓度。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致小鼠死亡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约为8.1×108/m L、9.6×108/m L、8.1×108/m L和1.1×109/m L。细菌入血1 h时血清中LIF的浓度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组、肺炎克雷伯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粪肠球菌组LIF的峰浓度分别为(51.6±5.0)pg/m L、(73.2±20.8)pg/m L、(7.3±0.9)pg/m L和(6.1±1.2)pg/m 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粪肠球菌组、大肠埃希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细菌入血1 h时RANTES浓度明显升高,3 h时升高更明显。且大肠埃希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升高的幅度较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组更为明显。达峰值时浓度分别为(1 929.0±25.2)pg/m L、(1 218.1±227.4)pg/m L、(55.7±10.0)pg/m L和(179.2±9.2)pg/m 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LIF和RANTES的浓度在细菌入血后1 h即明显升高。感染后的2 d内,大肠埃希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LIF和RANTES浓度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粪肠球菌组。联合检测LIF和RANTES可能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和区分革兰阴性/革兰阳性菌感染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摘要 目的 观察以60%乙醇+4 000 mg/L聚六亚甲基双胍为主要成分的速干型手消毒液对手部消毒的持效性,为临床手卫生措施的科学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手消毒现场试验,观察某医院临床医务人员使用开启30 d、60 d和90 d内的该种速干型手消毒液后的消毒效果。结果 消毒前所有受试者均存在部分手部细菌数≥5 cfu/cm2情况,使用开启后90 d内的速干性手消毒液后,手部细菌总数均<1 cfu/cm2。结论 使用速干型手消毒液可有效减少手部细菌数,开启90 d内的消毒剂对手部皮肤依然有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检测Graves病人外周血细胞因子和树突状细胞(DCs)不同亚群的数量和表达情况,初步探讨DCs细胞亚群在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Graves病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同时利用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及IL-6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测得Graves组髓样树突状细胞(p DC)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m DC)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ELISA检测细胞因子发现,Graves患者血清中TNF-α、IFN-γ、IL-6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TNF-α显著升高(P<0.01),而IL-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Graves病人中p DC和m DC水平升高,细胞因子分泌失调,Th1/Th2失衡,从而导致机体自身免疫反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7.
扶正化瘀方增加毛细血管化肝窦内皮细胞窗孔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实验探讨扶正化瘀方对毛细血管化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LSECs)窗孔 变化的影响。方法:扶正化瘀方药物粉末以0.46 g/kg大鼠体质量的剂量配制成悬液,给予10只Sprague Dawley (SD)大 鼠灌胃,采取二次重复给药方式,1 h后心脏采血提取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扶正化瘀方组,n=10),同法以三蒸水灌 胃10只SD大鼠,提取血清作为对照血清(对照组,n=10)。两组血清均以10%的浓度配成培养基,以其培养体外传代 的LSECs,观察不同条件下体外传代的LSECs vWF和CD31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用电镜观察LSECs窗孔结构的变化。 结果:1)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印迹结果均显示:扶正化瘀方组体外传代的LSECs表达vWF和CD31蛋白均较对 照组明显下调,扶正化瘀方组vWF 和CD31的灰度值分别为0.548±0.020和0.262±0.010,对照组分别为0.845±0.090和 0.383±0.0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5.18,9.61,均P<0.05)。2)扫描电镜显示:对照组LSECs大部分窗 孔处于闭塞甚至消失状态,而扶正化瘀方组LSECs表面窗孔的数目明显增多、增大。结论:扶正化瘀方可抑制肝窦内 皮细胞vWF和CD31的表达,增加细胞表面的窗孔结构,具有潜在的逆转肝窦毛细血管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病人膝关节前侧疼痛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骨外科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8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8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生髌韧带断裂、髓内钉断裂、骨折不愈合等情况。84例患者发生了膝关节前侧疼痛,发生率为65.6%;近端十字锁钉方式、有扩髓情况的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病人膝关节前侧疼痛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平行锁钉方式、无扩髓情况的患者,但不同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髓内钉直径患者膝关节前侧疼痛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结论 :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病人膝关节前侧疼痛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为近端锁钉方式、扩髓情况。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均骨折愈合,愈合时间为3~13个月,肩肘关节功能活动正常。结论:肱骨干骨折大多数用非手术治疗;少数在闭合整复失败,并有神经血管损伤、陈旧性骨折难以手法复位、骨不连时,应采取手术整复,并作适当内固定。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调节性T细胞对外周血来源的DC-CIK细胞增殖及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DC-CIK细胞。实验分2组:DC-CIK组为常规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的DC-CIK;DCCIK-Tregdel组为培养前利用免疫磁珠分选去除CD4+CD25+T细胞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的DC-CIK。细胞扩增倍数法检测2组细胞的增殖能力;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表型;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培养14 d的DC-CIK-Tregdel组细胞的扩增倍数高于DC-CIK组,并且CD3+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高于DC-CIK组(P<0.05);在5∶1、10∶1、20∶1效靶比范围内,培养14 d的DCCIK-Tregdel组细胞对SGC-7901胃癌细胞株的杀伤率明显高于DC-CIK组(P<0.05),并且这种杀伤作用随着效靶比的增高而增强;DC-CIK-Tregdel组培养上清液TGF-β水平低于DC-CIK组,而IFN-γ分泌水平明显高于DC-CIK组(P<0.05)。结论 CD4+CD25+T细胞对DC-CIK抗肿瘤效应细胞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去除CD4+CD25+T细胞能增加DC-CIK细胞增殖能力和抗肿瘤活性,为DC-CIK-Tregdel细胞有效治疗肿瘤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