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2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393篇
药学   61篇
  5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内成开矿术和显微角镜层切术后角膜地图变化与临床屈光度及视力的关系,对58例108眼高度近视术前及术后6月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并与临床屈光度行对比分析,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相等及提高者88眼(81.48%),矫正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相等及提高者100眼(92.60%)角膜地形图示潜在视力(PVA)明显下降,角膜屈光度下降数值明显低于屈光度,此结果可能因角膜屈光力变化幅度超过地形图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青少年近视眼屈光度与角膜屈光力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角膜地形图仪和角膜曲率仪对年龄在8-22岁的近视患,336例共672只眼的屈光度和角膜屈光力与屈光度呈正相关,并且随近视屈光度增加有明显增高的趋势(P<0.05);而在高度近视眼与中度近视眼组之间,垂直角膜屈光力的增加无显差异(P>0.05)。结论 垂直径角膜屈光力的增高是青少年中、低度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
施某,男,8岁,学生.发现左眼视物不清6个月,于2000年1月23日上午来院就诊.眼部检查:远视力右1.2,左0.12;近视力右1.5,左0.1;散瞳检影:左+8.00DS-0.15;眼颤(+),左眼底黄斑区色略暗,中心凹反光欠清(发育不良).诊断:左眼高度近视,弱视.随于当日下午局麻下为患儿施左眼远视激光角膜切削术(H-PRK).使用北京雷胜公司提供的Compak-200型无眼球自动跟踪系统激光设备,术者为公司专职医生.术中参数:角膜曲率42n,SPH+9.00DS,Zone 1 mm,Time 81 s,Depth 1.66μm,总深度76.36μm.术后3 d查视力:左0.15;33 d时左眼视力为0.25,屈光度为+7.00 D,环形Haze 0.5~1度;80 d时患儿前往中国科技大学省视光学中心检查,左眼散瞳验光为+11.50 DS;81 d来我院复检左眼视力0.15,屈光度+11.00 DS,角膜旁周边区环形Haze 1度.术后88 d时,术者首次检出左眼角膜中心影动,屈光度为+0.37~0.50 DS,视力0.12,激光斑位正,Haze(+).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羊膜移植术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翼状胬肉患者术后屈光状态、美容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屈光度情况,并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美容效果。结果术后1周、1个月时, 2组视力均高于术前,屈光度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术后1个月时的视力、屈光度与术后1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 2组间视力、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均为翼状胬肉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均可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改善角膜屈光状态,但相较于羊膜移植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促进创面愈合,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传导性角膜热成型术(CK)矫正老视得以发展.CK是利用射频能量在角膜周边形成数个胶原组织蛋白收缩点,使角膜表面变陡峭,从而改变角膜中央的屈光度,并形成多焦界面,以调节视物焦点的位置,达到舒适阅读的作用.本院从2005年10月至2005年12月共8人8眼进行CK手术,现将CK手术治疗老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中医耳穴贴压对3~16岁近视儿童眼调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3~16岁近视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0.01%阿托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耳穴贴压治疗,均治疗2周。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调节功能指标水平及视神经传导功能;观察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0%(P<0.05)。治疗后2周,两组裸眼视力、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近视屈光度、调节滞后量均下降,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两组P100潜伏期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P100潜伏期低于对照组;P100振幅均升高,且研究组P100振幅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0%(P<0.05)。结论中医耳穴贴压治疗3~16岁近视患儿,可显著改善其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增强眼部调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侵入角膜内不同长度与角膜屈光不正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发翼状胬肉患者60例(72眼),按照胬肉侵入角膜的程度分为≤3.0mm组、3.0~4.5mm组及4.5mm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手术前翼状胬肉侵入角膜内不同程度与屈光状态的相关性及手术前后屈光状态的改变情况。结果术前患者的平均视力为0.52±0.05,平均散光度为(2.03±0.34)D,平均屈光度为(2.22±0.42)D。三组间的平均视力、平均散光度及平均屈光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的平均视力、散光度、屈光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胬肉侵入角膜部分越多,对其屈光状态的影响越大,手术治疗显著改善角膜散光,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评价A超测量眼轴,曲率计测量角膜曲率、测算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准确性.方法 对917例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前的白内障患者,应用A超测量眼轴,曲率计测量角膜曲率,根据SRKⅡ公式计算及预设IOL度数,分析其术后的屈光状态与术前IOL度数预设的准确性.结果 术后3个月,非高度近视患者大部分获得良好的屈光状态...  相似文献   
79.
<正>我院于2005年6月开始行有晶状体眼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眼,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价该手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稳定性及患者满意度。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2005年6月  相似文献   
80.
高昌卫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5):582-583,602
目的探讨前房改变与屈光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房水滤过过强所致浅前房患者6例,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前房深度(角膜中央部),电脑验光仪测屈光度。并予检影、屈光矫正证实患眼的屈光状态。患者经1~2周治疗,患眼浅前房状态基本恢复。再测量前房深度、屈光度。比较前后前房深度与屈光度的变化。得出相互关系。结果前房变浅1mm,近视度数增加4.632D,方差0.0756D。结论前房变浅使患者远视力明显下降,可以先验光进行屈光矫正,观察视力能否达到相对正常的状态,再考虑其他原因所致的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