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3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2篇
口腔科学   94篇
临床医学   346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62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科学   429篇
综合类   565篇
预防医学   14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02篇
  6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术中注意事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手术治疗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头部CT、MRI和全脑血管DSA检查,病变位于中脑和脑桥4例,脑桥11例,延髓1例,直径大小为(1.3±0.4)cm。采用枕下后正中经小脑延髓裂四脑室入路7例,枕下经天幕入路1例,颞下或颞枕入路4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4例。术中行脑神经监护、神经导航引导下切除病变。结果术前所有患者均有出血史及脑神经症状和(或)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共济失调表现。16例中涉及中脑病变手术入路选择以颞下、颞枕或枕下经天幕入路为主;脑桥病变多选择枕下后正中经小脑延髓裂四脑室入路;脑桥前外侧方病变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而病变位于延髓者以枕下后正中经小脑延髓裂四脑室入路为主。显微镜下将肿瘤全切,无手术死亡。随访4~48个月。16例均无复发及再出血者。结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个体化地选择显微手术入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以及神经导航导引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把握好手术时机,积极手术治疗,完全可以达到治愈目的。  相似文献   
992.
背景:移位的髋臼骨折常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广泛的手术暴露可以产生许多并发症.经皮螺钉置入内固定髋臼骨折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计算机辅助透视导航技术可以提高螺钉固定的精确度以及减少X射线透视的时间.目的:评估在透视导航指引下经皮螺钉置入内固定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使用C臂透视导航设备对伴有20个髋臼损伤的18例患者行导航下髋臼骨折经皮螺钉置入内固定.采集图像后在导航下按照损伤部位分为髋臼前柱骨折和髋臼后柱骨折,分别采用不同的空心螺钉固定.置入后第2天开始进行静力性肌肉收缩以及限制性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4周后开始部分负重锻炼.观察螺钉置入时间,验证螺钉位置偏差,观察螺钉生物相容性及置入后不良反应,随访时进行d'Aubigne and Postel评分.结果与结论:放置空心螺钉30枚.置入中每枚空心螺钉放置平均时间为24.1 min,X射线图像采集平均27.6 s.将导航下图像与真实C臂机射片进行对照,螺钉置入后验证位置平均偏差为1.5 mm,平均偏差角度为2.25°.置入后1例患者出现股神经损伤症状,2个月后恢复,该神经症状与髋臼骨折使用有限切开复位有关,与螺钉置入固定无关.置入后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d'Aubigne and Postel评分优13例,良4例,一般1例,优良率94%.结果证实,对于无移位或移位后能够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的髋臼骨折透视导航下经皮螺钉置入内固定技术能够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骨折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手术导航中的重要工作是对人体与手术器械的相对位置进行测量,因此定位跟踪系统的精度影响整个手术导航过程,评估定位跟踪系统的精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观察了器械状态、测量环境和使用方式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研究了造成手术器械定位误差的原因,并探讨了提高定位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计算机导航技术辅助眼眶骨折整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技术应用于眼眶骨折整复术中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方法对16例(16眼)眼眶骨折施行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的眼眶骨折整复术。术前获取患者眼眶CT影像学资料,输入计算机导航系统,进行手术设计及手术演练,术中在导航系统辅助下行眶壁骨折整复、羟基磷灰石骨板填充及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修复眶缘。对骨折复位情况、影像学资料、眼位、眼球突出度、手术进程及其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前设计及术中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骨折复位满意。术前16例均有眼球内陷,术后10例完全矫正,4例基本矫正,2例改善。术前9例复视,术后4例完全矫正,3例改善,2例无明显变化。术前7例眼球运动受限,术后5例恢复正常,2例改善。未出现术后视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计算机导航技术应用于眼眶骨折整复术,可实现术中动态跟踪、实时导航,可显著提高手术的精确性与安全性,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5.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lical outcomes of using improved computer-assisted fluoroscopic navi-gation to guide the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to treat multiple osteoporotic spin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Methods Twenty-eight multiple osteoporotic spin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patients with 73 painful vertebral body were got an-terio posterior,lateral and oblique radiographic imaging by using computer-assisted fluoroscopic navigation to imitate anterior- posterior. Lateral spinal and axial pedicle virtual image was obtained to guide the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Results All painful vertebral body were one-sided punctured,all percutaneous kyphoplasties were succeed by guiding with computer-assisted fluoroscopic navigation. Navigation virtual puncture needle image basically matched with reality view. PMMA dosage was 2.5 ~ 4 ml. Postioporational CT showed that the PMMA filled spinal focus very well. 11 cases completely relieved and 17 cases partially relieved. Conclusion Using improved computer-assisted fluoroscopic navigation to guide the PKP to treatment multiple osteoporotic spin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decreases op-erative time and radiation injury. It is a safe,precise,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超声导航下解剖性肝段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湖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不规则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实时超声导航下解剖性肝段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O型臂导航辅助下寰椎与枢椎逆向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的应用疗效及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0例行经口寰枢椎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相关资料。按照不同的置钉方式,20例患者分为导航辅助组及徒手置钉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的斜坡椎管角(CCA)及延髓脊髓角(CMA),对比分析两种置钉方式的应用疗效,采用改良Park的标准对逆向椎弓根钉置入的准确性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CCA及CM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CCA及CM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辅助组置钉准确性优于徒手置钉组(P<0.05)。结论:通过O型臂导航技术辅助进行经口寰枢椎逆向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可获得与徒手置钉相当的治疗疗效,同时提高螺钉置入的准确性,降低置钉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融合技术在颅底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术前准备、注册、CT与MRI等影像模式融合、术中导航定位,比较各种注册方法的精确性,融合精确度,术中定位精确性、术中持续精确性,扩大暴露范围等,提出和改进神经导航技术在颅底手术中的应用技术。结果 神经导航用于颅底肿瘤手术切除,术前有助于开颅皮肤切口及骨瓣的设计,选择最短的手术途径;术中可为肿瘤的切除定向定位,在颅底手术中使术者随时了解颅底肿瘤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如脑干、颅神经及重要血管等的关系)。结论 颅底肿瘤以及颅底结构位置相对固定,影响因素较小,脑移位最小,定位精确,及时反馈肿瘤的切除深度,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加快手术进程,避免脑重要结构的副损伤。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对基于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评估人类的空间导航能力进而识别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国内实践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使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评估空间导航的方法,相较于传统和非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评估方法的优势,使用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的空间导航任务检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应用现状等角度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导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探险、军事、勘探等许多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图形技术的飞速进展,出现了计算机辅助外科(computer assisted surgery,CAS)这一崭新领域。由于计算机辅助外科是将空间三维立体导航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及三维可视化技术与临床手术结合起来,又被称作计算机辅助导航外科。简单地说导航技术可以利用信号传输和接收发射器的位置。通过计算机计算出各何置点的数据,得山所需的各种曲线和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