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5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9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9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634篇
预防医学   197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429篇
  1篇
中国医学   1180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采用中药蛇伤台剂佐治腹蛇伤9029例,治愈率达99.63.%,优于1959年以前未用此方的疗效,并对本合剂的药理进行讨沦。  相似文献   
42.
显齿蛇葡萄总黄酮对口腔常见致病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显齿蛇葡萄总黄酮体外和体内给药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方法 对口腔常见致病菌的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采用相应培养基体外培养增殖,试管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50和MIC90,平板法测定抑菌强度,小鼠细菌致死量法测定口腔局部给药对动物的保护作用。结果 显齿蛇葡萄总黄酮对试验菌的抑菌浓度大多<1.0 mg·mL-1,口腔黏膜局部给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型溶血型链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保护作用,提高动物存活率。结论:显齿蛇葡萄总黄酮局部用药时,药物浓度可以达抑菌浓度以上,并有一定的体内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3.
1996 0 6至 2 0 0 1 0 1笔者用季德胜蛇药片糊剂外用治疗眼部带状疱疹 2 3例并与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 2 1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眼科学》等 5版[1]带状疱疹诊断标准。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治疗。治疗组 2 3例 ,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 2 1~ 66岁 ,平均 5 1岁 ;病程 3~ 10d ,平均5 .5d。对照组 2 1例 ,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 19~ 67岁 ;病程 4~13d ,平均 5 .3d。2 治疗方法治疗组 ,无环鸟苷 0 .5 g静脉滴注青霉素 80 0万u +地塞米松 10mg静脉滴注 ,维生素B110 0mg、维生素B12 …  相似文献   
44.
马鬃蛇醇提物对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马鬃蛇醇提物对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睾酮、雌二醇及FSH含量。结果:马鬃蛇醇提物可提高正常雄性大鼠血清睾酮(T)水平,对环磷酰胺所致雄性大鼠生殖统损伤引起的睾酮水平下降也有提高趋势;对环磷酰胺所致雌性大鼠系统损上起的雌二醇水平下降有明显的提高作用,对正常雌性大鼠血清雌二醇(E2)有一定的升高趋势;对FSH有一定的降低作用,结论:马鬃蛇醇提物可提高大鼠血清T、E2水平,有降低FSH水平趋势,提示有性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比较鉴别乌梢蛇与白条锦蛇。方法对乌梢蛇与其混淆品白条锦蛇的生药性状、薄层色谱、纸色谱、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乌梢蛇与白条锦蛇的生药性状、薄层色谱有明显差异,纸色谱、紫外吸收光谱差异不大。结论白条锦蛇不能混充乌梢蛇入药,应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46.
蛇胆川贝液和蛇胆汁中牛磺胆酸的SPE-HPLC法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蛇胆川贝液和蛇胆汁中牛磺胆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含磷酸二氢钾的样品与甲醇的混合溶液流过Sep PakC18固相萃取微柱。固相萃取微柱吸附溶液中强保留物质以保护分析柱 ,牛磺胆酸被固相萃取微柱饱和吸附后的流出液作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用的供试液。色谱条件 :SupelcosilLC 8色谱柱 (15 0mm× 4 .6nm ,5 μm)为分析柱 ,甲醇 0 .4 %磷酸二氢钾溶液 (5 6∶4 4 ,V/V)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0 3nm ,进样体积为 5 0 μL。 结果 :在 0 .0 2 5 3~0 .2 5 3mg·mL-1浓度范围内 ,牛磺胆酸钠进样浓度与峰面积响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9;平均回收率为10 1.3% ,RSD为 0 .4 0 % (n =6 )。结论 :本法简便实用 ,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可作为中成药蛇胆川贝液和蛇胆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7.
鸡胆汁与蛇胆汁中主要结合胆汁酸的含量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黎源  马锦星  石朝周 《中成药》2003,25(5):420-421
鸡胆和蛇胆都是我国传统的胆汁性药材 ,常用于镇咳、祛痰、平喘、消炎以及治疗小儿高热、惊风及老人中风后遗症 ,半身不遂等 ,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1,2 ] 。但由于蛇类天然资源极为有限 ,蛇胆产量极小 ;并且由于近几年大量捕捉野生蛇 ,导致蛇类天然资源枯竭 ,不可能满足制药工业的实际需要。解决此问题只有两条途径 :一是提倡养蛇 ;二是寻找或研究其代用品 ,包括人造蛇胆和其他动物胆汁代替。然而 ,传统药材代用品的寻找或研制必须符合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化学组成必须相似 ,二是药理作用相同或相近。据张德桐等报道[3] ,鸡胆汁与蛇胆汁…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筒鞘蛇菰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其一 ,利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 ,观察筒鞘蛇菰的镇痛作用 ;其二 ,制备小鼠二甲苯致炎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炎症模型 ,观察筒鞘蛇菰的抗炎作用。结果 :筒鞘蛇菰甲醇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小鼠热刺激的痛阈水平 ;对小鼠二甲苯致炎性耳廓水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筒鞘蛇菰甲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纯化并鉴定蚯蚓纤溶酶 ,研究pH、温度和胰蛋白酶对其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赤子爱胜蚓为材料 ,采用硫酸铵盐析、DEAESepharoseCL 6B离子交换色谱、SephadexG 75凝胶过滤和制备电泳等分离技术纯化蚯蚓纤溶酶 ;利用纤维平板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pH、温度和胰蛋白酶对蚯蚓纤溶酶纤溶活性的影响。结果分离得到纤溶酶 4种单一组分 :EFE 1、EFE 2、EFE 3、EFE 4 ;分子量分别为 2 70 0 0、2 80 0 0、2 30 0 0、330 0 0 ;4种组分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 ;pH值对其纤溶活性的影响不尽相同 ,但都在pH低于 1.5时纤溶活性完全丧失 ;胰蛋白酶对纤溶酶 4种组分均无降解作用 ,对其纤溶活性无影响。结论纤溶酶口服药制剂宜制成肠溶型  相似文献   
50.
蜂蛇胶囊毒理学的动物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蜂蛇胶囊为中药复方制剂,为了判断其对人体健康是否产生危害,特进行了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方法选用昆明小白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及选用SD大鼠进行长期毒性试验研究。结果实验数据显示,动物生理学指标无异常改变,病理形态学无异常改变。结论蜂蛇胶囊对昆明小白鼠最大给药剂量为24g/kg,相当于人临床日用剂量的6202倍,无毒性死亡。SD大鼠最小无毒剂量大于2.322g/kg。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