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96篇
  免费   1247篇
  国内免费   1034篇
耳鼻咽喉   112篇
儿科学   1698篇
妇产科学   333篇
基础医学   1452篇
口腔科学   79篇
临床医学   3148篇
内科学   1745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739篇
特种医学   12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840篇
综合类   9017篇
预防医学   2096篇
眼科学   247篇
药学   3528篇
  25篇
中国医学   1777篇
肿瘤学   531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379篇
  2022年   376篇
  2021年   457篇
  2020年   435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493篇
  2016年   536篇
  2015年   579篇
  2014年   963篇
  2013年   1073篇
  2012年   1411篇
  2011年   1678篇
  2010年   1515篇
  2009年   1666篇
  2008年   1900篇
  2007年   1804篇
  2006年   1730篇
  2005年   1799篇
  2004年   1531篇
  2003年   1281篇
  2002年   963篇
  2001年   940篇
  2000年   815篇
  1999年   713篇
  1998年   581篇
  1997年   522篇
  1996年   435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5 毫秒
21.
缺氧是癌症的共同特征,除了潜在地降低放、化疗的疗效外,还有助于肿瘤在局部和全身的进展。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在癌症生理的许多方面发挥作用,包括细胞生存、葡萄糖代谢、癌细胞浸润和血管生成的70多个基因的转录为靶目标。在对缺氧、生长因子刺激、癌基因和原癌基因活化进行应答时HIF-1α被过度表达和(或)活化,并以促进血管形成、适应低氧和维持细胞存活的基因为靶目标。已报道的各种调节因素包括生长网子、基因突变、应激刺激因子和某些癌基因能调节HIF-1α,此过程涉及的信号通路取决于刺激因素和细胞类型。HIF-1α的活化及信号通路和调节因子的活化与肿瘤进展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是一种较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资料表明OSAHS的发病率在1%~4%,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打鼾,睡眠中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反复憋醒,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头晕乏力,精神行为异常,且由于夜间低氧血症引起全身器官损害,其中最突出的为中心脑血管损害,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各种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等,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所以应重视对OSASH的防治。  相似文献   
23.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9岁。因发作性四肢不自主运动9年就诊。患儿发育、智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孕1产1,足月难产,出生时Apgar评分8分,母乳喂养,产后3d渐出现全身萎软,哭声低弱,拒乳,吸吮反射消失,肌张力低下,伴有阵发性抽搐。血总胆红素685.11umol/L,间接胆红素498.61umol/L,血间接胆红素/白蛋白比值为13.3,脑脊液间接胆红素16.81umol/L。诊断为“胆红素脑病”,予光照、输白蛋白及对症支持治疗后逐渐好转。产后7d吸吮反射恢复,抽搐亦逐渐减少,20d出院。出生第61天,阵发性抽搐已消失,但出现夜间不自主运动,常发生于入睡及觉醒过程中。发作时双眼半睁、上翻,躯干扭动翻转,四肢出现投掷样或舞蹈样动作,下颌咀嚼样刻板运动。无干扰状态下发作约60min后可安静入睡,症状消失。发作期间呼之能应,清醒后症状亦消失。每夜发作1~15次,先后服用过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托吡酯、氯硝安定,可减少发作次数,但病情反复,不易控制。9岁时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未见异常。24h动态视频脑电图见各区均以中波幅不规则0波及不稳定α波混合,整个描记过程中未见疴样放电,双侧波幅及频率均对称。调节、调幅欠佳,动态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4.
车彦玲  车云  蔡侠 《疑难病杂志》2006,5(6):444-44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主要是因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引起,是造成新生儿脑损伤、死亡和伤残的最常见原因,故应积极治疗HIE,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和致残率。我们采用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HIE,同时配合综合治疗,收到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1月~2004年12月间收治HIE患儿62例,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并经头颅MRI证实。日龄均<24h,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男性17例,女性14例;早产儿9例,足月儿22例;体重<2500g9例,2500~4000g15例,>4000g7例;Apagar评分0~3分12例,4~7分19例;轻度5例,中度22例,重度4例。对照组31例,男性16例,…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否行新生儿期后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38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行新生儿期后治疗2~3疗程,对照组17例未行新生儿期后治疗,分别于患儿3月、6月、12月、18月时体检、测智力发育商.结果 行新生儿期后治疗的患儿的伤残率及智力发育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中、重度HIE患儿行新生儿期后的综合治疗是必要的,能明显改善预后、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血管紧张素殴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描述。临床应用证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其不仅对白昼高血压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对夜间血压亦有良好的控制作用,且能调整血压的昼夜节律,故能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对逆转左心室肥厚亦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耐受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原有治疗方案无效或不能耐受其他药物的患者,尤其是伴有心肌肥厚的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28.
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及小儿智力障碍的重要原因。文献报道该病脑脊液中 β-内啡酞含量明显升高 ,它可引起心肺功能障碍 ,包括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肺换气不足、高碳酸血症和窒息 ,且与新生儿窒息有关。纳洛酮是吗啡受体拮抗剂 ,对心血管和呼吸不产生抑制。故能直接作用于神经细胞 ,稳定细胞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 ,增加环磷腺苷 (cAMP)含量 ,故适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收集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4月在我科住院的HIE患儿共 6 0例 ,用单纯随机法分为二…  相似文献   
29.
梁国容  邓静敏 《广西医学》1997,19(2):244-245
建立缺氧性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的简易方法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梁国容邓静敏许辉邓家珍缺氧可引起肺动脉压(PAP)增高,本文根据这一关键因素,用Wistar大鼠复制接近慢性支气管炎演变为肺动脉高压(PAH)的模型,现将方法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观察一般剂量补钙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细胞和红细胞内外钙变化的影响,以探讨HIE时补钙是否增加脑细胞钙超载,用HIE新生动物模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缺氧缺血时红细胞、脑细胞及脑组织出现钙积聚;(2)补钙后,血浆总钙浓度明显升高,而脑细胞、脑组织及红细胞钙积聚并未加重;(3)血浆总钙浓度与脑细胞或红细胞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无相关关系。提示:(1)HIE时钙内流可能是全身性的;(2)对HIE并低钙血症患儿吸氧后一般剂量补钙可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