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71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150篇
内科学   262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370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44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102.
上百年来,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最主要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一直都未停歇,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有许多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对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机制的认识仍需深入。近年Ross的“内皮损伤一修复”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性反应学说”已由最初的争议过渡到现在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03.
耶尔森菌属包括有鼠疫菌,假结核菌、小肠结肠炎菌以及最近分类学研究确定的Y.kristensenii、Y.frederiksenii、Y.entermedia、Y.aldovae和Y.ruckeri。其中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的三种病原菌分别是引起人胃  相似文献   
104.
王洪涛  李海军 《黑龙江医学》2002,26(11):886-886
临床常因各种原因造成尺神经损伤 ,如果治疗不当会造成严重功能障碍。本文就 96例尺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我院 1983~ 2 0 0 2 - 0 1共手术治疗尺神经主干损伤 96例 ,男 72例 ,女 2 4例。年龄 7~ 5 6岁 ,平均 2 6 4岁。工人 4 4例 ,农民 2 1例 ,学生 11例 ,其他 2 0例。伤因以切割伤最多 ,共 4 1例 ,其中机器伤 2 9例 ,火器伤 8例 ,其它 18例。损伤平面以近、中、远 3段划分 :本组近段损伤 2 2例 ,中段损伤 17例 ,远段损伤 5 7例。部分断裂 6例 ,本组合并桡神经断裂 17例 ,动脉损伤 2 9例…  相似文献   
105.
自1996年8月至2003年10月.我院采用股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下肢损伤后血管痉挛患者8例.随访1~7年症状改善明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钩端螺旋体外膜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钩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我国目前发现有18个血清群75个血清型,31个省份报告有病人或带菌动物,危害较大.数十年来通过钩体全菌体疫苗的应用,对控制该病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已研制成功双价及多价钩体外膜疫苗.着重介绍了钩体外膜疫苗外膜抗原的性质及其提纯、免疫原性、疫苗制备、疫苗的反应性、血清学抗体效果和现场流行病学保护效果,还对疫苗大规模预防接种的可行性及其免疫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7.
108.
本文作者采用形态计量法研究VE、VC及CoQ10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超微结构损伤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缺血5min时肌原纤维无异常变化,但线粒体明显缩小,异常线粒体增多。再灌注60min时,异常肌原纤维及异常线拉体明显增多,线粒体明显肿大。三种药物均能明显地减轻再灌注引起的肌原纤维及线粒休损伤。CoQ10对线粒体嵴及基质的保护较好;VE及VC对线粒体外膜的保护较好。  相似文献   
109.
关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被忽视的角落:血管外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生于大、中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当今社会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自1829年Jean Lobstein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概念以来,虽历经2个世纪的不懈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动脉粥样硬化这一发生在血管壁部位的病变病理过程十分漫长,中间环节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可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还可以与其他生活方式疾病互相交错、互为因果,是典型的复杂疾病.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人脑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活力、凋亡的影响及其对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脑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分为NC组、IFN-α组和共同处理组,其中共同处理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50、100、200μg/ml)的尼莫地平与IFN-α共同处理人脑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分别记作IFN-α+Nimo 50μg/ml组、IFN-α+Nimo 100μg/ml组、IFN-α+Nimo 200μg/ml组;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qRT-PCR与Western blot分别检测IRS-1表达;分别将pcDNA、pcDNA-IRS-1转染至细胞,分别将si-con、si-IRS-1转染至细胞随后采用尼莫地平处理细胞,采用上述方法检测细胞活力及凋亡率。结果:NC组、IFN-α组、IFN-α+Nimo 50μg/ml组、IFN-α+Nimo 100μg/ml组、IFN-α+Nimo 200μg/ml组72 h时细胞活力分别为1.16±0.09、0.71±0.07、0.88±0.06、0.96±0.08、1.03±0.1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