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0篇
临床医学   188篇
内科学   72篇
神经病学   300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427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8篇
  2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小儿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与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与CT表现。方法对43例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病因:头轻微外伤21例,上呼吸道感染8例,水痘2例,线粒体脑肌病(MELAS),烟雾病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原因不明9例。(2)临床表现:偏瘫41例,失语5例,癫疒间10例,突发性耳聋2例。(3)CT:43例患儿发现51处病灶,其中15例患儿发现一侧或双侧基底节区点状或片状钙化,其附近存在类圆形点或片状低密度灶。(4)预后:40例患儿在12周内症状消失。结论小儿与成人引起腔隙性脑梗死病因不同,预后好。基底节钙化与外伤后急性偏瘫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2.
不同时程吗啡给药大鼠部分脑区超微病理变化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超微病理结构变化。方法:背部皮下递增注射吗啡建立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应用透射电镜对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LC、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黑质、豆状核、杏仁核、海马进行观察,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部分神经细胞肿胀或固缩,神经毡灶性水肿,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分离,线粒体肿胀、畸形,内质网扩张,多聚核糖体解聚,轴突、树突灶性水肿,细胞器稀疏,突触小泡密集并向活性区聚集。空白对照组未见异常。结论: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神经细胞呈缺血、缺氧性及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33.
Fahr病又称为家族性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病亚铁该沉着症,国内蒋雨平1983年首次报道,病因不详,为家族遗传性疾病,临床罕见.本科收治1例Fahr病,并通过家族调查,现报道如下: 例1 先证者:男性,56岁,工人,因"发现意识不清6h"就诊.该患者于入院前晚在工地宿舍火炕上睡觉,次日凌晨同事发现错迷不醒(与患者同住的另外2人也出现头痛伴呕心,程度较轻,醒后家中布满煤气味,炉中仍见炭火在燃烧),伴司尿失禁,送往本院就诊的过程中出现烦躁,四肢乱动,查头颅CT:发现双段基底节、丘脑、小脑半球对发对称性钙化,以"急性CO中毒?"收住院.  相似文献   
34.
<正>药物成瘾是以强迫用药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其成瘾过程涉及到多个脑区以及脑区之间各种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相互作用。谷氨酸(Glu)能神经元在药物成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亚型(mGluR5)在各种药物滥用、觅药行为以及逆转因药物成瘾而导致的认知障碍中都有调  相似文献   
35.
杜怀文 《现代保健》2012,(17):151-152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基底节脑梗死患者扩容治疗机制。方法:对14例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6分的急性进展脑梗死患者病情加重后给予羟乙基淀粉130/0.4500ml扩容治疗3d,比较人院时、扩容治疗前及扩容治疗3d后NIHSS平均评分。结果:12例症状改善较明显,2例无效,扩容后NIHSS平均评分明显降低。结论:急性进展性基底节脑梗死闭塞血管局部存在低灌注一栓子清除下降,扩容治疗对急性进展性基底节脑梗死短期改善临床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下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前瞻性收集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78例,应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40例(内镜组),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38例(显微镜组)。结果 内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显微镜组(P<0.01)。两组血肿清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估预后,内镜组预后良好率(75.0%)明显高于显微镜组(52.6%;P<0.05)。结论 与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相比,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血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较快,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头颅定位仪联合CTA和神经导航辅助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前瞻性收集出血量25~40 ml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123例,均采用穿刺引流术治疗,按照术前穿刺定位方法分为精准定位组(60例)和传统定位组(63例)。精准定位组采用头颅定位仪联合头部CTA和神经导航进行定位,传统定位组根据术前头部CT进行定位。结果 精准定位组穿刺成功率(100.0%)明显高于传统定位组(90.5%,57/63;P<0.05)。精准定位组血肿清除率(87.3%;95%CI 85.4%~90.4%)与传统定位组(83.7%;95%CI 81.8%~85.7%)无统计学差异(P>0.05)。精准定位组术后24 h病死率(0%)与传统定位组(4.8%,3/63)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精准定位组GCS评分明显高于传统定位组(P<0.05),术后1周、1个月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传统定位组(P<0.05)。结论 对于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相对于传统CT定位,头颅定位仪联合CT血管成像和神经导航定位的准确性更高,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急性单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基底节(basal ganglia,BG)/半卵圆中心(central semioval,CSO)-血管周围间隙(Virchow-Robin Spaces,VRS)扩大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急性单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共47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基底节(BG)梗死262例,半卵圆中心(CSO)梗死214例,根据影像学手段评估BG/CSO-VRS扩大严重程度; 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确定BG/CSO-VRS扩大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基底节和半卵圆中心梗死VR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BG-VRS轻度扩大和重度扩大患者性别、高血压病比例、收缩压及BMI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CSO-VRS轻度和重度扩大患者高血压病、糖尿病比例及BMI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和BMI均是BG-VRS扩大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而BMI也是CSO-VRS扩大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病和BMI与急性单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VRS扩大密切相关,其中合并高血压病和BMI降低是导致BG-VRS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I降低也是CSO-VRS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微创软通道联合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技术治疗出血量30mL~60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9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保守组(28例)和微创组(70例)。微创组行微创软通道血肿清除联合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技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血肿基本消失时间:保守组35.52d±10.28d,微创组4.28d±1.72d(F=76.673,P〈0.001);治疗7d后意识状态:微创组优于保守组(χ2=7.650,P=0.023);随访6个月,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法评分,恢复较好(ADLⅠ级~Ⅱ级):保守组6例,微创组27例,微创组优于保守组(P=0.008)。结论微创软通道血肿清除联合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技术治疗出血量30mL~60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儿童丘脑基底节肿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华山医院治疗的66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丘脑基底节肿瘤.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以上病例分为导航下穿刺活检组和开颅手术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手术效果.对于不同类型的肿瘤术后针对性地辅助放、化疗,根据病理分型的不同,比较两组手术方法的生存率.并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寻找影响术后生存率及运动功能障碍的原因.结果 66例患者中男49例,女17例,年龄4 ~16岁.经病理证实高级别胶质瘤16例,低级别胶质瘤14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9例,生殖细胞肿瘤19例,恶性淋巴瘤1例,其他类肿瘤7例.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导航穿刺活检组19例;开颅手术组47例,其中肿瘤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14例,部分切除6例.共随访到59例(89.4%),总的5年生存率为65.2%.对于不同类别的胶质瘤和生殖细胞肿瘤的术后生存率,导航下穿刺活检组和开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下穿刺活检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安全性上均优于开颅组,且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低(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揭示影响术后生存率的惟一因素为肿瘤的病理分型(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病理分型与术前运动障碍程度对术后运动功能障碍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儿童丘脑基底节肿瘤的治疗方案,除了术前影像学已经明确为海绵状血管瘤外,应先进行MRI导航下穿刺活检术,明确病理后实施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样可以减小创伤,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