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52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69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目的:探讨将信息化培训管理方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培训的效果。方法以医院数字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依托,构建护理教育信息系统,并将之运用于临床护理培训,优化临床护理培训信息化管理,包括护士人员管理、业务管理、内网考核、评价指标提取,效能分析改进等,运用护理培训效率指标(考试组织时间、出题时间、阅卷时间、培训覆盖率、统计分析差错率)及护士满意度对应用信息系统培训前后的培训考核效率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教育信息系统构建后,除出题时间外,考试组织时间、阅卷时间、试卷统计分析时间、培训覆盖率与统计分析差错率分别为(4.31±1.32),(0.21±0.11),(0.35±0.17)h,(99.89±0.13)%,(0.05±0.02)%,与构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47.420,62.440,42.495,24.781,36.896;P<0.05)。除试题设置外,护士对培训方案、培训方式、考试方式、能力提升的满意度分别为(96.06±3.31),(98.51±2.56),(99.62±2.91),(94.91±2.98)分,与构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2.387,24.977,58.488,11.660;P<0.05)。结论护理教育信息系统可优化现代护理培训工作及管理模式,改进护理培训效果,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专业成长日志在临床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3月护理专科、本科生共18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分配科室将分到内科工作的9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分到外科工作的9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计划进行培训,观察组在此培训基础上采用专业成长日志书写计划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理论、操作成绩及综合能力得分,新护士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两组护士、带教老师对两种培训方法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每次考试操作成绩、理论成绩与综合能力分别为(88.34±3.27),(89.72±3.47),(85.78±4.48)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2.48,8.55,5.97;P<0.01)。观察组科室发生不良事件42例,其中新护士占18例,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观察组护士、临床带教老师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分别为91.11%,94.44%,95.5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专业成长日记书写计划提高了临床护士专科质量,有效减少和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培训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分层理论培训与考核的做法与效果。方法建立护理三级培训架构并界定培训任务,护理部层面:岗位分层理论培训;大科层面:专科知识培训;病区层面:本专业疾病护理常规、临床病案教学等。理论培训管理:根据调查需求设计培训课程、聘请在该领域最具造诣的医学及护理专家授课、培训课堂管理、培训与考核的结合等。结果分层理论培训实施3年中,护士理论考核合格率逐年提高(P<0.01);护士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水平逐年提升(P<0.01)。结论护士分层理论培训的关键是建立护理三级培训架构并明确培训任务,结合本院护理队伍现状及临床工作需要制订培训内容,确定培训项目,加强对理论培训过程管理,培训内容与考核内容紧密结合,提高了护士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24.
目的评价主副带教结合专科组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2011年新入职的21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导师带教模式,将2012~2013年新入职的26名护士作为试验组,采用主副带教结合专科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士在培训满1年时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抽取40名外科医生和10名高年资护士,调查他们对新护士的满意度;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调查新护士的工作倦怠情况。结果试验组新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医生和高年资护士对试验组新护士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4.985,P<0.01);试验组新护士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工作成就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主副带教结合专科组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新护士的理论与技能水平,减轻其工作倦怠,提高医生和高年资护士对新护士的满意度。同时,能使人力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化,是培养专科化手术室护士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5.
为了提高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实践能力,制订循证护理培训方案对本院循证护理团队成员进行培训。要点为通过评估和调查找出目前护士循证素质现状,结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模型制订相应培训方案,采用课题制管理、分阶段培训、团队合作学习、自我学习和重复培训进行方案落实。循证护理团队成立1年以来,实施循证护理项目23项,已完成8个项目,撰写相关论文30余篇。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以案例题库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在临床收集真实案例经过三轮审核组建护理案例题库,对35名工作3年内的低年资护士实施以案例题库为基础的多形式培训,培训前后评价其学习效果。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自评及他评得分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以案例题库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新入职护士急救仪器培训与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编辑常用9种急救仪器的情境模拟操作视频与仪器信息,加入电子签到及我的用户功能模块并生成二维码。便利选取一院区80名新入职护士为试验组,在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应用二维码系统对急救仪器进行培训;二院区77名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仪器培训模式。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及试验组对该培训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急救仪器使用的理论、操作成绩、模拟故障排除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半年内试验组导致的急救仪器相关不良事件为2件,对照组为9件;急救仪器维修次数为8次,对照组为21次;仪器维修成本为5万元,而对照组为13万元。试验组对培训方式具有较高满意率。结论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培训与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急救仪器的操作能力,降低临床急救仪器的故障次数,降低仪器维修成本,减少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保障了安全和护理质量,在新入职护士中应用满意率较高。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对安徽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效果的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岗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开展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和对策建议。方法采用定性访谈方法获取参训学生培训后行为模式转变情况资料,基于“360度反馈评价”对学生培训后行为模式转变形成综合评价,从而评估岗位培训效果。结果访谈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和被调查对象本人都认同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的积极影响,认为一定程度上带来学生行为模式的转变,尤其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得到加强。然而,对就诊患者的调查发现,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学生没有很好地贯彻实施全科医学理念。结论培训后学生的服务能力尤其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所提高,但也暴露出学生对全科医学理念和诊断思维落实不够等问题,今后应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29.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在职人员接受培训需求调查的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疾病预防控制在职人员接受培训需求调查的现况及相关因素,提示培训管理部门重视培训需求调查工作。方法问卷调查1168名国家级、省级、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在职人员接受培训需求调查的现况。结果总培训需求调查率为24.0%,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在职人员的培训需求调查率为29.4%,明显高于省级的18.3%和地县级的16.4%(P<0.01),社区卫生服务专业人员的培训需求调查率为38.6%,明显高于地方病与寄生虫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的6.5%(P<0.01)。结论当前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覆盖面偏低且不均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重视培训需求调查工作,切实掌握在职人员的各种培训需求,为科学、合理制订培训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调查非伤口专科护士对湿性敷料认知的现状,为医院制订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对福建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937名非伤口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得出非伤口专科护士对湿性敷料认知的现状及相关培训需求现状,并比较不同特征非伤口专科护士对湿性敷料认知的差异。结果 非伤口专科护士对湿性敷料认知及培训需求得分分别为(38.56±13.26)分和(32.43±7.74)分,得分率为56.71%和81.08%,不同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是否为科室伤口负责人的非伤口专科护士对湿性敷料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伤口专科护士对湿性敷料认知不佳,对湿性敷料知识的需求较高。医院应对非伤口专科护士的伤口及敷料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及时更新其伤口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