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4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48篇
基础医学   66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19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26篇
预防医学   207篇
药学   382篇
  1篇
中国医学   38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松果菊苷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松果菊苷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为急性肝损伤组、药物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经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药物干预组大鼠给予松果菊苷连续灌胃7d,然后再进行四氯化碳染毒.染毒24h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MDA浓度和SOD活性以及肝组织caspase-3活性和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急性肝损伤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以及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伴SOD活性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同时肝组织caspase-3活性和TNF-α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预先给予松果菊苷能显著改善大鼠肝损伤,降低血清ALT、AST、MDA和caspase-3、TNF-α水平,并升高组织SOD活性.结论 松果菊苷对大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效应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高、低两个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10%CCl4溶液2 m L/kg体重造模。自造模之日起,两个实验组分别给予疏肝健脾方提取液按1 g生药/m L和3 g生药/m L的剂量灌胃共8周,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末次戊巴比妥麻醉小鼠,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上清,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以及透明质酸(HA)含量,摘取肝脏、脾脏,检测肝脏器系数、脾脏器系数、肝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肝组织匀浆中TIMP-2及MMP-2的表达,观察疏肝健脾方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电镜、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疏肝健脾方预防用药能不同程度降低小鼠肝脏器比、降低血清转氨酶ALT水平、HA含量,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增加MMP-2表达及抑制TIMP-2表达的作用,光镜及电镜下显示疏肝健脾方具有较好的保护肝细胞,减轻四氯化碳对大鼠肝组织破坏、防止胶原纤维增生、沉积的作用,其中以高剂量组按3 g生药/m L给药效果最为明显。结论:疏肝健脾方对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具有防治作用。其可以通过降低小鼠肝脏器比,降低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HA含量,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增加肝组织匀浆MMP-2表达及抑制肝组织匀浆TIMP-2表达,从而达到治疗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索 microRNA 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纤维化肝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 microR-NA 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检测对照组(n=10)与模型组(n=10)肝脏组织 microRNA 表达,对差异 microRNA 进行靶基因预测,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GO)分析、pathway 分析。结果对照组与模型组间筛选出37个差异 microRNA,上调29个,下调8个;从microRNA-基因网络图中发现关键上调为 miR-184、miR-10b-5p、miR-199a-3p 等;关键下调为 miR-200b-3p、miR-199a-5p、miR-125b-5p 等。结论模型组 microRNA 表达谱变化明显,肝纤维化的形成与 microRNA 调控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等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蓝莓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催化亚基(GCLC)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蓝莓汁低剂量预防组(蓝低组,10.0g/kg)、蓝莓汁高剂量预防组(蓝高组,20.0g/kg)、联苯双酯预防组(联苯双酯组,0.15g/kg),每组10只,连续灌胃7d,1次/天,其后用CCl4复制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力及含量,分别采用反转录PCR(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中GCLC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蓝低组、蓝高组和联苯双酯组大鼠肝细胞变性及坏死程度显著轻于模型组(P<0.05),血清ALT、AST及肝匀浆MDA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肝匀浆CAT、SOD、GSH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肝组织GCLC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3组相比,蓝高组与联苯双酯组效果相似,略优于蓝低组。结论蓝莓对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预防作用,可能与上调大鼠肝脏GCLC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性肝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5.
连翘苷元对四氯化碳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翘苷元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诱导化学性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肝脏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病理学改变;用试剂盒测定肝组织中SOD、GSH-Px和GSH的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8含量。结果在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中,连翘苷元(0.05、0.15、0.5mg·kg-1,sc)明显降低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明显改善肝脏病理组织状况;连翘苷元(0.05、0.15、0.5 mg·kg-1,sc)明显降低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大鼠的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明显增加SOD、GSH-Px和GSH的活性。连翘苷元(0.15、0.5 mg·kg-1,sc)明显降低TNF-α、IL-8含量。结论连翘苷元对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增加肝组织中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降低TNF-α、IL-8等促炎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重组人淀粉样蛋白前体Kunitz型蛋白酶抑制剂结构域变异体(Reorganization human Kunitz protease inhibitor domain of amyloid protein precursor variant,rh KD/APPvar)对实验性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实验鼠的四氯化碳(CCl4)慢性肝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阳性细胞数。结果正常对照组的PCNA阳性细胞数为(2±2)个/视野,模型组的PCNA阳性细胞数为(6±3)个/视野,rh KD/APPvar小、中、大剂量组的PCNA阳性细胞个数分别为(29±110)个/视野、(38±10)个/视野、(55±12)个/视野,抑肽酶组的PCNA阳性细胞个数为(24±9)个/视野,rh KD/APP组的PCNA阳性细胞个数为(19±5)个/视野。与模型组相比,rh KD/APPvar各剂量组PCNA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增加(P<0.05),并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rh KD/APPvar各剂量组阳性细胞数多于抑肽酶组。结论 rh KD/APPvar能够促进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增殖,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47.
贾树强  王振勇  刘建柱  马健  王允田 《肝脏》2008,13(2):144-145
黄芪味甘,性微温,有促进免疫、提高巨噬细胞活性、双向调节血糖、延缓细胞衰老等作用,能提高机体的抗损伤和抗感染能力。本实验拟观察黄芪总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致犬急性肝损伤模型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采用四氯化碳(CCl_4)制成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模型,观察了绞股蓝总皂甙(GPS)对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预先用 GPS 处理肝细胞 lhr,可明显减轻 CCl_4引起的肝细胞 DNA 合成速率降低,减少肝细胞 ALT 逸出,抑制培养上清液中 MDA 含量的升高和 SOD/MDA 比值的缩小,并与 GPS 浓度呈依赖关系。提示 GPS 能减轻 CCl_4对离体培养的大鼠肝细胞损伤,保护肝细胞 DNA 合成,其作用机理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四氯化碳(CCl_4)诱发大鼠肝纤维化自发逆转过程中肝库普弗细胞与星状细胞的分布和意义.方法:500 mL/L CCl_4腹腔注射8 wk诱发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第8,12周末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阳性表达的肝库普弗细胞(kupffer cell,KC)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的分布结果:第8周末模型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血清ALT和AST活性(568.18±630.46 nkat/L vs 472.26±167.37 nkat/L.P<0.05:5845.84±1353.27 nkat/L vs 1698.51±663.30 nkat/L.P<0.01),肝/体质比(3.90±0.85 vs 2.56±0.24,P<0.001)及胶原纤维面密度(5.87±1.13 vs 0.52±0.30,P<0.001)明显增高;大量ED1和α-SMA阳性的KC和HSC主要分布在汇管区增生的纤维组织及纤维间隔内.第12周末模型组与第8周比较大鼠血清ALT活性(1020.70±306.73 nkat/L vs 376.74±304.06 nkat/L.P<0.05)仍较高外,胶原纤维面密度减少,汇管区增生的纤维组织及纤维间隔内ED1阳性的KC减少,α-SMA阳性的HSC消失.结论:腹腔注射CCl_48 wk后大鼠肝功能明显损伤,形成肝硬化,KCs激活和HSCs活化相关,停止注射CCl_4 4 wk后大鼠肝纤维化发生自发逆转.  相似文献   
50.
目的:比较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商品名安珐特)与γ-干扰素(IFN-γ)抗肝纤维化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诱导形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使用不同剂量安珐特与IFN-γ对该模型肝纤维化大鼠治疗8周,观察各组大鼠肝功能、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肝组织胶原含量、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并以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大鼠死亡率与安珐特剂量有明显的量效关系,3种剂量安珐特与IFN-γ治疗组间SSS计分、一些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部分血清学指标和肝胶原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都不同程度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安珐特抗肝纤维化作用与IFN-γ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