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80篇
  免费   4342篇
  国内免费   2505篇
耳鼻咽喉   5030篇
儿科学   315篇
妇产科学   1207篇
基础医学   1606篇
口腔科学   365篇
临床医学   17340篇
内科学   4747篇
皮肤病学   189篇
神经病学   714篇
特种医学   23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0篇
外科学   23032篇
综合类   38642篇
预防医学   5887篇
眼科学   3349篇
药学   15523篇
  296篇
中国医学   4903篇
肿瘤学   3691篇
  2024年   508篇
  2023年   2414篇
  2022年   2136篇
  2021年   2794篇
  2020年   2836篇
  2019年   3250篇
  2018年   1491篇
  2017年   2860篇
  2016年   3134篇
  2015年   3433篇
  2014年   6603篇
  2013年   6483篇
  2012年   7905篇
  2011年   8427篇
  2010年   7981篇
  2009年   7698篇
  2008年   7239篇
  2007年   7032篇
  2006年   6363篇
  2005年   6252篇
  2004年   5566篇
  2003年   5342篇
  2002年   4003篇
  2001年   3618篇
  2000年   2687篇
  1999年   2008篇
  1998年   1835篇
  1997年   1692篇
  1996年   1498篇
  1995年   1187篇
  1994年   912篇
  1993年   604篇
  1992年   441篇
  1991年   303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244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血清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来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差异,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间血清应激相关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多巴胺(DA)以及胰岛素(INS)、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血清COR、NE、ACTH、DA和INS、T3水平在围手术期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各项指标均在胆囊分离时就明显升高,术后24 h开始下降(P<0.05);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小于开腹手术,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2.
<正>随着微创技术在外科临床的普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以其损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患者所接受,肥胖患者、老年患者尤其适合行腹腔镜手术[1]。但由于老年人机体各项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任何手术都会增加手术风险,因此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胃肠外科2014年共为160例老年患者行LA,除2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生切口愈合延缓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现将围手术期护理难点及采取的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结构式心理干预对腹腔镜单孔阑尾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程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月于本院行腹腔镜单孔阑尾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结构式心理干预,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12 h、24 h、36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SAS)和抑郁评分(SDS)及生理应激水平。结果 术后12 h、24 h、36 h VAS评分对照组分别为(3.85±1.03)分、(2.57±1.05)分、(2.01±1.03)分,干预组分别为(3.18±1.14)分、(2.03±1.02)分、(1.44±0.96)分,较2组术前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同一时间干预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0.21±10.07)分、(40.03±8.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46±10.16)分、(44.41±8.46)分(P<0.05)。干预后干预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25.76±4.21)pg/mL、(189.32±23.97)ng/mL、(189.57±15.34)ng/mL,低于对照组的(29.51±4.08)pg/mL、(205.61±24.54)ng/mL、(194.62±15.1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构式心理干预对腹腔镜单孔阑尾切除术疼痛程度及应激反应的效果显著,值得推介。  相似文献   
64.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胃排空障碍诊疗的现状与进展。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D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目前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与手术创伤、患者高龄、合并糖尿病、伴有其他腹部并发症等多种高危因素有关。保留幽门PD并不增加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风险,而幽门环切除、结肠前吻合、Braun吻合、微创手术对降低其发生是有利的。胃排空障碍的治疗目前国内外仍无明显进展,但绝大多数患者可通过对症保守治疗获得痊愈。结论 PD后胃排空障碍应以预防为主,围术期应用术后加速康复策略可能是目前临床解决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关键所在,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身麻醉(全麻)的效果。方法 62例腹腔镜、泌尿科、骨科、肛肠科、妇科等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实验组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插入喉罩(插管)、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出喉罩(拔管)1 min、拔管3 min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效果;全麻起效时间、维持全麻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实验组插管时、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管1 min、拔管3 min的HR水平分别为(77.52±6.36)、(73.26±5.56)、(72.01±4.69)、(75.35±7.63)、(72.34±6.79)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92.34±7.85)、(87.97±5.25)、(78.85±5.20)、(95.69±9.21)、(85.63±7.43)次/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插管时、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管1 min、拔管3 min的MAP水平分别为(90.25±6.73)、(87.65±7.98)、(88.79±7.65)、(88.09±5.61)、(88.52±5.16)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109.51±7.85)、(103.27±12.43)、(102.52±8.21)、(106.74±7.68)、(104.62±7.71)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96.77%均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麻起效、维持全麻、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1.61±0.23)、(100.59±6.72)、(17.99±3.5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2.93±0.41)、(123.61±7.85)、(36.87±4.1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腹腔镜等手术患者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麻醉效果良好,降低对机体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高频电切术在结肠息肉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9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行EMR手术,B组行高频电切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的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B组(80.00%)(P0.05)。A组住院时间为(4.61±1.13) d,短于B组的(6.52±1.21) d(P0.05); A组手术时间为(85.24±16.54) min,短于B组的(105.52±16.33) min(P0.05)。A组术中出血量为(33.46±8.51) ml,短于B组的(46.67±8.42) ml(P0.05)。A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6.54±4.72) h,短于B组的(25.61±4.55) h(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22%)、不良反应发生率(4.44%)均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结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分析微创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86例肝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与乙组,各43例。甲组采用传统开腹肝切除术,乙组采用微创腹腔镜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甲组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分别为(18.76±2.12)pg/L、(9.78±1.24)μg/L、(176.29±8.65)ng/ml、(12.43±0.27)ng/ml,乙组分别为(12.45±1.41)pg/L、(6.16±0.63)μg/L、(116.28±6.13)ng/ml、(3.71±0.69)ng/ml;两组IL-6和PC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但乙组低于甲组, MMP-13和ICAM-1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乙组低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手术时间(105.22±9.65)min、排气时间(28.17±0.65)h、下床活动时间(55.46±6.32)h、引流管留置时间(5.36±2.14)d、进食时间(40.25±5.23)h及住院时间(9.17±1.06)d均短于甲组的(120.15±10.56)min、(38.57±0.66)h、(70.57±7.17)h、(10.17±3.21)d、(71.46±5.32)h、(13.36±3.65)d,出血量(98.26±16.43)ml少于甲组的(200.23±17.3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甲组的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肝癌患者采用微创腹腔镜切除术进行治疗,无论是创伤方面、术后恢复方面,还是并发症的控制方面均优于传统开腹肝切除术疗法,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究治疗甲状腺癌时使用甲状腺全切术的价值与合理选择。方法:随机选取耳鼻喉科就诊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以甲状腺全部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还需要采用核素和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结果:这些患者经过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后,显效52例,有效4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高达94.0%,且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较少,几率为9.0%。结论:甲状腺全切术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320-1321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不同时段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我院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行ERAS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不同时段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h、6h、24h、出院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可加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进程,缓解不同时段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