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91篇
  免费   1463篇
  国内免费   1346篇
耳鼻咽喉   81篇
儿科学   190篇
妇产科学   148篇
基础医学   1999篇
口腔科学   323篇
临床医学   2619篇
内科学   2377篇
皮肤病学   261篇
神经病学   413篇
特种医学   8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1069篇
综合类   6976篇
预防医学   1604篇
眼科学   159篇
药学   4439篇
  68篇
中国医学   1140篇
肿瘤学   1274篇
  2024年   222篇
  2023年   703篇
  2022年   574篇
  2021年   701篇
  2020年   720篇
  2019年   772篇
  2018年   365篇
  2017年   573篇
  2016年   609篇
  2015年   712篇
  2014年   1095篇
  2013年   1053篇
  2012年   1384篇
  2011年   1556篇
  2010年   1419篇
  2009年   1444篇
  2008年   1580篇
  2007年   1522篇
  2006年   1370篇
  2005年   1424篇
  2004年   1198篇
  2003年   1028篇
  2002年   927篇
  2001年   763篇
  2000年   529篇
  1999年   420篇
  1998年   264篇
  1997年   244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医院重组过程中,不仅是有形资产的重新配置,往往伴随大量的文化碰撞和磨合,其本质是医院文化的重新整合,原有医院文化模式被打破,医院文化的整合起核心作用.护理文化是医院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文化整合通过物质层文化、制度层文化、观念层文化三个层次进行,尤其注重观念层文化整合.在整合过程中遵循整体原则、平稳原则、创新原则、长期原则,以充分发挥最佳组合功效,对医院重组起到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天蚕素A-蛙皮肽杂合肽基因的表达及产物抗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天蚕素A-蛙皮肽杂合肽基因[CA(1-8)-MA(1-12)]抗菌肽的抗菌活性。方法 将天蚕素A-蛙皮肽杂合肽基因抗菌肽的人工基因克隆到具有自切割功能的表达载体pTYB12上,并在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进行表达,表达产物用几丁质树脂进行了亲和吸附,自切割后洗脱得到抗菌肽,进行透析以去除盐类物质,最后用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活性检测。结果 天蚕素A-蛙皮肽杂合肽[CA(1-8)-MA(1-12)]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结论 天蚕素A-蛙皮肽杂合肽具有抗菌活性。其抑瘤活性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3.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EPO)对肾性贫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根据使用EPO剂量的不同将 39例慢性肾衰竭并血液透析病人分成 4组 ,观察治疗后 2、4、12个月时与治疗前 (0月 )相比红细胞数 (RBC)、红细胞比积 (Hct)及血红蛋白含量 (Hb)的变化。结果  2 4例使用EPO10 0 - 15 0IU/ (kg·w) (6 0 0 0IU/w - 90 0 0IU/w) ,治疗后RBC、Hct、Hb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 (P≤ 0 .0 0 1) ;5例使用EPO5 0IU/ (kg·w) (30 0 0IU/w) +间断输血患者 ,其RBC、Hct、Hb升高不显著 ;10例不用EPO而单纯输血患者 ,其RBC、Hct、Hb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EPO能较好地纠正肾性贫血 ;单纯输血不能治疗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84.
目的 了解基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 HuEPO)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患者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CAPD伴高血压患者 ,其中 1 6例应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 ,同时应用r HuEPO纠正贫血 ,1 6例单用降压药物 ,随访 6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 ,治疗组的LVPWT、E/A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长期纠正贫血和控制血压有利于透析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异常的逆转  相似文献   
85.
几项观察性研究曾提示,同源半胱氨酸水平较低者,冠心病和脑卒中患病率较低。加拿大的Yusuf等观察5522例≥55岁有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患者,每日补充2.5mg叶酸、50mgVit B6、1mg Vit B12,降低同源半胱氨酸水平的同时,能否比服安慰剂者较多获益。Vit治疗平均5a,同源半胱氨酸血浆水平降低2.4μmol/L,安慰剂组仅降低0.8μmol/L。  相似文献   
86.
87.
罗建远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3):119-119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性传播疾病,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但复发较高。我科自2003年8月~2004年4月,应用CO2激光切除联合由上海克隆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干扰素γ局部注射治疗76例CA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8.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the recombinant chimeric toxin Dsg3EC1-2PE40 on T and B lymphocytes isolated from Pemphigus Vulgaris (PV) patients to further study its biological therapeutic function for PV. Methods :Recombinant chimeric toxin Dsg3EC1-2PE40 was first identified, expressed and purified, and then its effects on T and B lymphocytes of PV patients in vitro were detected and quantified by ELISPOT assay and MTT assay. Results :The purity of the expressed protein Dsg3EC1-2PE40 was up to 80%. In ELISPOT assay, with Dsg3EC1-2PE40, the overall number of B cells that produce anti-Dsg3 antibodies among PV patients was only about 60% of the comparable number with Dsg3EC1-2. The proliferation of T cells of PV patients was inhibited markedly by Dsg3EC1-2PE40.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fferent groups with Dsg3EC1-2PE40 and Dsg3EC1-2. Conclusion:The recombinant chimeric toxin Dsg3EC1-2PE40 decrease the number of B cells that produce anti-Dsg3 antibodies in PV patients and can inhibit or kill T cells of PV patients in vitro.  相似文献   
89.
人IL-10基因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DNA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人IL-1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进行体外表达和检测。方法从质粒pcDNA3IL-10的CMV启动子下游完整切下IL-10 cDNA的片段,将其定向插入Gateway载体,在克隆酶的作用下将阳性克隆质粒转入目的腺病毒载体。PacI酶线性化IL-10腺病毒DNA后阳离子质脂体转染293A细胞,获得人IL-10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和大鼠胰腺细胞株AR-42J;Western blot检测人IL-10的表达。结果 成功地构建人IL-10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达2×109PFU/mL。体外感染的细胞株均检测到IL-10的表达。结论 构建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能够介导IL-10的基因表达,为细胞因子的抗炎冶疗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0.
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症病理特点的认识。方法 分析我科1993~2002年间经手术治疗12例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病理特点与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相似。主要表现为乙状结肠肠壁肥厚,部分肌纤维变性。结肠黏膜萎缩,黏膜下充血水肿;肌间神经丛减少,均可见神经节细胞发育幼稚,且数量减少或体积变小,呈固缩或空泡变性。结论 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大多有肠神经元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