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215篇
  免费   6183篇
  国内免费   3538篇
耳鼻咽喉   1248篇
儿科学   830篇
妇产科学   603篇
基础医学   3965篇
口腔科学   12647篇
临床医学   20997篇
内科学   13440篇
皮肤病学   596篇
神经病学   3943篇
特种医学   45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10874篇
综合类   45044篇
预防医学   10104篇
眼科学   1837篇
药学   19401篇
  326篇
中国医学   11682篇
肿瘤学   1808篇
  2024年   1134篇
  2023年   3941篇
  2022年   3249篇
  2021年   4129篇
  2020年   4202篇
  2019年   4036篇
  2018年   2031篇
  2017年   3291篇
  2016年   3705篇
  2015年   4356篇
  2014年   7698篇
  2013年   7540篇
  2012年   9815篇
  2011年   10140篇
  2010年   9240篇
  2009年   9418篇
  2008年   10634篇
  2007年   9769篇
  2006年   9539篇
  2005年   9701篇
  2004年   6451篇
  2003年   5833篇
  2002年   4749篇
  2001年   4014篇
  2000年   2824篇
  1999年   2223篇
  1998年   1916篇
  1997年   1749篇
  1996年   1613篇
  1995年   1268篇
  1994年   993篇
  1993年   644篇
  1992年   543篇
  1991年   403篇
  1990年   344篇
  1989年   386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高频电切术在结肠息肉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90例结肠息肉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行EMR手术,B组行高频电切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的治疗有效率(95.56%)高于B组(80.00%)(P0.05)。A组住院时间为(4.61±1.13) d,短于B组的(6.52±1.21) d(P0.05); A组手术时间为(85.24±16.54) min,短于B组的(105.52±16.33) min(P0.05)。A组术中出血量为(33.46±8.51) ml,短于B组的(46.67±8.42) ml(P0.05)。A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6.54±4.72) h,短于B组的(25.61±4.55) h(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22%)、不良反应发生率(4.44%)均低于B组(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结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口腔、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组,用主动免疫法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HE染色、扫描电子显微技术观察胃黏膜组织显微及超微结构,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及口腔菌群,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P<0.05);增加大鼠肠道、口腔菌群多样性及丰富度(P<0.05);减少肠道、口腔中致病菌群(普雷沃氏菌科_UCG-003、梭杆菌属)的数目(P<0.05)。其中,大鼠病理学评分与其口腔、肠道菌群的丰度、多样性以及门、属水平上的差异菌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人参、白术有效组分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缓解胃黏膜萎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和口腔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73.
胡献国 《养生月刊》2020,41(1):14-16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简称"老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病症,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为特征。老慢支患者注意肺部保健,可减少发作次数,减轻症状。远离烟酒吸烟是引起老慢支最主要的原因。香烟中含有许多有毒物质,可严重损伤气道上皮和肺泡上皮,造成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相似文献   
74.
孙申君 《天津护理》2020,28(6):702-703
目的: 评价无缝隙护理对口腔正畸患者口腔健康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00例口腔正畸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护理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和口腔健康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口腔健康状态(言语受限、疼痛、咀嚼、其他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4 d后、护理28 d后的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护理28 d后口腔健康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改善口腔正畸患者的牙龈指数与牙菌斑指数,可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观察阴道放置卡孕栓预处理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治疗的10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取米索前列醇术前宫颈预处理,观察组采取卡孕栓术前宫颈预处理。观察两组宫颈松弛情况、围术期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4.07%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宫颈内口扩张宽度(6.79±0.83)mm、手术时间(36.35±12.07)min、术中出血量(39.67±12.24)ml相比,观察组宫颈内口扩张宽度(7.65±0.96)mm相对较宽,手术时间(27.96±8.43)min、术中出血量(22.58±13.19)ml相对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78%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放置卡孕栓预处理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治疗中效果确切,利于提升宫颈扩张效果,减轻手术损伤,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7.
目的比较口内入路和颌下入路治疗成人髁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手术治疗的75例成人髁突骨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口内手术入路,对照组35例采用颌下切口入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张口度、歪斜情况、咬牙合关系、面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术后3、6个月两组张口度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开口偏斜率、面神经损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内入路和颌下入路在治疗髁突骨折中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结合手术入路的不同特点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78.
《陕西医学杂志》2020,(3):285-288
目的:观察出口梗阻性便秘(OOC)患者(OOC组)相对于混合痔患者(对照组)直肠肌壁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中Cajal间质细胞的异常变化,研究OOC患者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通过改良TST法切除手术收集出口梗阻性便秘(OOC)患者及混合痔患者的梗阻段直肠黏膜及肌壁各36例,应用免疫组化标记物CD117标记Cajal间质细胞,然后人工计数和免疫组化分析软件观察CD117在患者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中的表达有无异常改变。结果: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直肠黏膜下层和肌层中CD117的表达数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直肠黏膜固有层中CD117的表达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变化不大,甚至有所升高。结论:出口梗阻性便秘直肠黏膜下层及肌层中CD117的表达下调,这可能和Cajal间质细胞的分化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入选病例共50例,均为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把5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25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和采用外科普通开腹大肠切除手术对照组相比较,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手术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随访期间复发率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创口愈合较好,适用于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0.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预防科就诊的4~7岁儿童40例,随机均分成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分组前告知所有患儿家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在护理人员口腔健康宣教后,让儿童扮演医生进行口腔检查和口腔卫生宣教;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患儿在治疗前刷牙后进行牙菌斑指数测定,半年后复诊再行测定。自制调查表,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半年后复诊发现研究组患儿牙菌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P<0.05)。因此认为,角色扮演法进行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儿童不良口腔卫生情况,使患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缓解儿童治疗时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