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47篇
  免费   4288篇
  国内免费   3340篇
耳鼻咽喉   506篇
儿科学   1133篇
妇产科学   719篇
基础医学   3103篇
口腔科学   633篇
临床医学   8503篇
内科学   9901篇
皮肤病学   1154篇
神经病学   2402篇
特种医学   17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3篇
外科学   4269篇
综合类   23181篇
预防医学   10895篇
眼科学   1079篇
药学   11224篇
  69篇
中国医学   10753篇
肿瘤学   1994篇
  2024年   873篇
  2023年   2677篇
  2022年   2537篇
  2021年   2573篇
  2020年   2085篇
  2019年   1999篇
  2018年   1031篇
  2017年   1459篇
  2016年   1607篇
  2015年   1978篇
  2014年   3392篇
  2013年   3347篇
  2012年   4275篇
  2011年   4527篇
  2010年   4071篇
  2009年   3999篇
  2008年   7213篇
  2007年   5599篇
  2006年   5438篇
  2005年   6979篇
  2004年   6129篇
  2003年   5952篇
  2002年   4367篇
  2001年   2512篇
  2000年   1798篇
  1999年   1041篇
  1998年   847篇
  1997年   518篇
  1996年   475篇
  1995年   470篇
  1994年   419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87篇
  1990年   201篇
  1989年   314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北京市结核病发病趋势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分析北京市涂阳肺结核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1980—2002年期间北京市人群的涂阳肺结核发病率和结核感染率变化特征、DOTS实施情况以及三者间的关联性,总结涂阳发病率变化趋势的内在原因。结果 1980—2002年间北京地区人群涂阳肺结核发病率显著下降;低年龄组(30岁以下)发病率的明显下降是引起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低年龄组涂阳肺结核发病率的明显下降与结核感染率的显著降低密切相关;DOTS策略通过控制结核传染源,显著降低了低年龄组结核感染率和发病率,但对已感染者发病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北京市的涂阳肺结核发病率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2.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是第二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平衡障碍等;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坏死,残存神经元中Lewy小体形成。5-10%帕金森病患者有家族史。虽然,大部分帕金森病病例为散发型,但阐明家族性帕金森病的分子机理对于整个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就目前已经明确的帕金森病相关蛋白的作用机理作一综述。一、α-synucleinSCNA(PAPK1)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帕金森病有关的基因,其编码蛋白α-synuclein。α-synuelein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质,高度耐热,为小分子酸性蛋白质,含有140个氨基酸。α-synuclein的序列可以分为三个结构域高度保守的氨基端包含11个氨基酸不完全的6拷贝重复,中间部分是被称为非口-淀粉样蛋白(NAC)的疏水结构域,羧基端没有固定的结构原件。α-synuclein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特别是突触前膜)丰富表达,定位于核周。它是一种可溶的,天然伸展的蛋  相似文献   
103.
格雷夫氏病(Graves' Disease,GD)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占甲亢病例80%以上,其特点是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功能亢进,浸润性突眼,其发病与缓解均有免疫学机制参与。^131I治疗在使亢进的甲状腺功能恢复的同时,亦引起免疫学方面的变化,涉及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红细胞免疫等。本文通过对GD患者^131I治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进一步探讨^131I治疗的作用机理,为GD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不久前 ,世界各地的医务工作者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庆典活动 ,隆重纪念心电图临床应用 1 0 0周年。作为心电学领域中最具特色的一个重要分支 ,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的发展过程虽然只有 3 3年 ,它以有创性心脏导管技术为主要手段 ,迅速成为诊断和研究心律失常的一项可靠方法和有效工具 ,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心脏电活动和各种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认识 ;并在心律失常的正确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和预后判断等方面 ,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甚或决定性的依据。更为重要的是 ,今天的临床心脏电生理学不仅是心律失常的检查方法和研究工具 ,而且已成为有效的直接…  相似文献   
105.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MM在我国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迄今没有本病的确切流行病学资料,对其发病的病因、病理机制缺乏系统深入研究,临床上多数患者得不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疗效和预后较差。本文主要介绍MM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预后及发病机制等发病学研究进展,并比较国内外资料分析中国人MM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6.
“裂隙”现象已在动物和人类获得证实,其机理也已在实验室中确立。裂隙现象(gap phenomenon)的发生机制,主要可以分层阻滞学说解释。房室连接处在传导方面存在两个传导屏障区,它们的传导性和不应性彼此不同。离激动较近的区域,其相对不应期较长,易发生传导阻滞,称为近端阻滞区。较晚发生的激动,因脱离了近端和远端的不应期,故激  相似文献   
107.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 《医学文选》2006,25(4):905-906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面部疼痛综合病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中枢病变学说和周围病变学说,近年来又发现与免疫和生化因素密切相关,目前主要认为是疾病或神经激惹导致感觉冲动传输异常所致。肿瘤、血管畸形等原因也可以导致发作,精神因素也可影响发作。根据致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大类,目前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现就临床应用较广的治疗方法和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2005年收治的3例足月待产引起的羊水栓塞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羊水栓塞占同期足月住院分娩的1/10000,3例均有明显的诱因,即羊膜腔内压力过高、血窦开放、胎膜破裂,2例发病急,病情危险,最后导致死亡,1例发病虽急,但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痊愈。结论:羊水栓塞根据发病的诱因,典型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常可正确诊断,一旦确诊,应立即抢救产妇,主要原则是:改善低氧血症;抗过敏、抗休克、防治DIC和肾功能衰竭,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09.
川芎嗪影响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芎嗪(Ligustrazine,LT)是从伞形科植物川芎根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实川芎嗪能够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黏附作用,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影响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脑组织Fos蛋白表达、c—jun蛋白表达、Bcl-2蛋白表达、Fas—L蛋白表达、影响NOS的变化、改善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10.
Diabetes is a metabolic syndrome characterized by hyperglycemia. When it manifests itself mainly in hyperglycemia, hypertension, hyperlipemia, hyperurecemia, and obesity, it is also called Ⅹ syndrome, or insulin-resistance syndrome. Step 1. Identifying 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