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55篇
  免费   5667篇
  国内免费   7741篇
耳鼻咽喉   534篇
儿科学   857篇
妇产科学   565篇
基础医学   6396篇
口腔科学   1502篇
临床医学   15636篇
内科学   6640篇
皮肤病学   665篇
神经病学   2549篇
特种医学   34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5篇
外科学   15565篇
综合类   28496篇
预防医学   7622篇
眼科学   3627篇
药学   8776篇
  106篇
中国医学   6581篇
肿瘤学   2921篇
  2024年   849篇
  2023年   2969篇
  2022年   2105篇
  2021年   2217篇
  2020年   2094篇
  2019年   1993篇
  2018年   1152篇
  2017年   1602篇
  2016年   2117篇
  2015年   2490篇
  2014年   3880篇
  2013年   4205篇
  2012年   5702篇
  2011年   7022篇
  2010年   6328篇
  2009年   6476篇
  2008年   7701篇
  2007年   6948篇
  2006年   6536篇
  2005年   6656篇
  2004年   5100篇
  2003年   4580篇
  2002年   3623篇
  2001年   3152篇
  2000年   2555篇
  1999年   2006篇
  1998年   1813篇
  1997年   1593篇
  1996年   1354篇
  1995年   1157篇
  1994年   996篇
  1993年   662篇
  1992年   702篇
  1991年   625篇
  1990年   546篇
  1989年   535篇
  1988年   166篇
  1987年   143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我院收治1例。肾移植后并发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者,采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及留置支架治疗后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一种双侧供肾大鼠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同时取大鼠双侧肾脏分别移植的可行性,其目的是节省实验费用、缩短手术时间。方法 以近交系Brown-Norway大鼠为供者,同时取其双肾作为供肾,原位灌洗;近交系Lewis大鼠为受者,切除其左肾,移植供肾1只。以冠状动脉造影支架为支撑行供肾静脉与受者肾静脉端端吻合,供肾动脉与受者的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供肾输尿管膀胱瓣与受者的膀胱吻合。受者术中预置右侧肾脏血管体外结扎线,术后3d结扎。结果 每只供鼠手术耗时约40min,热缺血时间约10S,冷缺血时间约20min。40次实验均获成功,移植肾功能正常,在不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受者存活时间均超过7d。结论 同时取双侧肾脏分别移植给2个受者是可行的,可降低实验成本;要获得相同数量的供肾,同时取双肾的耗时较仅取单侧肾脏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转染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大鼠胰岛移植物再血管化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二步进行,首先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VEGF165,用其按病毒/细胞的感染倍数(MOI)分别为10、100、500的比例在体外转染新鲜分离、纯化的近交系Lewis大鼠胰岛,检测体外培养的胰岛表达hVEGF165基因的情况;然后按MOI为10的比例在体外用AdhVEGF165转染Lweis大鼠胰岛,再经门静脉注射至近交系Lewis大鼠的肝脏内(VEGF组),并设不含hVEGF165基因的空载体转染对照组(GFP组)和磷酸盐缓冲液处理对照组(PBS液组),术后测定受鼠的血糖变化,进行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并观察受鼠肝脏中移植胰岛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体外转染hVEGF165基因的大鼠胰岛分泌至细胞外的hVEGF165的浓度显著高于未转染者(P〈0.01)。糖尿病大鼠移植转染hVEGF165基因的胰岛后,静脉注射葡萄糖后40、60、120min时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GFP组和PBS液组(P〈0.05);40min时体循环中胰岛素的浓度,VEGF组显著高于GFP组和PBS液组(P〈0.05);VEGF组移植胰岛内CD34和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的强度均高于GFP组和PBS液组。结论转染hVEGF165基因对胰岛移植物的再血管化和生物学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被广泛应用,随着移植技术的进步,患者移植后存活率提高,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cGVHD多表现为皮肤、肝脏、呼吸和造血系统的异常,并发肾病综合征(NS)者较少见,我们诊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预防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缺乏有效防止移植肝脏再感染HBV的方法,HBV相关的肝脏疾病一度被认为是肝移植(OLT)的手术禁忌症。上世纪90年代.随着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以及拉夫米啶(LAM)的广泛应用HBV相关肝脏疾病的患者接受OLT术后的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6.
应用足背皮瓣修复小腿远端骨外露创面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报道应用足背皮瓣修复小腿远端骨外露创面的临床体会。方法自2001年以来,应用足背皮瓣修复小腿远端骨外露12例,患者年龄19~66岁,皮瓣面积4cm×6cm~8cm×11cm。结果临床应用12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2年,皮瓣质地柔软,患者行走正常,无不适感,功能满意。结论应用足背皮瓣修复小腿远端骨外露创面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7.
骨肿瘤     
20061286 复合骨移植在下肢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王建炜…∥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5,28(4).-309-311 应用携带监测皮岛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与深低温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移植,重建下肢骨肿瘤切除后的长段骨缺损12例。其中,骨肉瘤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2例,骨巨细胞瘤3例。结果:12例经术后8~38个月随访,1例死于肺转移,2例带瘤存活,9例无瘤存活。术后功能优良率达75%。10例术后3个月内X线示骨端骨性愈合,2例内固定失败重新外固定后骨性愈合,所有均在9个月内能完全负重行走。结论;携带监测皮岛吻合血管的自体腓骨与深低温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复合移植,适用于下肢骨肿瘤保肢术中的长段骨缺损的修复,具有自体活骨移植和异体骨移植的双重优点。图3参6  相似文献   
108.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手指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现将100例施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骨外露、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9.
树枝状静脉移植在手部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手掌严重碾挫伤应用血管移植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2例手掌碾挫伤伴血管损伤的患者,采用树枝状浅表静脉倒转后多级移植修复缺损的手掌动脉,同时对缺损皮肤一期行植皮或皮瓣修复。结果术后12例创面全部Ⅰ期愈合,手指血循环好。术后随访3~22个月,手功能评定: 优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5%。手掌恢复了良好的外形和功能,能完成手指的捏、握、对掌和对指功能。结论对严重的手掌毁损伤,利用树枝状静脉移植修复缺损的血管,能获得较好的手功能和外形。  相似文献   
11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expression in endothelial cells (EC) during hindlimb allograft acute rejection in rats 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yclospofine A (CsA) on the acute rejection. Methods The rat model of hindlimb allograft was developed. Th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llowing groups: control group (Wistar→Wistar), rejection group ( Sprague-Dawley→Wistar) and CsA-treated group (Sprague-Dawley→Wistar). At postoperative day 1, day 4 and day 7samples of the femoral artery from the allograft limb were harvested to observe the pathologic changes. ICAM-1 expression in EC was quantified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Results Slight swelling and weak ICAM-1expression of EC were observed 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rejection groups, obvious EC swelling and massive lymphocyte infiltration were seen. ICAM-1 expression in EC wa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and elevated. In CsA-group only mild infiltration of lymphocytes was seen and ICAM-I expression in EC was also much weaker.Conclusion During rat hindlimb allograft acute rejection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in EC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cute rejection. CsA could reduce the expression of ICAM-1 in EC and hence inhibit acute rejection of composite allograf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