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6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395篇
耳鼻咽喉   49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65篇
基础医学   1149篇
口腔科学   157篇
临床医学   709篇
内科学   433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1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63篇
综合类   1718篇
预防医学   276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276篇
  3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68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365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255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60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目的快速鉴定血培养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结合临床快速判定是否为污染菌。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鉴定血培养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CoNS,杂交结果若为CoNS,根据临床资料进行判断,并与文献推荐的污染判断法进行结果比较。结果探针的特异性经由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证实。金黄色葡萄球菌探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GoNS探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和95.5%。179株CoNS中117株判断为污染菌,污染率为68%,与文献推荐的污染判断方法一致。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法适用于血培养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CoNS的快速鉴定,以排除CoNS污染。  相似文献   
12.
原位杂交法检测BP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BP1同源盒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165例乳腺癌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BP1的表达,同时用二步法进行ER、p53、PCNA、bcl2、cerbB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BP1基因表达率为67.88%,免疫组化:ER70.30%、p5349.09%、PCNA74.55%、bcl253.33%、cerbB275.52%。BP1与bcl2具有相关性(P<0.01),且均与ER相关(P<0.05),与p53呈负相关(P<0.05)。BP1与PCNA、cerbB2、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无相关性。结论BP1可能通过某种非依赖p53基因调控机制,与bcl2、ER协同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状况,TTV感染与肝组织炎症程度 及与血液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TV,并经原位 杂交证实;对TTV阳性和阴性组的血液学生化指标,诸如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 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γ 球蛋白(γ G)、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组织学活动指数(HAI)进行了比较。 结果 非甲-非庚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TTV抗原(TTVAg)阳性15例,检出率为28.8%;阳性物质主要定位于肝细 胞浆内,呈棕黄色细小颗粒,偶见肝细胞核内有表达;TTV阳性表达细胞呈单个、散在或片簇状分布;TTVAg阳性的 组织切片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可观察到病毒性肝炎的一些病理变化,如肝细胞胞浆疏松化、气球样变、嗜酸 样变、灶性坏死、凋亡、小叶内及汇管区炎细胞浸润;从15例TTVAg阳性病例中任选10例进行TTV DNA原位杂交 检测,结果8例阳性,二者符合率80.0%;同时对5例免疫组化TTVAg阴性肝组织进行TTV DNA原位杂交检测,结 果5例均为阴性,二者符合率100%;TTVAg阳性组ALT、AST、TBIL、γ G均值均高于TTVAg阴性组,ALB、PTA 均值均低于TTVAg阴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myc和jun在人胎冠状动脉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与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胎龄分别为16周、22周(因治疗需要引产)的胎儿和意外死亡的足月胎儿冠状动脉前降支c-myc mRNA和jun mRNA的表达水平.杂交反应产物用图像分析仪(MIAS300)作定量分析.结果C-myc mRNA原位杂交反应产物与被测血管区域面积的百分比在16周、22周和足月胎儿分别是70、56和10;Jun mRNA的杂交信反应产物与被测血管区域面积的百分比在这三个时期分别是68、53和8.两个原癌基因在不同阶段的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实验首次报道c-myc和jun在人胎冠状动脉发育过程中平滑肌的表达图型,c-myc和jun在胎儿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内膜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中药水蛭、海螵蛸、阿胶、骨碎补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干预作用,了解它们各自的调节靶点,探索建构其基因组学的途径。方法:通过在大鼠胫骨打孔的方法建立单因素干扰模型,并将30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分别用4种中药给药),每组50只,分别在实验的第4、7、14、21、28天不同时间点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各类mRNA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分析骨愈合过程中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mRNA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中药对不同基因的作用不同,作用的时间点不同,作用强度也存在差异。其中海螵蛸在骨折早期对Ⅰ、Ⅲ型前胶原mRNA、VEGF-mRNA、BMP-2mRNA的表达升高,后期Ⅱ、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下降,VEGF-mRNA、TGF-β1mRNA表达量维持于较高水平;骨碎补组较模型组在BMP-2mRNA、TGF-β1mRNA、Ⅰ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上差异有显著性统计意义;阿胶对骨愈合早、中期Ⅰ、Ⅱ、Ⅲ型前胶原mRNA和TGF-β1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意义;水蛭对VEGF-mR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海螵蛸、水蛭对血管形成有促进作用,阿胶、骨碎补和海螵蛸对骨折软骨形成早期具有促进骨诱导的作用,并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及合成活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丙型肝炎原位杂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本文就HCV RNA探氏、肝组织处理、HCV RNA在肝细胞内定位及意义等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7.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了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组织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GST-PmRNA主要在癌前病变肝组织中的变异灶及灶外卵圆形细胞内表达,且在变异灶间或和同一灶内阳性细胞间表达程度不尽一致,而正常肝、再生肝组织中未见其表达。提示在分子水平上变异灶细胞及卵圆型细胞可能成为实验性肝癌的癌前期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肝癌病例癌组织、癌旁组织及非癌肝组织中HOXA9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HOXA9 mRNA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临床分析发现术后血清AFP值、AFU值、Glo值、PAB值及SHCSP阳性率均有明显减少.癌组织HOXA9mRNA阳性表达评分(1.94±1.69)明显低于非癌肝组织(3.17±1.70),两者有显著差异;癌旁组织HOXA9mRNA阳性表达评分(2.54±1.20)与非癌肝组织及癌组织无显著差异.癌组织、癌旁组织及非癌肝组织三者HOXA9mRNA阳性表达率(54.84%、76.92%、83.33%)无显著差异.除HCC中HOXA9RNA阳性表达评分(1.81±1.78)显著低于MHC(2.75±0.50)外,HOXA9mRNA表达阳性率及阳性评分与癌分化程度、AFP值、SHCSP是否阳性、AFU值、肝硬化有无、转移情况、有无癌栓、大体形态及肿块最大径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关系.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HOXA9mRNA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临床上检测HOXA9mRNA的表达情况对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可能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9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59例癌旁组织中MMP-2 mRNA,TIMP-2mRNA的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MMP-2蛋白、TIMP-2蛋白的表达.结果MMP-2mRNA和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4.7%和77.9%,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2%和25.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TIMP-2 mRNA和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8.9%和64.29%,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0.3%和16.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RNA和蛋白、TIMP-2mRNA和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高表达,MMP-2mRNA和蛋白的表达随甲状腺癌侵袭程度升高、转移而升高,而TIM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随甲状腺癌侵袭程度升高、转移而降低,提示MMP-2和TIMP-2表达失衡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与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胃泌素 (Gastrin)和胆囊收缩素 (Cholecystokinin ,CCK)在进化上来源于单一祖先肽 ,在结构上具有等同的C端 5肽酰胺活性片段 ,共同组成一激素家族 (Gastrin CCK族 ) ;而且两者的受体序列也具有同源性 ,其中胃泌素受体与CCK B受体高度同源而统称为Gastrin CCK B受体。近 2 0余年来 ,胃泌素和CCK作为单纯消化激素的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表明 ,通过Gas trin CCK B和 (或 )CCK A受体 ,Gastrin CCK对某些消化道肿瘤(包括胆管癌 )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确切的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