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9篇
  免费   916篇
  国内免费   244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91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697篇
内科学   372篇
皮肤病学   154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1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218篇
综合类   1446篇
预防医学   143篇
眼科学   418篇
药学   1807篇
  37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1047篇
  2024年   268篇
  2023年   777篇
  2022年   583篇
  2021年   542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380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86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目的 观察正元胶囊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晚期NSCLC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接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正元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共计治疗12周。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疾病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疾病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CD3+、CD4+ T细胞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更高(P<0.05);两组CD8+ T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42.
姚鹏  别俊  李俊峰  黄世贵  高振国  徐俊   《四川医学》2023,44(6):579-584
目的 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7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38,采用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化疗方案)和对照组(n=29,采用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化疗方案),所有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均完成了食管癌根治切除术治疗和相应的术后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新辅助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包括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病理完全缓解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的近期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为34.2%,对照组为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均未出现R2切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5年,无失访,观察组1.5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1.5年总生存率比较,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是安全的,可显著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和改善近期生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3.
抗SARS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抗SARS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研究其初步应用。方法 用基因重组N蛋白免疫小鼠,取免疫后的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分泌抗SAPS病毒N蛋白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将阳性细胞株接种小鼠腹腔制备单克隆抗体腹水并对抗体进行纯化,分析纯化抗体的相对亲和力。选择亲和力较高的抗体制备检测SARS病毒抗原的酶联免疫诊断试剂,并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得11株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其中3株单抗与N蛋白具有较高的亲和力,4株纯化单抗与N蛋白反应很弱,其余4株单抗介于两者之间。用亲和力较高的单抗制备检测SARS病毒抗原的诊断试剂,其敏感性可达31PFU/ml,而且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无交叉反应。结论 该试剂特异性较好,可用于SARS病毒抗原的检测,其敏感性仍需用临床急性期样品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4.
新制备的抗人活化B细胞分化抗原5C5单克隆抗体5C5-G_1经Wester印迹分析表明,该分化抗原经SDS-PAGE(还原条件下)显示五条带,分子量分别为92kD、52kD±(两条)、40kD和20kD。用单抗5C5和单抗5C5-G_1的混合物,从3D5细胞的λgtllcDNA文库中筛选到7个阳性cDNA克隆。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细胞外间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研究肿瘤转移过程建立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其相应单抗的研制成功,为该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细胞外间质可分成细胞间质与基底膜两大类型。由Ⅰ、Ⅱ、Ⅲ、Ⅳ、Ⅴ、Ⅵ型胶原,弹力纤维,纤维连接蛋白,蛋白多糖,层粘连蛋白,内皮粘连蛋白及其他糖蛋白组成。它们构成了肿瘤细胞转移的重要屏障。近年对这些间质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制成其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用以研究肿瘤转移时,细胞外间质成分的改变。其改变主要为两方面:一是恶性肿瘤细胞通过在基底膜上的粘附,癌细胞分泌间质蛋白酶如各型胶原酶,组织蛋白酶B、C、D及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等,加上癌细胞的趋化与运动,进入合适的部位,形成浸润或转移灶。如能阻断上述机理,将有利于肿瘤的控制。二是引起肿瘤周围细胞外间质的反应性增生,其发生的确切机理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46.
免疫磁性海藻酸钠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靶向治疗系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用微乳化-离子交联方法制备包覆阿霉素的碳包铁/海藻酸钠复合纳米微球,以水溶性碳二亚胺为交联剂,将载药微球与单抗Hab18连接,制备出了免疫磁性药物纳米微球.对该免疫磁性微球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检测了免疫磁性微球中抗体的活性和免疫磁性微球与靶细胞的体外结合情况,结果表明,免疫磁性药物纳米微球平均粒径约为171.2nm,外观为球型,铁含量为14.6%,载药量为10.8%,且具有强磁响应性和长时间药物缓释效果.同时在体外该微球能够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这种免疫磁性药物纳米微球有望成为一种优良的靶向肿瘤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47.
王小雨  翁婷  施斌  高蔚 《中国校医》2021,35(10):779-782
目的 探讨信迪利单抗对肺癌患者嗜酸性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就诊的60例IV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组)和试验组(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组);对照组给予培美曲塞500 mg/m2联合顺铂75 mg/m2静脉注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信迪利单抗200 mg静脉注射,均21天为1个周期。6个周期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信迪利单抗治疗组严重不良事件(SAE)及免疫相关性肺炎(CIP)的发生率。结果 ⑴试验组在第2、4、6周期治疗后FeNO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相较于基线水平出现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eNO=0.536; PEos=0.762)。⑵两组患者经6个周期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FEV1=0.615; PFVC=0.473; PFEV1/FVC=0.637; PDLco%=0.598);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水平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PH=0.457; PPaCO2=0.242; PPaO2=0.631)。⑶试验组免疫相关SAE发生率和CIP的发生率均为0。结论 6周期治疗后信迪利单抗对肺癌患者的嗜酸性气道炎症、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无明显影响,未出现免疫相关SAE及CIP。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评估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舒尼替尼治疗的25例晚期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4例,中位年龄为59 (33~80)岁。25例患者病理类型均为透明细胞癌,其中2例为TFE3融合基因相关肾癌,1例部分肉瘤样变,25例患者均发生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评价其生存获益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1.0(2.5~24)个月,2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总体人群ORR 36.0%,DCR 84.0%,9例患者部分缓解,12例患者病情稳定,4例患者疾病进展,中位PFS 12.7个月(95%置信区间:10.7~14.7),中位OS尚未达到。治疗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0%,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等,90%的不良反应为1~2级。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索新辅助化疗+双靶(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替尼治疗HER2阳性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单病灶HER2阳性局部乳腺癌患者,根据是否联合拉帕替尼治疗,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联合组50例给予新辅助化疗+双靶联合拉帕替尼的综合治疗,对照组46例给予新辅助化疗+双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其中联合组各指标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其中联合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为69.56%,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联合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