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270篇
  免费   39108篇
  国内免费   29344篇
耳鼻咽喉   6088篇
儿科学   10573篇
妇产科学   6476篇
基础医学   38722篇
口腔科学   6307篇
临床医学   111494篇
内科学   71442篇
皮肤病学   9761篇
神经病学   33009篇
特种医学   243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72篇
外科学   46225篇
综合类   221233篇
预防医学   62797篇
眼科学   9355篇
药学   98004篇
  1267篇
中国医学   72854篇
肿瘤学   23922篇
  2024年   5848篇
  2023年   20776篇
  2022年   18146篇
  2021年   21729篇
  2020年   20225篇
  2019年   20849篇
  2018年   10698篇
  2017年   17832篇
  2016年   19835篇
  2015年   22616篇
  2014年   37549篇
  2013年   36621篇
  2012年   47522篇
  2011年   51125篇
  2010年   47179篇
  2009年   46495篇
  2008年   50250篇
  2007年   46749篇
  2006年   42877篇
  2005年   43701篇
  2004年   35892篇
  2003年   33351篇
  2002年   27608篇
  2001年   24269篇
  2000年   18294篇
  1999年   14654篇
  1998年   12871篇
  1997年   11679篇
  1996年   10813篇
  1995年   8862篇
  1994年   7278篇
  1993年   4719篇
  1992年   3815篇
  1991年   3623篇
  1990年   2782篇
  1989年   2804篇
  1988年   852篇
  1987年   730篇
  1986年   513篇
  1985年   363篇
  1984年   131篇
  1983年   64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张瑾  张超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22):1189-1192
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不断进步,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获得延长,但是HCC骨转移发生率则显著升高,HCC骨转移的筛查与诊治已成为全球性热点与难点问题。明确HCC骨转移的致病机制有助于临床肿瘤筛查及诊疗手段的提高,血管形成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HCC骨转移的主要致病机制,骨微环境使得HCC骨转移持续发生。明确HCC骨转移的预后因素有利于对此类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以延长患者总生存期,但目前尚未就HCC骨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达成共识。本文就HCC骨转移分子病理学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3.
特发性膜性肾病为临床常见病,中医药治疗疗效较好,脾肾亏虚为其基本病机,健脾补肾是其基本治法。笔者以李东垣脾胃论及其阴火学说指导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形成了较为系统诊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思路与方案,今归结为如下几点:(1)健脾为先,补益脾肾畅气机,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半夏泻心汤、逍遥散等方加减;(2)升阳除湿,甘温健脾散阴火,常用升阳益胃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健脾祛湿和络方等方剂加减;(3)祛风和络,固御肌表断诱因,益气祛风固表常用生黄芪、白术、苏叶、防风、荆芥、连翘等药;风邪客肾络者常用防己、穿山龙、蝉蜕、地龙、荷叶等药;(4)治病求本,因人而异调体质。  相似文献   
84.
三焦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因其不像其他脏腑一样有一个具体的解剖器官,几千年来对三焦的争论颇多。《黄帝内经》属于六腑的三焦论述、吴鞠通的三焦辨证等,从无形的功能到有形的网膜、膜腠、少阳三焦膜系等。现代医学对人体肠系膜胸腹膜间质组织等的不断认识,中医学对人体三焦认识超越现代医学的部分体现出来。三焦为人体脏腑联系的膜性管状通道,为上下内外流通的四通管道,主要调控人体的水液和气机运行代谢,三焦膜性管道的气化功能产生人体所需的护卫精微,护卫精微缺少、紊乱为肿瘤、免疫疾病发生转移多脏受累的关键。三焦郁滞为复杂疾病的主要病机,三焦郁滞状态的基本治疗法则是疏利三焦,重在"通、化、调"。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微营养素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衰弱患者中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4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年龄≥70岁,NYHA心功能分级在Ⅱ—Ⅲ级),收集相关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慢性疾病、用药史及衰弱评分量表。采集相关血标本测定微营养素浓度。以门诊参加体检的无心力衰竭病史或症状的老年人为健康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无论是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合并衰弱组的血清镁、血清钙、血清铁、维生素B12以及25-羟维生素D[25-(OH) D]的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 0. 05)。其中心力衰竭合并衰弱组的25-(OH) D的浓度明显低于心力衰竭组(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 D(降低)是心力衰竭合并衰弱的危险影响因素(P 0. 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易发生部分微营养素的不足或缺乏,其中维生素D水平的低下与衰弱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6.
87.
88.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