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72篇
  免费   1088篇
  国内免费   1715篇
耳鼻咽喉   95篇
儿科学   150篇
妇产科学   141篇
基础医学   2366篇
口腔科学   951篇
临床医学   2440篇
内科学   1216篇
皮肤病学   96篇
神经病学   690篇
特种医学   5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1617篇
综合类   4563篇
预防医学   593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1108篇
  17篇
中国医学   774篇
肿瘤学   1133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516篇
  2022年   489篇
  2021年   547篇
  2020年   484篇
  2019年   483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416篇
  2016年   574篇
  2015年   612篇
  2014年   866篇
  2013年   935篇
  2012年   1080篇
  2011年   1327篇
  2010年   1125篇
  2009年   1080篇
  2008年   1355篇
  2007年   1078篇
  2006年   865篇
  2005年   1016篇
  2004年   770篇
  2003年   490篇
  2002年   423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应用PCR方法研究了维甲酸(RA)和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c-myc基因扩增的变化。结果:HL-60细胞内c-myc基因扩增为11,经RA诱导6d后,其扩增程度无明显变化,而DMSO诱导3d后,c-myc基因扩增出现下降,至5d,较未诱导分化前下降约30%。提示了RA和DMSO对HL-60细胞不同的诱导分化机制。  相似文献   
52.
198 5年 ,我所于体外研究证明 ,全反式维A酸(ATRA)可以诱导HL - 6 0及新鲜APL细胞向终末成熟细胞分化。 1986年我所在国际上首先应用ATRA治疗APL 2 4例 ,2 3例取得完全缓解 (CR)。该结果发表在Blood(1988,72 :5 6 7) ,并在以后的年代里 ,得到国内外广泛的证实。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结果指出 ,APL用ATRA与化疗合理组合治疗 ,CR率可提高到90 %~ 95 % [1] 。我所已在 1999年总结了临床应用的十年经验[2 ] 。ATRA虽可明显提高APL的CR率 ,但容易产生耐药和复发 ,1994年我所与哈医大合作 ,研究了氧化砷治…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亚硒酸钠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系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HL-60细胞在含8×10-6mol/L亚硒酸钠的RPMI1640培养液中置37℃、5%CO2、95%空气、饱和湿度培养5天,于第5天查细胞形态学及硝基四氮唑蓝(NBT)试验。结果硒在上述条件下可使HL-60细胞形态学分类中较成熟细胞的比例增高(P<0.05),NBT试验阳性率增高(P<0.01)。结论硒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有潜在的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54.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obtaining highly purified primary human osteoclast precursors for the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bi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CD68(+) mono/macrophages were separat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of healthy donors by means of immunomagnetic cell sorting for subsequent analysis with flow cytometry. The isolated cells were incubated on coverslips or bone slices in the presence of dexamethasone(10(-8) mol/L),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25 microg/L ) and soluble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NF)-kappaB ligand (s-RANKL, 16 microg/L). Calcitonin receptor (CR)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 histochemistry were employed. The bone slices were also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RESULTS: Fluorescence-activated cytometric analysis showed that 93.06%+/-0.61% n=4 of the selected cells were CD68(+) cells. After 7 days of culture of the CD68(+) cells, VR+, TRAP+ 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 appeared, and resorption lacunae could be observed by SEM. CONCLUSION: Highly purified CD68(+) cells can be obtained from human PBMCs as the osteoclast precursors, and mature osteoclasts can be induced from CD68(+) mono/macrophages by RANKL.  相似文献   
55.
软骨细胞老化特征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骨细胞的老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特征包括:细胞不可逆的生长停滞于G1期;老化相关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端粒长度缩短;软骨细胞分化特征的改变。目前认为其机制为基因表达的程序性或减进性改变,包括肿瘤抑制基因p53和pRb等在细胞生长停滞中的作用;端粒结合蛋白和端粒酶对端粒长度的调节;细胞骨架蛋白的重组使软骨细胞形态的变化;基质降解酶类表达增加以及各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对软骨细胞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干细胞动员剂动员的骨髓干细胞的心肌细胞分化潜能及对缺血心肌的影响。【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制作大鼠心肌坏死模型,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辛伐他汀动员大鼠自体骨髓干细胞释放和迁移至心肌坏死灶,于用异丙肾上腺素后24h、4周杀死大鼠,取出心脏,通过免疫组化、HE染色和VG染色方法观察大鼠心肌坏死灶的CD34^ 细胞的浸润及心肌血管再生、心肌纤维化的情况。【结果】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后24h,动员组大鼠心肌坏死区可见CD34^ 细胞浸润,并有CD34阳性的新生心肌细胞生长,4周后瘢痕组织少,心肌纤维化程度轻,缺血心肌基本结构得到保护。【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坏死发生后,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辛伐他汀能迅速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向心肌坏死灶内迁移、存活和向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分化;并能抑制缺血心肌纤维化和保护缺血心肌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57.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4):408-411,418
  相似文献   
58.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 131I治疗对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DTC术后随访患者 3组 :1组 2 98例 ,均为术后复发患者 ,分析首诊年龄、性别、术式、病理类型等因素对复发的影响 ;2组10 8例 ,为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患者 ;3组 12 4例 ,为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 1 31 I清除甲状腺剩余组织治疗的患者。进行后两组间年复发率对照分析。结果 ① 1组DTC复发患者性别男、女之比(1∶1 5 )和病理类型滤泡状、乳头状癌之比 (1∶4 )均高于文献 (1∶2~ 3和 1∶8) ;原发灶甲状腺癌肿块切除、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和双侧腺叶切除者复发百分率依次降低 (分别为 4 7 3%、34 2 %和 18 5 % ) ;复发多出现于术后 5年内 (6 5 1% ) ;复发部位以颈淋巴结居多 (2 3 5 % )。② 2组DTC术后 1、5和 10年复发率分别为 4 6 3%、8 33%和 12 0 4 % ,5 3 85 % (7 13例 )发生在术后 2年内 ,近端和远端复发分别占 5 3 84 %和 30 77% ;3组 1、5、10年复发率分别为 0 81%、4 0 3%和 7 2 6 % ,5 9例发生在术后 4年内 ,近端和远端复发分别为 5 9例和 2 9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DTC首诊年龄、性别、术式、病理类型等对术后复发有一定影响 ;DTC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 1 31 I清除甲状腺剩余组织治疗可改善DTC预后 (延  相似文献   
59.
目的 从正常成人脑海马分离鉴定多潜能神经前体细胞并探讨体外培养条件.方法 材料取自8例非神经系统疾病的死亡者.分离正常成人脑海马细胞,在培养基中添加生长因子体外培养.通过细胞培养成球和BrdU染色鉴定培养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免疫细胞化学三标染色来鉴定分化神经细胞的表型.结果 从正常人海马分离的细胞培养2周时,开始增殖成簇,致一个月时,形成细胞球,这些细胞能与BrdU结合,并能在体外分化成神经系统不同谱系的细胞.结论 与在啮齿类动物和猴的研究中结果一致,从正常成人脑海马区分离的细胞是多潜能神经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60.
国外期刊文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是一种好发于年轻女性的罕见肿瘤。尽管其具有低度恶性潜能,10%-15%有转移播散的侵袭性行为,可能导致死亡。目前,没有病理因素可以准确预测其预后。[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