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36篇
  免费   7559篇
  国内免费   6950篇
耳鼻咽喉   670篇
儿科学   1628篇
妇产科学   952篇
基础医学   8431篇
口腔科学   2451篇
临床医学   14885篇
内科学   13545篇
皮肤病学   889篇
神经病学   2804篇
特种医学   29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5篇
外科学   6474篇
综合类   30718篇
预防医学   5610篇
眼科学   1281篇
药学   12563篇
  216篇
中国医学   10978篇
肿瘤学   3923篇
  2024年   1419篇
  2023年   4502篇
  2022年   3645篇
  2021年   4328篇
  2020年   4082篇
  2019年   4089篇
  2018年   2139篇
  2017年   3367篇
  2016年   3370篇
  2015年   3710篇
  2014年   5086篇
  2013年   4910篇
  2012年   6631篇
  2011年   7289篇
  2010年   6298篇
  2009年   6253篇
  2008年   6784篇
  2007年   6202篇
  2006年   5421篇
  2005年   5472篇
  2004年   4340篇
  2003年   3802篇
  2002年   3152篇
  2001年   2788篇
  2000年   2038篇
  1999年   1711篇
  1998年   1444篇
  1997年   1373篇
  1996年   1265篇
  1995年   985篇
  1994年   830篇
  1993年   528篇
  1992年   476篇
  1991年   411篇
  1990年   322篇
  1989年   300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田伟  郭晖 《医疗装备》2020,(8):58-59
目的探讨生物制剂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3(IL-1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医院收治的RA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IL-2、TNF-α、IL-13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2(312.54±84.43)pg/ml、TNF-α(6.82±2.07)pg/ml、IL-13(4.86±1.52)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429.84±97.51)pg/ml、(12.72±3.74)pg/ml、(6.13±1.8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仅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未经对症处理自行恢复。结论RA患者接受rhTNFR:Fc治疗有助于下调血清IL-2、TNF-α及IL-13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提升RA治疗效果,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2.
摘要:目的 探讨原络调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原络调神针刺法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HAMD、MESSS评分及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评分及血清IGF-1、BDNF、N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原络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明显升高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3.
94.
田贵红 《新中医》2020,52(17):114-117
目的:观察针刺手三针及颈夹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CS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对照组分别有4例、5例患者脱落。对照组给予针刺颈夹脊治疗,研究组给予针刺手三针及颈夹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健康调查简表(SF-36)、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上述8项评分均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上述3项细则评分及总分均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工作和生活能力、手的功能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上述4项细则评分及总分均上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手三针及颈夹脊治疗CSR,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升其生活质量,降低促炎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究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因子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的98例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利奈唑胺治疗,随访28 d,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细胞因子水平、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9.80% vs.73.47%,P=0.037);观察组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79.59% vs.57.14%,P=0.017);2组患者CD4+、CD8+、CD4+/CD8+、Ig A及Ig G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HR=0.360,95%CI:0.153~0.849,P=0.027);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4% vs.10.20%,P=0.749)。 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增强免疫功能,降低细胞因子并提高生存率,且安全性有保证。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消瘀接骨散联合常规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生活质量及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研究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消瘀接骨散外敷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关节症状(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和晨僵)、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心理、社会和健康功能)、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2、IL-17、NF-κB]、NF-κB通路相关指标[NF-κB激活剂1(Act1)、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NF-κ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显效率[60.00%(18/30)]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10/30),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研究组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生理、社会功能评分降低,且NF-κB、Act1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晨僵评分、NF-κB表达降低(P0.05)。结论消瘀接骨散通过抑制NF-κB通路过度活化,下调炎性细胞因子IL-17表达,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替格瑞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TC、LDL-C、HDL-C、TG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s-CRP、IL-6水平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内热证与肾功能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微炎症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非内热证组比较,中期、晚期内热证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升高;晚期内热证组的血清肌酐明显升高,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明显降低;炎症因子CRP、IL-6、TNF-α随疾病进展均呈上升趋势;晚期内热证组与非内热证组比较,IL-6、TNF-α升高;中期HS-CRP与内热积分呈正相关,晚期TNF-α与内热积分呈正相关。结论:内热病机贯穿于糖尿病肾病的始终,与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以及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同时,内热积分与炎症因子HS-CRP、TNF-α的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疾病中期、晚期表现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9.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常见的血液性疾病之一,其病情反复发作。中医在治疗慢性障碍性贫血效果明显,本文立足脾肾二脏论治,以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根本的依据,讨论熟地黄在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物(TIMP-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BTCC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Ets-1、MMP-1及TIMP-1的表达;分析Ets-1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研究BTCC中MMP-1、TIMP-1表达与Ets-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阳性率为82.5%(P<0.01),且随BTCC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肿瘤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②MMP-1阳性表达率膀胱癌组(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8.3%)(p<0.05);TIMP-1阳性表达率对照组(83.3%)明显高于膀胱癌组(47.5%)(P<0.05)。③MMP-1与Ets-1表达呈正相关(Rs为0.824,P<0.01),而TIMP-1与Ets-1表达呈负相关(Rs为-0.821,P<0.01)。结论①Ets-1在BTCC中高度表达,并随BTCC分期分级升高而增加;Ets-1与BTCC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②BTCC中Ets-1上调MMP-1表达,而下调TIMP-1表达,从而参与BTCC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