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92篇
  免费   3188篇
  国内免费   1482篇
耳鼻咽喉   2604篇
儿科学   203篇
妇产科学   206篇
基础医学   988篇
口腔科学   163篇
临床医学   12100篇
内科学   7701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1265篇
特种医学   18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9篇
外科学   8442篇
综合类   22720篇
预防医学   4207篇
眼科学   481篇
药学   9076篇
  225篇
中国医学   4900篇
肿瘤学   1525篇
  2024年   492篇
  2023年   2188篇
  2022年   1836篇
  2021年   2236篇
  2020年   2130篇
  2019年   2285篇
  2018年   1111篇
  2017年   1764篇
  2016年   1902篇
  2015年   2150篇
  2014年   4305篇
  2013年   4159篇
  2012年   5014篇
  2011年   5435篇
  2010年   5004篇
  2009年   4531篇
  2008年   4490篇
  2007年   4298篇
  2006年   3747篇
  2005年   3534篇
  2004年   2908篇
  2003年   2706篇
  2002年   2020篇
  2001年   1658篇
  2000年   1181篇
  1999年   991篇
  1998年   824篇
  1997年   782篇
  1996年   752篇
  1995年   587篇
  1994年   344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278篇
  1991年   294篇
  1990年   269篇
  1989年   230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目的 观察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16年4月~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患者,均采用经皮脊柱内镜经症状侧单侧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采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6~30个月的随访,中位时间1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50例,良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0.3%.结论 经皮脊柱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康复时间短,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等优势.经椎间孔入路在切除离断组织的同时,对椎间盘后方纤维环及后纵韧带损伤大,术前应根据离断骨块需切除范围选则最佳适应证.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对比研究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内外引流并发症,探索胰腺假性囊肿内外引流方式优缺点及并发症防治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2010年1月至2018年3月开封市中医院和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1例进行胰腺假性囊肿内外引流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其中外引流34例,内引流37例。结果 71例患者中,6例内引流1例外引流出现了胰瘘;2例内引流4例外引流出现术后出血;4例内引流5例外引流出现术后感染;12例内引流14例外引流出现术后胰腺假性囊肿残余;4例外引流出现术后复发;7例外引流术后进行再治疗;4例外引流出现术后引流管拔除困难;1例内引流患者术后死亡。结论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并发症风险低于外引流,临床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回顾性对比观察聚乳酸防粘连凝胶对术后意外胆瘘的影响,以确定其使用的适应症和相对禁忌症。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的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未使用防粘连剂6 122例与2014年11月—2016年11月,使用防粘剂6 096例胆石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手术,术后各发生意外胆瘘27例与26例。观察术后胆瘘出现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引流液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聚乳酸防粘连凝胶组在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乳酸防粘连凝胶对腹部手术后预防肠粘连有明显作用,但明显延长了术后胆瘘的痊愈时间,对术中情况复杂,预计术后有可能出现胆瘘者,不应使用防粘连凝胶,建议设为使用防粘连凝胶的相对禁忌症。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998.
目的 近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普遍应用于胆系结石的治疗,本Meta分析比较了三种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即LCBDE+LC、术前ERCP(PreERCP)+LC、术中ERCP(IntraERCP)+LC。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查找1990—2019年关于LCBDE+LC、PreERCP+LC、IntraERCP+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提取数据,采用Stata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计算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用于预测各手术方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主要结局指标为结石清除率,病死率,胰腺炎、胆漏、出血,以及中转开腹率。结果 共有19篇RCT研究纳入分析,共计2 627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结石清除率:IntraERCP+LC优于LCBDE+LC、PreERCP+L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死率:LCBDE+LC、PreERCP+LC、IntraERCP+LC三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胰腺炎:PreERCP+LC的发生率高于LCBDE+LC、IntraERCP+L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出血:LCBDE+LC、PreERCP+LC、IntraERCP+LC三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胆漏:LCBDE+LC的发生率高于PreERCP+LC、IntraERCP+L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中转开腹率:PreERCP+LC与IntraERCP+LC、LCBDE+LC与IntraERCP+LC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CBDE+LC发生率高于PreERCP+L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BDE+LC、PreERCP+LC、IntraERCP+LC三种手术方式均可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其中IntraERCP+LC的结石清除率最高,LCBDE+LC的胆漏风险较大,而PreERCP+LC的胰腺炎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LCBDE)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145例老年患者(65岁以上)择期行LC联合LCBDE手术的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分为ERAS组(55例)和传统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1 d的应激反应指标、肝肾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康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ERAS组术后1 d应激反应指标WBC [(10.83±2.06)×109/L vs( 11.94±1.68)×109/L,t=3.53,P<0.01]、CRP [(25.22±8.38) mg/L vs(28.42±9.29)mg/L,t=2.09,P=0.04]、血糖水平[(4.91±1.02)mmol/L vs( 6.01±1.10)mmol/L,t=5.99,P<0.01]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1 d及术后1 d肝肾功能指标(ALT、TBIL及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低(15/55 vs 71/90,χ2=37.6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ERAS组恶心呕吐(3/55 vs 18/90,χ2=5.83,P=0.02)、戳孔疼痛(2/55 vs 18/90,χ2=7.69,P<0.01)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术后ERAS组肛门排气时间[(1.2±0.4)d vs( 1.6±0.5)d,t=4.45,P<0.01]、住院时间[(7.2±1.1)d vs( 9.0±2.4)d,t=5.36,P<0.01]、住院费用[(1.75±0.31)万元 vs(1.96±0.26)万元,t=4.29,P<0.01]及患者满意度[(94.34±13.42)分 vs( 82.78±10.71)分,t=5.73,P<0.01]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RAS应用于老年患者LC联合LCDBE围手术期安全有效,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00.
胰腺损伤发病率低,但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高,容易出现不良预后。早期诊断有助于胰腺损伤患者及时得到准确有效的治疗,从而改善预后。本文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出发,胰腺损伤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并归纳综述了不同检查方式包括超声、CT、MRCP、ERCP、手术等在胰腺损伤早期诊断、损伤分级、早期治疗、疗效判断、并发症检测等阶段的价值。通过探究多种诊疗方式及新的诊疗理念,结合本中心的诊疗经验,得出一种有效的诊疗模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