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2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863篇
基础医学   221篇
临床医学   626篇
内科学   210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2159篇
预防医学   701篇
药学   692篇
  15篇
中国医学   168篇
肿瘤学   1009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73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应用孕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孕激素广泛应用于治疗部分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和需保留生育能力以及晚期、复发等情况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取得一定疗效.阐述孕激素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及其治疗机理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2.
PTEN与子宫内膜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发现肿瘤抑制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癌的致癌机制中起重要作用,PTEN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缺失是子宫内膜癌的早期事件。PTEN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的标记物,对监测子宫内膜癌和其与卵巢癌双发时的鉴别诊断、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子宫内膜癌中p16、E-cad 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16及E 钙粘附蛋白 (E cad)基因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检测 3 0例子宫内膜癌及 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p16及E cadmRNA的表达。结果 :①子宫内膜癌p16mRNA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 (P <0 .0 1) ,但p16mRNA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病理分级无关 ;②E cadmRNA在子宫内膜癌中呈低表达 ,正常组织内呈强阳性表达 ,二者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并且在子宫内膜癌中E cadmRNA的阳性表达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p16、E cadmRNA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51例老年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处理方法 ,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 13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 6 0岁 5 1例 (老年组 )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同期≤ 5 0岁的 35例 (中青年组 )做对照分析。全部手术切除的标本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结果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临床分期 ,Ⅱ期以上的分别为 2 9 4 %(15 / 5 1)和 11 4 %(4/ 35 ) ;组织分级G2 -G3分别为 6 8 6 %(35 / 5 1)和 45 7%(16 / 35 ) ;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大于 1/ 2的分别为 43 1%(2 2 / 5 1)和 2 0 0 %(7/ 35 ) (P <0 0 1) ;5年存活率分别为 6 6 6 %和 91 4 %(P <0 0 5 )。结论 :老年子宫内膜癌的预后较中青年妇女的子宫内膜癌差 ,与临床分期晚和组织分化差有关。  相似文献   
85.
子宫内膜癌PTEN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第 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 -张力蛋白基因 (PTEN)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PTEN蛋白在 5 0例子宫内膜癌、12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 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结果 :5 0例子宫内膜癌中PTEN蛋白表达率为 5 6 0 0 % ,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以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10 0 0 0 %、91 0 0 % ) (P <0 0 5 )。PTEN蛋白在无肌层浸润或肌层浸润≤ 1/ 2的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率为 76 0 0 % ,肌层浸润 >1/ 2或有淋巴结转移者为 36 0 0 % ,与肌层浸润程度显著相关 (P <0 0 5 ) ,且Ia Ib期与Ic期相比也有统计学差异 ;但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有无复发无关 (P >0 0 5 )。结论 :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缺失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复发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6.
付俊生  陈达丽 《贵州医药》2003,27(2):141-142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癌 ,发病率呈逐渐上升之势。子宫内膜癌的治疗目前规范的方法尚不确定 ,仍需进行临床研究。本研究对我院妇科 1 986年 1月~ 1 996年 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Ⅰ、Ⅱ期 8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我院 1 0年间共收治子宫内膜癌 92例 ,采用 1 971年FIGO分期[1 ] ,Ⅰ期 6 1例占 6 6 3% ,其中Ⅰa期 2 8例、Ⅰb期 33例 ,Ⅱ期 1 9例占 2 0 9% ,其余为Ⅲ期及以上病人。取Ⅰ、Ⅱ期共计 80例 ,年龄范围 32~ 77岁 ,平均年龄 5 4 2岁 ,病理类型普通型 (包括腺癌G1 G2 …  相似文献   
87.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老年妇女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预防子宫内膜癌具有积极意义。我院1997年至2002年共收治31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现就其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PTEN/PI3K信号转导途径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对 68例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组织及 11例正常子宫内膜进行PTEN、p PKB及p Bad蛋白检测。结果 :1)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中最高 ( 90 9% ) ,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开始下降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明显降低 ( 4 9 1% ) ,三者之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2 )p PKB及p Bad与PTEN的阳性表达呈相反趋势 ,在非典型增生组织及内膜癌组织中p PBK及p Bad表达阳性率明显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P <0 0 5。在子宫内膜癌PTEN表达阴性组织中p PKB、p Bad蛋白染色积分均明显高于PTEN阳性组 ,P <0 0 5 ,P <0 0 1;3 )相关分析显示PTEN与p PKB及p Bad表达均呈负相关 ,r =-0 67,P <0 0 5 ;r =-0 65 ,P <0 0 5 ;4)PTEN、p Ba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不同肌层浸润程度之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而PTEN、p PKB只在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PTEN/PI3K信号转导途径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伴随PTEN表达缺失 ,p PKB、p Bad阳性表达更加明显 ,提示PTEN蛋白表达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指标和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1~1997年收冶的14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全部随访。结果:147例患者、平均年龄56.1岁;5年生存率72.8%;临床表现不规则阴道出血135例、盆腔包块81例、白带增多38例及腹痛23例;绝经前病例为39.5%,已占相当比例,有年轻化趋势;临床病理分期愈晚,预后愈差;肌层侵犯的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深肌层浸润者,易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也差;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为辅助治疗的综合治疗预后好、并发症少;孕激素对改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结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治疗措施;绝经前后的妇女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等非特异性的妇科症状时,必须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临床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孕激素的应用都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0.
子宫内膜癌治疗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晚期癌则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疗法.早期病例的手术方式并不一致,晚期癌手术与放疗如何合理配合仍有争论,化疗的应用也存在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