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39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5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9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3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流动力学指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明显降低,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比对照组低,平均血流速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1(ET-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一氧化氮(NO)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RP、Hcy、ET-1水平均比对照组低,NO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可提高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和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环孢素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及寿胎丸加减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环孢素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及寿胎丸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寿胎丸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发现怀孕起至孕12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CD4+/CD8+值,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和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临床症状总积分值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总积分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CD4+/CD8+值、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妊娠成功率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孢素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及寿胎丸加减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4.
药用动物乌梢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获取药用动物乌梢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方法]采用Ion Torrent PGM技术,对乌梢蛇全基因组DNA进行提取测序,采用MIRA方法从头组装方法和近缘种mapping方法进行组装拼接,应用MITOS等方法进行注释。[结果]获得17 162 bp乌梢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其共编码22个tRNA,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16S rRNA、12S rRNA)并有1个轻链(L链)复制起始区。[结论]获取乌梢蛇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可用于该药用动物的资源调查与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昆明市高校女教师的宫颈癌认知度与筛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宫颈癌预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昆明市10所高校24 ~ 56岁年龄段的372名女教师进行宫颈癌认知度及筛查现状的调查,并用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372名高校女教师中,有90%的人能正确认识宫颈癌是可以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57%的人听说过人乳头瘤病毒(HPV);48%的人认为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引起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50%的人认为过早发生性行为是引起宫颈癌的危险因素;87%的人认为育龄妇女筛查宫颈癌是有必要的.只有49.7%的人进行过宫颈癌的筛查,50.3%的人从未进行过宫颈癌的筛查.宫颈癌认知度、年龄与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对宫颈癌筛查水平有影响(P<0.05).医学院校与非医学院校女教师在宫颈癌认知度方面无差异,但筛查水平有差异,医学院校宫颈癌筛查率高于非医学院校(P<0.05).结论 昆明市部分高校女教师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较高,但筛查水平较低,筛查人数仅占49.7%,有一半以上的人未进行过宫颈癌的筛查.宫颈癌认知度、年龄、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及筛查过程中的主观感受综合作用,对宫颈癌筛查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干扰素-α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选取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干扰素-α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NQO1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SCC)组织中的表达及β-Lapachone在CSCC中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CSCC组织和13例正常皮肤组织中NQO1的表达;分析NQO1表达与C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体外常规培养A431细胞,通过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β-Lapachone对细胞增殖、周期进程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生成的作用,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分子和信号通路。结果 免疫组化:NQO1蛋白在CSCC中的阳性率(85.5%,65/76)高于正常皮肤组织(46.2%,6/13,P<0.05)。χ2检验:NQO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和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MTT和克隆形成实验:β-Lapachone可抑制A431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β-Lapachone诱导A431细胞发生周期阻滞。β-Lapachone可促进细胞生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门诊患者家属对心肺复苏(CPR)知识的认知现状与需求情况,探索在医院门诊普及心肺复苏知识的可行性方法。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随机对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门诊677名患者家属进行CPR认知及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内科门诊患者家属对心肺复苏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影响患者家属获取CPR知识的主要因素为急救意识差、个人CPR急救认识偏差和社区宣传讲座少;88.9%的患者希望有机会进行CPR培训,83.8%的患者选择理论讲解结合模拟操作的培训方式。结论内科门诊患者家属对CPR的掌握状况不容乐观,认知水平有待提高;需大力开展CPR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尤其是有病人的家庭,尽快普及患者家属的急救知识与救助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屏障功能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作用和评价谷氨酰胺联合酪酸梭菌(米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消化科D-IBS患者240例(D-IBS组),另选10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包括血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活性(DAO)水平,同时检测炎性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将24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80例,分别为谷氨酰胺组(复方谷氨酰胺500mg,口服,每天3次)、酪酸梭菌组(米雅2粒,口服,每天3次),联合治疗组(复方谷氨酰胺500mg,口服,每天3次+米雅2粒,口服,每天3次)。用药1个月后检测D-IBS组患者3个亚组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炎性指标并记录临床症状(腹痛、腹胀、腹泻次数等)。结果 D-IBS组患者血清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个亚组经治疗1个月后内毒素、D-乳酸、DAO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联合治疗组优于另外2个组(P0.05),单一用药的2个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治疗后CRP、IL-6、IL-1β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氨酰胺组与酪酸梭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氨酰胺组与联合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的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联合治疗组95%,谷氨酰胺组86.1%,酪酸梭菌组84.8%,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其他2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疗效与肠黏膜屏障指标呈正相关关系。3个亚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D-IBS患者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谷氨酰胺、酪酸梭菌可通过改善黏膜通透性、修复黏膜屏障,有效改善症状,且联合治疗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