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3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 胆火兼热伏阴分发热 周某,女,54岁,2005年8月3日初诊。患者发热1月不愈,每日热势38.3℃,子夜1时至上午10时之间发热加重,兼见口苦、便秘。诊见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数。既往每年暑月高温时有不明原因体温升高史,在各大西医院未查出任何原因,治疗亦无效。  相似文献   
102.
运用清骨散"清虚热,退骨蒸"及柴胡桂枝汤调和营卫、气血、阴阳平衡之功效,攻补兼施,安内解外,治疗内伤发热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03.
发热是艾滋病常见并发症状之一。2009年6月—2009年12月,笔者在对河南某地区艾滋病患者的中医药临床治疗中,观察分析78例艾滋病内伤发热病例,四诊合参可分为4个中医证型,即脾肺气虚、湿热内蕴、痰湿内蕴和脾肾阳虚;根据CD4+T淋  相似文献   
104.
正癌性发热是指肿瘤本身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症状之一。中医认为癌性发热属内伤发热范畴,以脏腑功能失调及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因,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症,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1]。长期发热会造成能量和体力消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应积极施治。  相似文献   
105.
"六对论治"是吕仁和教授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形成的经验思维模式,即: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论治、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1],该经验已经成功用于痛风肾病、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疾病的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2-3]。我们在跟随  相似文献   
106.
内伤发热属临床常见病之一,缘于脏腑虚损,阴阳气血失调,以定时或不定时的频发低热为特点,多数患者神疲虚惫兼见,其病程冗长,缠绵难愈,甚为痛苦。近年来,我们根据临床表现,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体会浅谈如下。1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发热有内伤外感的不同,虽各有  相似文献   
107.
梁文华 《新中医》2001,33(3):68-69
桂甘龙牡汤出自《伤寒论》,由桂枝、龙骨、牡蛎、炙甘草组成。具有补益心阳,潜镇安神功效,主治心阳虚所致烦躁不安等症。笔者临证以此方治疗多种病症,疗效显著,现举例如下。 1内伤发热   李某,女, 40岁, 1997年 9月 4日初诊。腰部剧痛 2天,高热,恶寒,躯干、四肢泛发皮疹 1天收入院。 4天前,左手中指甲沟感染化脓。查血: WBC 26.2× 109/L, N 0.76, L 0.12, M 0.12。诊断:脓毒血症。予大剂量抗生素抗炎及对症治疗 2周,复查血常规恢复正常,各症消失,惟仍不规则发热近 1周,体温最高达 40℃,予以清虚热中药及激素、…  相似文献   
108.
【师徒简介】吕承全 ,男 (1917~ 1997) ,曾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出身中医世家 ,幼承家学 ,1935年入开封国医讲习所就读 ,1938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校函授班。先生业医 6 0年 ,擅治中医内、妇、儿科 ,精于肝、肾病和温病 ,治学严谨 ,学验俱丰。主编了《中医疑难杂症证治》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 2 0余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各 1项。先生兼任第一届全国中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南阳张仲景学术研究会顾问 ,政协河南省委员会第三、四届委员 ,第五、六届常务委员等职。享受国…  相似文献   
109.
“甘温除大热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温除大热法,为元气虚发热而设,其理论渊源,始于《内经》而彰于东垣,如《内经》提出了“虚则补之”,“劳者温之”等治则,对内伤发热,明确提出了“温能除大热”;李东垣认为脾胃受损乃内伤发热之关键,阴火之生,根源在元气之不足,因此创制了补中益气汤等调补脾胃之方治疗内伤发热。后世薛己发展了东垣学术思想,提出阴虚补脾的方法。近代医家拓宽了该法的运用,使甘温除大热法不局限于气虚发热。  相似文献   
110.
成人斯蒂尔病又称为变应性亚败血症,是一组病因不明,临床以高热、一过性皮疹、关节病变和白细胞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近年来,本院收治符合成人斯蒂尔病的诊断,经西医治疗无效的患者,应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疗效显著。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